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七章
张剑站在了能量物资转换装置之下,这是个像蜂巢一样倒吸在那艘小舰天花板上的装置,这会正有源源不断的灰烟雾从上面漂浮出来,烟雾泛着金属的光芒源源不断的从一个打开的门漂浮出去。
“这种技术真是匪夷所思,”张剑对站在身边的特瑞说,“我一直不明白这是什么原理,为什么物资能转换能能量,而能量又能转换成物资。”
“原理上我也说不清楚,我是一个船员,又不是女娲,不过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所有的物资其实都是不同能量互相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能量反应达到稳定作用下产生的。所以物质才会有四态,最稳固的是固态,然后是液态,再然后是气态,最后是能量态。而这台机器的原理就是不同性质的能量间的互相转换,让这些能量相互反应,生成物质,再稳固结构,就能生产出需要的物质来。”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特瑞看了一下张剑,“如果你还有问题的话可以问那个家伙”
张剑半懂不懂,不过既然已经应用了说明这个技术是很可靠的,“那么这些烟雾是怎么完成修补的,”张剑就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
“这些烟雾其实是机器人,微型机器人,他们按照需要的材质,被制造出来以后飞到需要修补的位置,用自己的身体释放能量互相结合,最后成为修补的材料,这种修补是很精细的,连内部的管道,夹层,图案什么的都可以生成,这种技术伊甸并不开放,只有在它那里购买的能量物资转换装置自带的芯片才可以完成,而且做了很多限制。这一台是最高级的,空间站用的必然是最高级的,因为空间站服务的是伊甸。”特瑞说完又看了看张剑,“很多人想破解这个技术,不过都失败了,反伊甸组织甚至开出了天价想要这个技术,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了虫洞技术和能量物资转换技术,人类就可以完全摆脱伊甸的控制,完全的自由自在。”
“想法是好的,但是就算傻子都知道,要保护自己,伊甸管理不会想不到,而他们还敢往外卖这种装置就说明,破解是不可能成功的。”对于张剑一句话就分析出来关键,特瑞有点惊奇,不过想想这个家伙的思路有时候真的很奇怪,也就释然了。
等到战舰追上陨石群的时候,已经两周之后了,“终于追上了,能量还有不到5%了,有没有必要计算的那么精确,修补只要能飞就行了,何必追求完美。”特瑞的抱怨张剑,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从最后面的陨石开始吧,降低速度,和陨石群保持均速,准备发射之前制造的导弹,准备完成以后立刻发射。”
一连串命令被系统执行,期间因为没有交待具体目标,张剑被要求手动点出目标,张剑照做了以后,一发导弹飞出了战舰。
张剑放大了目标,导弹深深的扎入了陨石,然后就没了反应,直到几小时之后,被导弹击中的地方一个装置探了出来,它将一个发射口指向了战舰后发出一道能量,直击在战舰上。
“好了,完成了,能量转换装置会从内部分解这块陨石,一面加固自身,一面将能量发射出来,传递到战舰上,现在开始发射第二套装置吧。”特瑞对张剑交待道。
第二套装置随着导弹飞出,目标是最大的那个陨石,为了这个目标,特瑞和张剑起了一些争执,张剑要求优先选择最大的陨石的道理是,最大的陨石能量最多,分解花费的时间也越多,特瑞则认为,后方的小陨石足够将能量充满,而目标如果是最远的大陨石的话如果不想能量逸散,就必须深入到陨石群中央,这样分险太大。
最后还是张剑赢得了胜利,理由正好是特瑞自己提出的,“就能量逸散来说,如果我们离得太远,不止浪费能量,还会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我对你的技术而言,这种小事对你没难度的。”
特瑞无言以对,他总不能说自己的技术不好吧,只能使用手动控制的手段进行操作。
事实上张剑也没想到,他的坚持带来了一个新的发现,其他的陨石,因为比较小,能量物质转换装置,只建造了个位数的小型能量发射口进行能量输送,而最大的陨石上,因为比其他陨石大了数十倍,小型能量发射扣就有数十个,此外还有6个中型发射口,这些发射口输送的能量加起来,远远的超过了其他陨石之和。
“还有2天可以完成能量补充,比预定的要快了将近2周。”特瑞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张剑,这家伙不止脑子好,运气也好。
在能量补充到100%的时候,战舰修补工作也正好完成,张剑召集所有船员开了个会,和之前一样,一众人围成一圈,张剑对他们做了一个总结式的发言“这次的事终于圆满结束了,之后的行程我希望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能提高警惕,让之后的行程可以顺顺利利的完成。”
再次回到之前的行程点,距离上次到这里已经有近三个月了,浪费的时间是不可能追回了,张剑只希望之后的行程可以顺利,不过事与愿违,路途上各种能量风暴,高能辐射,等等问题不断发生,对于这些问题,韩歌分析后表示,可能是这一片空间,处于活跃期,各种能量互相作用之下,让这片区域变化非常大,属于正常状态,只要小心点应该没问题的。
这一部分行程,大概100多段的路程,走走停停,比预估的多花了三年时间才走完,之后又回到了平静的航行生活。
“这次出航,麻烦的事也太多了,我已经很久没遇到这种情况了。”特瑞抱怨,张剑也不能说什么,因为每次只要有事,特瑞是必定出现在操作室的。
这时候所有人都出现在了操作室,是张剑把他们叫来的,老规矩,一圈站好,张剑说道“还有2小时,最后一段行程就结束了,我想我们应该一起见证,我们的初航顺利结束。”
安静拉住了张剑的手,他们是不同组的,所以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反而是特瑞和张剑朝夕相处,弄得安静心里多少有一点点的不舒服。
张剑笑着看了看左边的安静,然后摸了摸右边安娜的头,对着对面的朴素杰克问,“你们有什么感想,说出来听听。”
“你很靠得住。”朴素说的张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不是让你夸我的,”然后对着杰克问,“你呢?”
杰克想了想,“远航很累,不过也很有意思,主要是一路上不停的锻炼自己,觉得自己进步很大。”
“他的细胞能量压缩率已经达到5.2了,也就是出发前的5倍,”朴素是最了解杰克的人,“但是他的脑域开发度只有2.3,基本上没什么进步。”
细胞能量压缩度和脑域开发度都是以刚来伊甸的时候为1做基准的,其中细胞能量压缩度是用于个人能力的,脑域则是记忆容量的开发水平。
张剑交待杰克“虽然身体很重要,但是技术有时候也很重要,你不愿意空有一身能力而发挥不出来力量吧,注意平均发展。”杰克表示他知道了。
韩歌显然对于他们的这个话题有话想说,“对于这两个数据,我希望你们可以尽量保密,”见到众人的目光看了过来,韩歌继续说,“在这个宇宙里,有人已经生存了几百万年甚至有上亿的,新人在这些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就只不过招来鄙视而已。在这里时间并不是成长的障碍,身体不会老化,年龄不会增长,只有毅力和决心,才是成长的根本,不过很少有人会一直坚持的,绝大多数人认为这具身体还是有极限的,想要完全开发是不可能的,一但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之后的发展会越来越慢,最后慢到你想放弃,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在坚持,现在的最高峰是多少,因为很少有人会告诉其他人自己的数据。”
一众人都表示知道了,张剑则心里有点郁闷,他也一直没有放弃锻炼,之前还不知道其他人的数据,以为自己应该做的不错,现在听了杰克的数据和朴素的语气,显然,自己的数据,偏低了。
飞船停下,航标消失,张剑将数据发送给韩歌后,韩歌的表情张剑有点看不明白,连忙问了一句,韩歌回答道“目的地是到了,可是这地方的数据和冒险者提供的数据有点出入。”
“哪里不对,”张剑翻出航线数据来,比对了一番,“确实有点不对,其他的数据都很正常,只是那一片碎星带比数据上显示的要远了不少,本来计划是建造20个能量输送转运空间站就可以了,现在看来至少需要60个。”
“确实有问题,这个等工程结束伊甸虫洞开启以后,可以互通信息了再说吧。现在谈谈怎么解决问题。”韩歌征询意见。
特瑞出言“按照计算,本来我们的能量到达这里还会剩下60%左右,加上拆解战舰获得的能量可以建造20个空间站用于采集能量,这样的话,剩余的能量加上20年时间的采集,虫洞就可以开启。”
“现在能量还有93%,是不是可以多造几个?”安娜问。
“多几个也不够啊,现在只有两个选项,一个就是尽可能的造简配版的能量传输空间站,预计可以造40到45个,勉强够用了,然后需要采集大概,80年时间,我们过来花费了106年,时间上没有意外是够用了。另一个办法就是再往前开一点,这样还是只需要20个,你们选一个。”特瑞说。
“不能再近了吗?”安娜好奇的问。
“可以是可以,但是如果这么做的话就等于贴着碎星带了,如果遇到什么情况,碎星带里的天体到处乱飞,空间站就危险了。所以一般情况下,空间站周围保持百万公里以上的空间是必须的,也有利于观察周围状态,一但发生情况也有时间反应。”韩歌说。
“我认为还是靠近点比较好,毕竟几十年时间能节省下来是最好了。”张剑的回答得到了其他人的肯定,韩歌考虑了一下,点头说“那我做一下探测,看看这里的空间有没有问题。”
张剑负责收集数据传输给韩歌,韩歌边分析数据,边教张剑怎么判断空间稳定,“你看,这周围的几十个恒星系都是很稳定的恒星系,没有超新星,也没有能量云海,不会诞生新的超新星,恒星都属于壮年期,应该是同一片能量海下同时诞生的,所以至少几十万年内也没有可能产生中子星和黑洞这样的不稳定源,这么看来这片地方都可以,我们选个地方吧。”
安娜旁听这时候忍不住问“那这片碎星带是怎么产生的。”
“应该是本来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恒星,恒星捕获了不少的能量,有几个行星形成,不知道什么原因,恒星的内核被破坏了,能量逸散开来,形成了能量海,而行星失去了引力场,散开变成了碎星带。”韩歌解释了一下,“你选好位置了没有?”张剑还在考虑中,“有什么要注意的没有。”
张剑还没学习相关知识,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选,“你可以问系统。”
系统很快给出了几十个选项,张剑看了一下,随手选了一个,战舰开始向这个点移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