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滴——越权接入!”
在黑夜里泛着蓝光的腕部显示器接收到一条无法拦截的消息。
“爸!你看到那片虚空了吗!”腕部显示器里的声音焦急地喊着。
此时已经定在草坪上的钟杨和高卫国呆呆的望着那片深邃的虚空。
这大概是钟杨几十年生命里最让他震撼的场景,钟杨闭上眼,想让自己快点平复情绪。过了一会儿后钟杨勉强平复下情绪,终于听到腕部显示器里发出的声音。
“钟珂!是我,天上破了一个巨洞!天眼,天眼现在分析出来什么没有?”钟杨坐在草坪上焦急吃力地喊着。
“爸,我已经叫人来接你了!天眼的具体观测数据还没有出来!我这里忙先挂了!”随后腕部显示器屏幕的蓝色光亮黯淡了下来。
努力平复心情的高卫国握紧双拳,坚定的看着钟杨。
“钟教授!天眼那里——我能去吗?”
此时,从远处飞来闪着红色指示灯的军用直升机到达了他们的头顶并降落到草坪上,直升机降落时螺旋桨卷起的风差点将钟杨吹倒。
公园里有不少的人望着天上的虚空,还有一些人惊讶于降落在草坪上的直升机跑来围观。
从直升机上下来一名军人对钟杨敬礼喊道:“钟教授你好!我是天眼监测总部一队队长,请跟我走!”
钟杨弓着背,逆着螺旋桨卷起的风,向那名军人走去。
“快!跟我走。”钟杨往直升机的方向挥着右手示意高卫国。
两人上了直升机后便往天眼监测总部飞去。在月光的照耀下,虚空好似第二颗挂在天上的月亮,但这颗月亮没有光,更没有所谓的漂亮。
直升机在城市上方极速前进在飞行的途中,高卫国叼着没点燃的烟对着天空那块不断变大的虚空发呆。
坐在高卫国对面的那名军人看到发呆的高卫国,便拍了拍高卫国的肩喊道。
“兄弟,被这虚空震撼到了吧?当时看到队友指着天上那个大洞时我也这样。”
“是啊!到现在还没完全缓过来。”军人让高卫国的心里感到舒服了不少。
高卫国给军人递了支烟喊道:“兄弟这什么情况,天上那个洞怎么越来越大了?”
军人收下了烟放进口袋里,风从高卫国身旁开着的舱门外不断的往里灌,还夹杂着直升机螺旋桨旋转时划破空气的声音非常的刺耳,军人起身将舱门关上后说。
“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反正控制室的那些人忙开了,上级也非常重视这件事。”
“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卫国显然对此不敢相信。
“插播快讯!天空中出现一个巨洞,相关部门正在——”
高卫国显然不想再听到这类消息,直接将腕部显示器关闭,从裤兜里拿出那半枚纪念币紧紧地捏在手里,望着舱门外那些向后奔走的黑色山脉。
没过多久直升机就到达了天眼监测总部上方。
高卫国在舱门玻璃那伸着头向下观察着。
总部的外形是一个较大的方形军事基地,上面有几块停机坪和几个大型仓库,在那些仓库的后方是士兵的宿舍楼。
那些围绕着基地的山丘顶部在黑夜里闪着红灯,高卫国在黑暗中仔细的看才看清那些山顶的大型信号塔。
直升机慢慢的降落到下方的停机坪后,高卫国搀扶着钟杨走下飞机。
基地的大型探照灯对着下方照射着就像有六颗大太阳顶在头顶一般。
刚才那名军人上前对钟杨说道:“钟教授,上级让你现在去会议室。”
钟杨便引导着高卫国向大厅走去。
高卫国在去大厅的路上,看到正前方一群正贴地飞行的军用四翼无人机。
高卫国在心里默默的想着。
“毫不夸张,从这里面随便挑一架无人机就能干掉好几台装甲车。”
此时一队穿着新型外骨骼的士兵匆忙地从高卫国他们的右方跑过,高卫国听到每一名士兵都在发出“呲——呲——呲”的声音。
高卫国便仔细地看了看,发现是士兵颈部的废气阀门不断的在排出气体。
“这些高级玩意儿还是从新闻里听来的,没想到部队已经开始大面积使用这类战场辅助系统了。”
高卫国赞叹的看着那一队士兵远去,继续跟上钟杨往大厅走去。
钟杨将高卫国带到一栋小型楼房里。
进楼后,乘坐着电梯的钟杨带着高卫国来到地下二层的大厅。
高卫国迈出电梯后看到明亮的大厅内只有一些匆忙的人和几个柱型指示牌。高卫国跟着钟杨往正前方的大会议室走去。
站在门前的士兵向钟杨敬礼并打开了会议室的门。
刚走进会议室的钟杨和高卫国便被嘈杂的讨论声淹没。
高卫国观察着四周,暖黄的灯光将整个环境变得非常的昏黄,就像空气中有许多黄沙在飞扬一般。
会议室内部有两层楼高可以坐下接近一千人,是弧形阶梯式的,鲜红的毯子将整个会议室的地板铺满。
最前排有几架摄像四翼无人机缓慢地围绕着演讲台飞行,而演讲台后有一块黑色的大屏幕。
钟杨带着高卫国到第三排坐下等待着发言人到来。
会议室里的讨论声吵得高卫国不得不用手将耳朵捂上,但钟杨却面无表情像是早已习惯了一般。
“安静!安静!”
演讲台上的士兵用腕部显示器喊着。此时,一名军官从演讲台旁边的门里走出来。
嘈杂的会议室迅速安静了下来,只有摄影无人机的机翼电机发出微小的运作声。
那名军官走到演讲台上接过士兵的话筒后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我是来自未来学的张恩中教授。现在我为大家解释一下刚才的情况。”
高卫国听到张恩中这个名字感到莫名熟悉,立即回想起了昨天晚上在家和周鹏一起讨论的事情。
高卫国指着台上的军人向坐在右边的军人问道。
“张恩中?是那个提出“跳阶计划”的张恩中吗?”
“对啊,这人是刚刚才调来这里负责的。”那个人认真的看着台上的张恩中说着。
虽然高卫国一直听周鹏说张恩中是一个喜爱谋划的人,但高卫国一直没真正的接触过他。
高卫国仔细地打量着站在台上的张恩中,而这个挺立在台上的军人并没有带给高卫国想象中军师的那种形象,反倒是像位学者,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台上的张恩中快速的扫视了一遍台下坐着的人,便伸出左手看了看手腕上的大银表用严肃的声音说道:“想必大家都应该清楚刚才发生的事了吧?不知道的我就简单解释一下。”
张恩中示意台下的士兵将背后的大屏幕打开。便对着大屏幕伸出手,指着屏幕里天眼发回的数据说道。
“就在刚才,18点30分左右的时候。天眼深空监测部门在3月15日监测到的那两颗陨石,现在以第二宇宙速度从火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经过,因为在此期间这两颗陨石的速度出现过急升和急降,具体速度上限无法进行直接判断。并且,当这两颗陨石经过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那片区域后,就出现了一块不断变大的虚空。”
“截止到现在的17号凌晨1点15分。那块虚空没有出现任何缓慢或者停滞的现象,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外扩展。而现在,那两颗陨石正向地球方向飞来。”
一名军官问道:“那这两颗陨石的具体信息是什么?”
张恩中对那位军官说道:“陨石名称为2034twins,其中一颗的直径大约是2.5米左右,另一颗较大直径为3.5米左右,呈不规则椭圆形,表面有少许突起,极黑但对光反射,估计为铁陨石。”
张恩中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立即响起了嘈杂的交谈声。而张恩中站在台上看着背后的大屏幕静静的思考着什么。
“是外星人的飞船吗?”台下第四排中间的一名军人举起右手问道。
整个会议室因为这一句话而变得鸦雀无声。
其实会议室中许多人的想法与他相同,他们沉默不语只是怕被别人笑话,想等待谁出这个头。
张恩中转过身来,对那名军人严肃的说道:“首先!我们现在并不清楚外星人是不是来了,请不要对其随意猜测!”
“但那片巨大的虚空假不了!”最后一排的一名军人喊着。
“还有那两颗陨石,难道只是刚好从科伊伯带飞来的陨石碰上了那片虚空?”那位军人追问到。
“不会这么巧的,那些绝对不是陨石。”台下的人相互议论着。
张恩中示意台下的士兵,一名士兵走上讲台递给张恩中一块高中语文书大小的信息显示面板。
张恩中对着大屏幕调出了天眼的监测数据记录。
“根据天眼的观测数据记录显示,这两颗陨石在半年前就已进入太阳系,每当它们经过行星的时候就会围绕着这颗行星飞行一周。至于为什么到了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就出现了那块虚空,这个暂时没有结论。我们甚至不知道火星等行星现在是否已经被虚空吞噬,天眼现在也已经观测不到它们,因为在此之前,陨石撒在火星监测卫星同步轨道的碎片将位于火星的监测卫星全部毁坏。”
听众席里一名军人问道:“难道就没有其它卫星可以用来观测火星了吗?”
“我们天眼项目现在发射最远的监测卫星都在火星那里。”张恩中无奈的摇了摇头,“因为“150”计划中,火星是除了月球外的第二重点项目。我们把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到了这些项目上。”
台下一名军官站起身来大声问道:“如果那陨石真是外星人的飞船,他们会来攻打地球吗?”
张恩中看着询问的军官停顿了一下回答道:“对于这种假设我不能给出实质性回答,因为并不知晓他们的具体意图和计划。”
会议室里再次嘈杂起来就像海上一个接着一个的巨浪。
端坐在听众席上的高卫国露出一丝笑意。因为当他听到张恩中那句话时就已经知道,台上这位精于谋划的聪明人已经默认了将要面临的事实。
此时皱着眉头的钟杨站了起来,向站在右边阶梯上的的士兵那里拿过话筒,气愤的对会议室里相互讨论的人说道。
“此时此刻,我们不该去讨论外星人是否存在!而是应该快点想好对策!想必现在群众那里已经谣言四起了,如果我们不再快点做些有用的事情出来,群众会怎么看我们?国家又会怎么看我们?”
嘈杂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钟杨咬紧牙关,紧紧的握着话筒说着:“我们要开始准备,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些现象已经证明着它们要来了!这一次不再是历史上那些打打杀杀!这一次!是我们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的博弈!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钟杨说完后,整个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钟杨看着台上默默对着大屏幕思考的张恩中,便对他嘲讽的说道。
“老张!你不是未来学里最会谋划的人吗?怎么?国家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不起作用了?就软了?”
转过身看着钟杨的张恩中露出一丝邪笑,他用手指在信息面板上快速的滑动着,只见背后大屏幕显示的天眼监测数据变成了《地球防御计划书》,其封面的左下角写着2030年。
张恩中挽起袖子自信地指着身后的大屏幕说道:“现在计划分为三个共同和一个执行阶段。”
“三个共同即筹划、判断、取舍三个阶段共同进行。”
“筹划即集思广益,设定计划对未来做长远打算。”
“判断即立场判断,判断意图确认它们是否真是来打仗的。”
“取舍即计划取舍,根据形势进行计划取舍,尽量减少人员损失和资源浪费。”
“执行,如字面意思,对前三个阶段所得出的计划进行处理与执行。”
站在台上的张恩中指着台下的军官们大声的喊道。
“不管这场战争是否来临,我们都要做足对未来的长远打算,包括牺牲自己!”
“我们与它们的博弈——正式开始!”
“未来属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