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绝大多数人都是渴望和平的。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单凭嘴遁,是没有什么资格奢谈和平的。因为强大的敌人会把你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一遍又一遍,直到你丧失所有反抗的勇气和尊严,甘愿当他的一条狗为止。
尽管马克斯也渴望和平,但他知道和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所以,第二天,马克斯就开始研发他的秘密武器。
首先,从雷达开始。因为雷达是眼睛和耳朵。如果没有雷达,就没有办法发现敌人,想还击更加从无谈起。因此,马克斯将客轮上的球形雷达系统全部拆了下来。这种球形雷达,装备的是主动有源式相控阵雷达。如此先进的雷达,放在一艘两栖登陆舰改装的客轮上确实有点浪费。
一般来说,装在军舰上的球形雷达,主要用于探测空中目标。对于海上的敌方军舰,球形雷达就没有太大作用了。因为雷达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如果敌方军舰不在同一海平面上,雷达波就很难探测得到。这种情况下,只能靠航母上的远程预警机飞出几百海里,在空中对下进行探测。
马克斯之所以把球形雷达搬到山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借鉴了预警机的原理。当雷达设置在高处,就会在周围形成球状的电磁波,这样可以无视地球曲率的影响。在8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无论是天生飞的,还是海面上跑的,都会无所遁形。而且,这样做的话,马克斯连岸基雷达都省了。
800公里半径的范围,不但能覆盖整个火地岛,还能覆盖邻近阿根廷、智利的部分领土。这对马克斯的视野来说,无疑是扩大了数万倍。
不过,这个雷达虽然覆盖范围广,对大部分的目标都能准确识别,但是它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对隐形飞机、隐形战舰无效。因为这些特殊的军事装备,都涂了特殊隐形涂料,可以有效吸收雷达波。一首万吨级的隐形驱逐舰,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截面只有一首小渔船般的大小。这么小的雷达反射波,会被雷达系统当作是杂波过滤掉,所以很难发现这些隐形目标。
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隐形涂料帮助战机、巨舰躲过雷达的扫描。但是,隐形涂料也可能会出卖它们。因为米国能生产这种特殊涂料的厂商就那么三家,包括洛马、波音、诺格。马克斯黑进这些公司的最高级服务器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些隐形涂料的配方。
知道了这些隐形涂料是什么做的,马克斯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找出这些材料的共振波段。一旦发射这种波段的雷达波,隐形战机不但不会隐形,反而会加倍扩大信号。这样,就算是隐形的战机、军舰都会逃不出雷达的监控。
不过,马克斯还需要在雷达系统动个小手术。他要将这套雷达系统改为双波段雷达。
一般的战舰,都会有几种不同波段的雷达,例如X波段和S波段。但是每一种波段的天线、收发单元、信号处理到数据处理都是独立的。只有到最后作战指挥系统(CDS),才会将两种不同波段的雷达数据进行汇总和融合处理。
马克斯要针对隐形战机而增加一种雷达波段,但是没有额外的一套天线、收发单元,信号处理等设备可用。所以,他只能用一套雷达的天线,设计两种不同的波段,进行间隔发射。其余设备都是共用的。这样一套的双波段雷达系统就做好了。
除此之外,马克斯还给雷达系统开发了另外一种功能,就是电子压制干扰。如果说,用雷达去发现目标是被动防御,那么电子压制干扰就是主动出击了。球形雷达不是机械扫描雷达。后者需要不停运用机械装置转动雷达才能发现周围的目标。转一圈,快的一秒,慢的要十秒。但是球形雷达是毫秒级,不间断的,具有天然优势。而且,它还有很多的天线,能够发射窄波速,干扰敌方的电子信号,能使敌方的电子设备瘫痪,无法使用。
马克斯研发的雷达新功能,除了干扰外,还可以反相抵消敌方的雷达探测波。为什么要开发这种功能呢?举个例子来说,当你用雷达探测到480公里外有敌方目标,那么敌人也可能发现了你,继而对你的雷达位置进行定位,接着就会发射巡航导弹摧毁你的雷达,让你变成瞎子。
马克斯预料到这一点,所以开发出一种新功能:当雷达发现敌方的雷达探测波,雷达就会自动发射一种能与敌方雷达相抵消的雷达波。举个通俗一点的例子来说,你往水里丢一小块石头,产生水波纹。旁边另外一个人也丢一块石头。即使你没有看见他把石头丢在什么地方,但是你也可以根据水波纹的波长、频率等数据,推测石头的大概位置。但是,如果旁边那个人撒了一大把小石子,产生无数个水波纹相互干扰。这种情况,你想找到所有小石子的位置,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就算你找到了所有小石子的位置,也不知道哪个位置的小石子是你想要的那一颗。所以,这也就是雷达的迷惑功能。我能发现你,而你却找不到我。
做好雷达之后,马克斯又将客船里面的备用核燃料棒全部搬走了。
搬去哪?搬回他出生的地方,也就是那个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基地。
有了这些核燃料棒,研究基地的小型核电站可以重新运作起来。一方面,基地的电力可以就近补充给山上的雷达站、信号发射塔的设备。多余的电力也可用于奥罗拉国的其他地方,进一步提升电力资源储备。另外一方面,超级量子计算机重新启动后,马克斯可以将雷达的数据信号全部转给超级量子计算机进行处理。自己只是担任作战指挥系统的角色。那么就可以大大减轻自己的运算量。
最后,就是设计一款反击武器。
要说在21世纪,什么武器最为引人注目?那就非电磁炮莫属了。
米国的军事部门在21世纪初,就研发出了电磁炮发射装置,并装备上战舰,用于实战。这种电磁炮具有射速高、射程远、价格低廉等优秀属性。电磁炮发射炮弹,只需要电力,不需要火药。与常规武器比较,每焦耳能量的发射成本,可以从10美元降至0.1美元,是传统武器的百分之一。
马克斯从米国军火商那里窃取了这种武器的设计制造方法,打造了两架电磁轨道炮。这两架电磁炮,分别设置在一个可以旋转的炮台之上,可以调整360度的水平射击角度以及负45度至正90度的俯仰射击角度。
一般火炮的射击速度约为0.8千米/秒,步枪子弹的射击速度为1千米/秒。而马克斯制造的电磁炮,能将23磅(约10公斤)炮弹头的发射速度提升至50千米/秒。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滴答一下,炮弹就能飞到50公里外的地方。
如果敌方的防御装备(如雷达、光电设备),不能在1秒钟内完成以下动作:发现来袭的炮弹头、计算出炮弹头的速度和方位、反馈信息给拦截装备(如拦截导弹、或者密集阵防控系统)、实施拦截等,那么炮弹头就直接击中战舰。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军舰上的拦截设备至少需要2至3秒的反应时间,才能开始实施拦截动作。但拦截成功与否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换句话说,在半径50公里的范围内,这种电磁炮是无解的,一发即命中,敌方无法躲闪也无法拦截。
电磁炮不但能拿来进攻,还能用来防御。常用的情景,就是发现敌方使用巡航导弹来袭击的时候,就能立即发射电磁炮,将来袭的导弹,甚至飞机都打下来。因为电磁炮的射程非常远,能够达到200公里。而战斗机的飞行高度,一般都是在8000至12000米。所以,只要雷达锁定目标,就算是天上的飞机,电磁炮都能直接将它轰下来。
但是电磁炮只是作为远程武器,对于登岛的陆战,是没有作用的。因此,马克斯开始组织人员在岛上各处兴建了上百个小型碉堡。这些小碉堡长宽4米,高2.4米。墙壁只是用两块砖头砌成,大约40多公分厚度。顶部是一块30公分厚的水泥钢筋预制板。碉堡的构造非常简单,有利于快速施工。碉堡的外围覆盖一些树叶、植物作为伪装。每个碉堡只能容纳四五个人,没办法防御坦克炮弹,更加没有办法防御钻地导弹,但是对于防御地面进攻的步兵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现在,猎枪已经准备好,就等着豺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