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现在车子已经到了爱华国医院总院,刘教授和同行的会诊专家,脑病科,神经内科,儿科专家,加上刘教授一共4人,收拾好东西,正依次下车。
急救科的公孙衍却不见了。
“哎!刘教授,急救科的公孙主任呢,哪去了?”老杜问。
正要下车的刘教授愣住了,似乎恍惚了一两秒,说:“我只约了脑病科,神经内科和儿科专家会诊,急救科倒是疏忽了,应该也用不到吧!我们院急救科是王主任,没来呀!”
就这样,公孙衍抹去形迹和其他人的记忆,再次与老杜失之交臂,老杜叹了口气,下车。
“总算露了真容,不过这一下,老朋友于剑南,恐怕也随之永远消失了,就像一场再也追不回的梦境!四元桥下,破木吉他,公鸭嗓,外面的世界......”
正在喃喃自语,一抬头,一张胖胖的笑脸,撞入眼帘。
来迎接的爱月华。
胖多了。身材变形,鱼尾深刻。
爱院长一路小跑过来,又胖又喘,呼吸声里,思思作响。
声音里似乎都是陈年往事,如绿皮火车,隆隆驶来。
记忆很多,可见面礼节短促,微笑,轻轻握手。
往事融入身体的循环系统,在体内大海澎湃。
一行人脚步匆匆,穿过病房楼大门,上电梯,走进熊壮壮的病房。
熊壮壮的病房,进门是间客厅兼准备间,摆放着沙发茶几,常用急救设备,常用药柜,背后古色古香的屏风隔断,穿过屏风,病房宽敞明亮。
刚才一路上的阴霾无影无踪,病房里阳光灿烂,四点钟的太阳如一张大红脸,悬在玻璃窗正中,火热的盯着病房的一切。
熊壮壮躺在床上,情况不明,床头头顶悬挂着一柄青铜古剑,床边凳子上坐着一位肤色略黑的中年女性,一定是壮壮妈妈了!见众人进来,壮壮妈妈赶紧起身迎接,开口说话,已是泪流满面。
刘教授和壮壮妈握了握手,拍拍她的肩膀安慰,护士已经搬来很多个凳子,围着病床摆放。爱华医院的各路专家,也纷纷到场,鱼贯而入,围满病房。
刘教授坐下,握住壮壮的寸口把脉,左手,右手,放下。看向老杜,笑了,说,“奇怪!”
老杜走过来,一只手摸了摸壮壮的寸口,另一只手却夹住壮壮的中指,三节手指各停留片刻,左手右手,放下,也笑了。
老杜没说话,又摸摸壮壮的头顶,看似安抚的抚摸,摸完头顶,笑的更明显,冲刘教授点点头,转身去了病房的卫生间,去方便。
老杜用的,便是传说中的阴阳脉法,和麻衣骨法。
阴阳脉法和目前常用的脉诊不同,寸口和阴阳脉里各有玄机,老杜一摸,明白了,青铜剑巨人是神是魔,脚下的小队人马是鬼是妖,都清楚了。
而且公孙衍也在,他用熊孩子的脉相,告知了老杜,他没走,只是不告诉藏在哪里。
麻衣骨法,现在都用作算命术,很少人知道,里面藏着顶级的医术。
比如,麻衣书里“舜目重瞳”,“重耳骈协”这八个字。大舜每只眼两个瞳仁,晋文公肋骨重叠。这是相术里的帝王瞳和霸王骨。
没人想得到,这两句也实是药境最高法门真诀,重瞳入药境,重耳骈协得内景。
不管多少真诀,最终的成果体现在头顶上,摸过熊孩子的囟门和九宫,老杜知道了熊孩子现在的情况。
老杜冲刘教授一笑一点头,印证了刘教授的判断,刘教授松了口气,问爱月华:“爱总,把熊孩子的检查单都拿来,我看看。”
爱月华示意,护士马上从准备间拿来厚厚一沓检查单,刘教授看完,说,“没事了,熊孩子只是睡着了,等他睡醒吧,快醒了!对了,给他准备点吃的,睡醒了让他好好吃一顿!”
说完哈哈大笑,一脸轻松。
然而,同行的医生,尤其爱华医院的医生还是一脸懵懂,不可思议,就这么简单么?
可是,刘教授的名头,都知道,年纪轻轻,已是国内知名专家,博导,治学严谨,性格保守,中西贯通,没有把握,不会如此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