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二十四年前应王楚仁璋身薨之事,正如李潇所得到的线索以及他推测的那样,是皇帝楚仁碣、莫罗教,还要加上一个吕家,此三方暗中设计。
而且在此之前,他们更是阴谋杀了霍家的二子、应王妃霍惜宸的二哥,以致让大元帅府唯一的男丁身陨。
当年皇帝楚仁碣虽以嫡长的身份被立为太子,但他的弟弟应王楚仁璋,不管是于朝野的影响、还是在民间的声望都要远高于楚仁碣。而且应王楚仁璋与兵马大元帅霍桐可以说是忘年之交,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霍母在病逝之前,会将女儿霍惜宸托付给楚仁璋的原因之一。
先皇驾崩,吕家一手将当时身为太子的楚仁碣拥扶为帝,其实不管是应王、还是其他权族势力,都并未反对或者不服。
但此时的吕家却是并没有满足,既然皇帝都是他吕家扶上位的,那他们当然不甘于自己头上还有两个其他的大家族势力——顾家和霍家。
于是,吕家想出一条毒计,他们暗中绑架了顾家公子顾巽所心爱一名女子,以此为逼迫,让顾巽将他的好友、霍府的二儿子引出了郊外。随之,早就和吕家勾结于一起的莫罗教伏袭而出,围杀了霍家仅剩的男丁,这也让霍氏那时唯一的大将陨落,由此霍家开始失去了军政大权,而他吕家则乘机收揽和安插了不少自己人进入军中。
当时,皇帝楚仁碣听到吕家人暗中来报,说是和莫罗教合谋杀了霍家的二儿子,这让楚仁碣惊怒交加。因为霍家之子是他青梅竹马、也最爱的女子霍惜宸的哥哥,而若是再让吕家添油加醋,那他楚仁碣如何在佳人面前自处?
不用怀疑,这些连环毒计正是出自吕宓之手。借此,不仅削去了霍家的军权、控制了顾家的嫡子,更是将刚继位不久、根基还不牢固的皇帝楚仁碣紧紧绑在了自己吕家的这条船上。
皇帝楚仁碣当时也曾想过要出手惩治吕家,但再三思考后却发现根本不可能,因为在那个时候,吕家是唯一鼎力支持他的豪族。
皇帝楚仁碣受吕家所压,册立了在他看来是心肠歹毒的吕宓为皇后,而自己心爱的女子霍惜宸却是投入了皇弟应王的怀中。这让楚仁碣的心态彻底失衡,于是,他将满腔的怒火和妒火全都烧向了应王楚仁璋。
听说皇帝想要除去应王,这对于欲要争权的吕家来说更是一拍即合,但由于应王楚仁璋在朝野内外影响力极大,因此必须做到瞒天过海。
然而,就算集皇帝、吕氏和莫罗教三方之力,也难以稳妥的办成这间滔天阴谋。随即,又拉了太傅司马韬德、禁佑军北营督将季辽入得局内,方才演出了一场“假刺皇帝、真杀应王”的戏码。
潇府书房内,李潇本以为表姐楚仪萱会怒火盈天,甚至是直接杀向紫禁城内,挑翻那皇帝和皇后二人。但有点出乎他意料的是,表姐最初的激愤却在最后的时刻转为了平静。
楚仪萱拿着手中的纸张缓缓放回到桌面上,她转头望向顾君兰,问道:“君兰妹妹,依你的推测,四月初举办的这场诗会,将很可能是皇帝势力和吕家爆发剧烈冲突的时间?”
顾君安轻抿粉唇后,启语道:“是的,萱儿姐。君兰在吕家那边早就得到了些许风声,而家父又暗中投在了皇帝的势力之中,因此这两方的消息我皆有一些耳闻。”
现在看来,皇帝想趁诗会举办之机打吕家一个措手不及。然而吕皇后及吕氏一族,虽可能无法料得先机,但他们也是一直枕戈达旦,在暗中早就做好了多番的准备,到那时,双方必然是“针尖对麦芒”。
“表弟,你将这箱子中纸文尽数给我,还有你说的,那暂避于真然道观中的陈子淑姑娘,她手上的那份册子,也一并给表姐我~”楚仪萱压在桌面的手掌背面凸起了青筋,她显然是定下了决心。
李潇正色瞅向表姐楚仪萱的眸子,对方清亮而毅然的眼神,让他从其中读懂出了不少思讯:“老姐,你是想......”
“皇帝和皇后为了一己之怨,浑然不顾天下苍生的性命安危,既然如此,也别怪我不尊臣礼了。”
虽然表姐楚仪萱说得轻巧,但李潇能听得出她话语中的厚重,其实于此而言,体现了表姐与他最大的一个不同,那就是“归属感”。
李潇作为来此位面的穿越者,对整个世界或多或少总会有些疏离,换句话说,面对这方土地,除了最亲近的几个家人,他李潇不会有太多的共鸣。
但,应王郡主楚仪萱是此间土生土长的宋人,生性仁善的她绝不能忍视生灵涂炭,而楚仪萱又是性格豪宕,肝胆气魄俱足,加之有高绝的武艺傍身,面对这般祸事,她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皇帝和皇后的双方势力,不是要以江山为筹来争个胜负么?那她楚仪萱就拉出第三股力量破入此局之中。
应王郡主楚仪萱手下有三千青羽军,常驻梁京府营,这是她所依仗的亲信精锐之师;同时,此刻仍驻扎在京城外郊的北征大军,还有不少的部队未离返原地,这些军队中当然会有皇帝和吕家的各自从属。
但,凭借大元帅霍桐生前之恩、再加上青羽将军楚仪萱历战之威,她楚仪萱也能够拉出一伙属于她应王府的拥泵。
这也是为什么,楚仪萱会需要那些司马韬德手写的调查记录吕家的书文,以及陈子淑手中的那本标识了朝野内外各方权系势力的册本。
“潇儿表弟~你可愿帮老姐我干它一票?”楚仪萱凤眉平撇,一双深泽如黑海的眼眸直视向李潇。
“小弟我不帮老姐你,还能帮谁?”李潇朗声应道。楚仪萱的气逾霄汉,让即便是穿越过三个世界的李潇仍是十分的钦佩,既然此世,应王郡主楚仪萱是自己最亲的家姐,那李潇当然会全心全意而助之。
楚仪萱让顾君兰也留在府上,李潇则唤来了安巧芸,告知其不日京城将有大动荡,并简单的叙述了此间的相关事由。
几人又在书房内商议了许久,随后,李潇驱马赶往京郊俣琅山上的真然道观。
“侯爷~”从道观殿内迎出的,是清秀俏丽的小道姑尤心袇,她身上的伤势,自安平侯李潇寻来“仙药”救治后,已然早就痊愈。
而且,在这碗据说是李潇的仙人师傅炼制的“药液”生效之下,尤心袇的躯体机能有了质的提升,一身武艺更是突飞猛进。
“尤...姑娘。”李潇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大殿的台阶,他的双手抱了抱拳作拱礼。面前这青嫩的小道姑尤心袇,李潇纠结了半天也喊不出“真人或者仙姑”二字。
尤心袇的心性较受伤之前恬淡了许多,她搭起拂尘单手竖掌而回道:“侯爷此番急着来,是为何事?”她方才注意到李潇奔马而至,又是跃步上殿,显然为有急事。
“老观长和宁真人可在?还有前一段时间,身居于此的陈子淑姑娘也在么?”
“在的。”
听到要找几人都在,李潇赶紧声言请到:“那劳烦尤姑娘请他们聚之一叙,小生有要事相商!”
“侯爷在殿中稍等,贫道这就身去。”尤心袇见到侯爷李潇面色凝肃,既是说有“要事”,那她也不做耽搁,语毕即转身回了大殿后院找人。
真然道观后堂的大厅中,几人环桌而坐,李潇将此番相关的事宜语述给众人。
“无量天尊!”老观主合手叹出一声:“这两方大权者交锋,不说梁京城中的百姓会遭殃,甚是,这大宋天下之太平,也极有可能又重蹈水深火热中。”
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拼斗的双方都是拥有大权势的当朝巨擘,皇帝与吕家的争斗,虽然焦点会集中在宋朝都城梁京,但其影响必然会蔓延至大宋全境。
李潇蹙着眉毛点了点头:“观主所言正是我们所担心的,因此,家姐身为青羽军主将,希望合各方之力,来破此局。”
端坐于一侧的道姑宁岚,随即接语道:“权势争锋,我道门本该避身于外。但是,即涉天下黎民之身危,而又是由出自吾门中的小师妹在这其中掀捣狂澜,我真然宗此间无法置身事外。”
老观主听得师妹宁岚之语,沉沉的点头以应:“宁师妹所说不错,我真然宗一门当听侯爷的吩咐安排,鼎力相助!”
“多些二位真人!早前,我与表姐商议,要将这纷争之事扼灭于梁京城中......”
李潇道述了些相关的计划准备,几人又商量了一番,并从陈子淑手中要来了那份陈家老爷所记写的册本。
真然观会遣门中教众相助,陈子淑再留到观中反而落单,于是,她也决定跟李潇下山,无可置喙的是,安平侯的潇府才是这梁京城内外周边之地最为安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