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前文咱们说到;何老头迫于家里的现实,无奈之下只得放弃自己最后的底限。抱着自家婆娘塞硬塞给他的半口破粗瓷大碗,不甘不愿的硬着头皮去了隔壁的李家村乞讨。
谁知这一去却是改变了很多东西;先是让何老头确定了,这乞丐留给他们何家的这口看似破烂、普通至极的破碗,它确实是个有着神异的宝贝!
在有就是;何老头通过这天的经历,不但解决了自己一家人的口粮问题。而且那满满一“包袱”的收获,也使得何老头瞧不上乞丐这份有“钱途”的职业,的固有观念彻底被打破。
回到家后炫耀了一番自己的收获,又把那口有着神异的宝贝破碗给藏好了!何老头这才凑到何家老妇近前,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把今天他出去之后乞讨的离奇经历,一一讲给了自己婆娘听。虽然对于自家老头讲的情况也感到很是惊奇,但是何家老妇毕竟是在那位“乞丐”身上亲眼看到过些许神异的。
所以何家老妇心里更多的是高兴,为了能及时得到口救命粮高兴,更是为了两个孩子能在这,越来越动荡的世道有条活路而高兴。等何老头很是有些兴奋又有些,感叹、唏嘘的把今天的事情翻来覆去的,低声对自己婆娘唠叨了好几遍之后;何家老妇趁何老头口渴微顿之际,起身去给何老头舀了碗水。
然后;何家老妇就开始把自家老头今天的收获,分门别类的把那些窝头、锅盔、白面馒头、和那一小袋白面,挨个的找了家什收了起来。接下来何家这老两口都没在说话,平行躺在自家炕上铺的破席子上都在静静的沉思。虽然不知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又或者他们老两口在想的是否是同一些事情。
但是从他们那两张被无声笑容扯平了皱纹的老脸,我们至少可以知道这老两口都在想“美事”就对了!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回过神来的何家老妇下炕开始了生火做晚饭。这次她做的量却是全家四人份的,当然她也没有奢侈到这顿饭全用粮食做,把两个窝头揉成沫又掺着煮了不少的野菜干,放了一点褐色的粗盐这一锅饭就成了。不是别的、还是一锅比之前几天,稠了不少的野菜糊糊罢了!
唤醒两个孩子一家人赶天色彻底黑下来之前,草草的吃完了晚饭。接下来两个孩子又爬上炕睡觉了,而何老头却是貌似依旧有些兴奋,靠墙斜躺在炕上拿着根细草杆子,一边剔牙缝里的野菜筋,一边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好事?在那憨憨的傻乐。
何家老妇收拾完全家人的碗筷后,也早早就上了炕。至于那口宝贝碗早已经在吃饭前,被还不放心的何老头转移到了,冬天用来生火给土炕加热的炕眼里。这个地方里面有着去年冬天,烧柴草之后积攒了一个冬天的草木灰。何老头把那宝贝碗给埋进了厚厚的草木灰里,这下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何家有这么个宝贝的人。一般是绝对找不到的,所以何家老妇今晚也比较放心。
等她收拾完碗筷又把院子门插上,把屋子的门顶上然后她也爬上了炕。之后这俩老夫妇,又就家里的一些个琐事交换了各自的意见。这有的没的说着、说着;自是不免又说到了昨天、以及今天这一系列离奇的遭遇。何家老妇突然语气严肃的低声对何老头到:既然这个真是个宝贝,那么“那位”(何家夫妇自从确认了;这口破碗真的是件宝贝之后,也猜测那乞丐压根不是什么凡人。所以;他们也不敢用乞丐相称了,提到乞丐只得以“那位”相称!)说的那三个忌讳也肯定是真的了。
老头子你可要注意了!千万别不当回事儿啊!孩子还小我这妇道人家的也不便抛头露面,老头子你可千万注意着点:要是你因为这忌讳出了什么事,咱这家可就散了啊!
何老头闻言;嘴上貌似敷衍的答应着,其心底却是猛然一惊!只因为要是自己婆娘现在不提这茬的话;何老头压根儿把这茬给忘了!早上出门那会儿,何老头是压根就不相信;这看着破破烂烂,一看就是乞丐身份象征的半口粗瓷大碗会是什么宝贝。
所以;何家老妇提到的,关于这口碗的三个忌讳何老头压根,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当回事。当何老头之后在邻村,证实了这玩意儿是个宝贝之后;何老头除了惊奇,就剩瞎乐呵了!
还是压根没想起;自家婆娘说的用这宝贝,还需要注意那几条忌讳。要不是自己老伴现在说起这茬,说不得何老头明天还得去邻村要饭,在稍微不注意不就会去重复了?到时不就在不知不觉中犯了“那位”说的忌讳?现在回想起来,那三条忌讳要是犯了的话;那代价,不管是那持宝之人殒命。又或者是;家破人亡,都不是何老头能接受的。
所以别看何老头面对,何家老妇的叮嘱显得很是敷衍、不耐。但是他心底却是;真的被吓了一大跳!给何老头吓出一身白毛汗不说,何老头更是赶紧在自己心底里,一字一句的默记着那三条忌讳。何家老妇见自家老头没了动静,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了。
老两口谁还不了解谁?何家老妇也大概明白;自家老头虽然表面好像不在乎的样子,但这会儿肯定在心里自己个儿合计这事儿了。所以何家老妇也就没在多言,去打搅沉默中的何老头。何老头自己个儿默默在心底,把那三条忌讳暗自记熟了。然后又暗自合计一番;本来他还打算,明天继续去李家村乞讨。
但是现在一想;自己今天到底去了哪家、哪家没去?当时也压根儿没注意啊!这要是明天在接着去李家村,要是万一记错了。这代价可就太大了!所以;为了彻底避免自己走错门,何老头也只能暗叹一声,决定明天多走两步,去另一边儿稍远的王家村乞讨。
夫妇两人个有所思,没在说话慢慢的都在静夜中陷入了沉睡。由于长时间的得不到食物,只能用淡盐水充饥吊命。所以何家人尤其是何家这老两口,的身体处于长期严重的虚弱状态,所以也就难免嗜睡了些。第二天清晨依旧是,两个身体状况勉强还算不错的小孩被饿醒了。只是他们还算懂事又或者是畏惧,虽然肚子很饿但是也没有第一时间去叫醒何家老夫妇。
其实按当时年月的情况,何家这八岁的儿子已经不算小了,是可以自己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大多贫苦人家的小孩都是这样,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嘛!
何家这孩子按理说;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做饭了,但是凡事它都有个例外不是?何家虽然穷、家庭条件可以说已经算是最差的一批人了。家徒四壁的何家,也就略微比无家可归乞讨为生的乞丐强点。
额、这里说的当然是普通的乞丐,像这两天何家遇到的“那位”那哪儿是什么乞丐?在现在的何家老两口心里,那位肯定是一位有能耐的高人。
而这老两口了,这大半辈子虽然生了不少小孩。但是在小女儿出生之前的那些个儿女,要么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要么就是家里没条件养活,被何家夫妇给送人了,到最后活了大半辈子两口子是孩子没少生,但是回头一瞅膝下却是只育有一子。
不管是物以稀为贵也好,又或者是千顷地里一棵苗也罢,总之何家两口子对这个儿子那是很溺爱的。虽然说实话;以他们何家的物质条件,这溺爱也就仅限于不让这孩子干活儿,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罢了。
但是等到小女儿降生之后,随着儿子年纪越大到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龄。在加上多了小女儿何七娘张嘴,但是家里的进项却依旧只有那两亩薄田。物质条件的大幅度降低,直接导致了;儿子的以前的很多“特权”被迫被取缔。
虽然老两口相比起女儿,依旧是对儿子偏心一点。但是被大幅度缩减后的溺爱,也就仅限于不让让何家这儿子不干活而已了。话又说回来;虽然没有牲口,何家那两亩薄田得靠何家老两口纯手工耕作。但是那时种田那也没有现在这么麻烦,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所以虽然老两口日渐老迈,但是单单那两口薄田他们还是能轻松看顾过来的。
所以压根儿也就用不到何家儿子,早早就去帮家里家里干农活。田地少、田里的活轮不到他干,而家里的活了?由于从小一直被老两口宠着,他又没有必要的生活技能。
在一次逞能试着做饭,差点儿把屋子给点了之后。何家老两口就给这儿子揍了一顿,然后严禁他在家里瞎搞了!所以本该会做饭的年纪了,何家这儿子还是嘛也不会。去院子里玩儿吧?肚子咕咕叫不说;太阳还没爬上来西北初春,山村的温度也不允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