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科幻灵异 / 撕裂光年 / 第三十一章 核装置上太空的热阱问题

第三十一章 核装置上太空的热阱问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任何航天器,最重要的是能源的供应和保障问题。王志云也知道在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核能是最佳选择。
  但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人将核能放置在航天器上。一方面是航天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核能放置在航天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王志云之前本身作为两院院士,曾经多次参与过核能上天的论证工作。华国也曾经对这样的构想进行过大量的实验和仿真,但是结果都不理想。
  华国的主要核能设计院和研究机构都在几大发电集团手中,毕竟核能是相对敏感的资源。一般的民营企业参与核电站的经营也仅仅是参股,不会参与太深。
  这天早上早饭的时候,王志云又和周思青聊了聊。如果空天战机真的需要核能作为动力的话,目前国内是没有相关研究团队的。最顶尖的研究团队是核能研究院、科学院、明华大学几个单位。
  他很快安排人员调研了几家研究机构的情况,唯一有核能上太空研究,并且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机构是明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明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可是在华国的历史上都有这重要的地位的。想从这里走出的数千名毕业生,中间有核科技和其他学科的著名专家,有国家政府的领导干部,有国防科技战线上的将军,更有一大批在核工业和其他战线上无私奉献,成绩卓越的无名英雄。
  王志云以前也和这里的一些专家打过交道,给他的印象是这里是最难打交道的地方之一。给他做调研的人员给了他一个名字:邹鹏林邹院士。这个人王志云以前也是认识的,如果用几个字来形容一下这个人,那么就是“牛鼻子老道”。
  不是王志云这个人太刻薄,而是对方实在是清高、自傲,给其他人不可一世的感觉。尤其是王志云这样的有钱人,似乎总是被鄙视。因为对方站在自己的面前,好像脑门上都贴着几个字“有理想”!老子就是为祖国奉献过青春的人,和你们这群资本家不足为伍。要搁在以前,王志尤其是也不在乎对方什么态度,毕竟有才能的人多少都有些性格。
  可今时不比往日,他一定是要和对方打打交。毕竟邹鹏林邹院士本身背景还是很强的,无论是小型的高温石墨气冷堆,还是核聚变反应堆托卡马克,都有涉猎。可即使如此王志云的心里还是打了半天退堂鼓,这要不要联系,十有八九是被人拒绝。
  情急之下,他联系了周思青,周思青的导师在物理学界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虽然他导师已经过世,但学术圈还是看门第的,这样的背景去了至少不能被人直接给轰出门去。按周思青的说法,好歹的给碗水喝,然后才轰出门去。
  两个人商量许久,又托人找关系,想办法约对方时间见面。其实,在华国,有不少沽名钓誉的院士,基本上跟明星拿出场费通告费一样,给钱就能见到人。可是这个邹院士可还真不是这样的人。还真得找和他熟悉的专家,他才肯见一面。好不容易,最后才约到了时间。
  明华大学,作为华国的顶尖学府,坐落在帝都四环之外,占地面积3000多亩。这在寸土寸金的帝都而言,简直是奢侈至极,尤其是明华大学所处的地段,被称为宇宙中心。
  王志云和周思青去的路上,也是一路堵车,堵了很久。还好两人提前出来了,否则到了地方如果迟到,一定是又被奚落一顿。
  几个人见面的地方就在明华大学工物系大楼的一楼会议室。
  邹院士一早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这个邹院士一副国字脸,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身材很魁梧。会议室里除了邹院士,应该是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还有他的助理。
  王志云和周思青进了会议室,先是递上名片。
  邹院士作为主方自然是先开口。“光年科技,我也有耳闻,前几天你们还和铭新科技合并了。还是比较有前途的公司,不过好像你们是要研发航空航天、机器人相关的产品,和我们核物理的差距比较远,是不是二位先介绍一下你们的想法。”
  “当然,邹院士。”王志云这时候用着很谦卑的态度,投出准备好的演示文档,对光年科技进行了简要介绍。当然,介绍到最后肯定是要说明最终的来意,希望能够与邹院士的团队合作开展太空部署核装置研究。
  “太空部署核装置,这个已经研究很久了。其实结果还是相对来说不理想的。以前周教授的老师在世的时候,恰巧也来我们这里做过项目评审。太空部署核装置有几个问题,一是太空中系统稳定性的问题,我们目前应用的核装置很多是以在地面或船舶使用,而太空之上随着核装置随着地球进行旋转,其内部冷却剂的流向问题;二是太空宇宙背景辐射带来大量粒子,为装置稳定运行带来隐患;而第三个问题也是最终要的问题,就是热阱的问题。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是可以通过工程手段克服的,那么第三个问题其实是最难克服的。”邹院士也并不隐瞒,而是直接了当的说明了目前工程应用中的核心问题。
  “我们希望和邹院士您合作就是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王志云显然并不觉得热阱是个什么问题,一副依旧很热情的样子。
  “您可能并不是核工程相关专业的。核电站也好或者说核装置也好,目前而言,并不是完美的可以自运行的系统。”这时候,邹院士旁边一个中年女性说起来。“就像电厂,有一个冷却塔,这是饱和蒸汽做功完毕之后,仍然遗留的很多热蒸汽,必须再次冷却为水才能够再次进入热循环。核电站,哪怕是核潜艇或者核动力航母上的核装置也一样,必须使用海水将未能完全做功的热蒸汽冷却。而大气和大海这样的具有极大热容量的系统就是核装置的热阱。那么在太空里,无穷无尽的真空之中,我们并没有找到这样完美的热阱。这些余热如果无法正常排出,那么核装置发生爆炸和核事故只是时间问题。”
  “这位是褚佩云褚教授,也是我的学生,她一直以来都在研究核装置上太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内研究最深的专家了。”邹院士在这位褚教授说完之后,补充道。
  “邹院士、褚教授,我们对核装置并不是一无所知,我们不仅希望将小型核装置部署到太空,更希望能够将托卡马克这样的大型装置部署到太空。至于热阱方面,我们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的把握,但是正在朝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前进。”王志云继续对
  “太空中是真空的,所有的物资需要运送到太空上。之前我们也遇到过一些企业说是有办法解决,结果解决办法就是花钱往天上运东西,花了很多钱之后他们自己也觉得这样不行,然后很多研究就被停止了。这样无论对于你们而言,还是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巨大的浪费。”这位褚教授显然是之前吃过这样的亏,似乎对这样的答案并不是很满意。
  “托卡马克这样的装置,启动一次就要上亿元钱,即使在地面上,还没有形成完全持续商用的供电站系统,而这样功率的一个电站如果反复启停又会对电网造成冲击,目前为止电网的潮流计算系统都跟不上一旦这样规模的供电系统,突然停机造成的影响。而将托卡马克置于太空,则更加困难了。”邹院士在褚教授说完之后,也继续补充道。
  无论是邹院士还是这位褚教授在相关领域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他们说的这些问题,已经是业界几十年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面前的这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上来就拍着胸脯说,这些几十年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手里马上就要突破了,这恐怕也很难让人信服。
  “邹院士,褚教授,二位的意见和核装置上太空过程中核心问题我们也了解了,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准备的时间,尽快准备一些材料,给二位介绍具体的解决办法。同时我们也邀请二位到光年科技,可以参观我们的实验室,也了解一下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毕竟这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像二位解释清楚的。”周思青没等王志云回答,便抢先回答了。对方提出的问题确实是已经困扰了业界很久的核心问题,周思青很担心王志云很固执的继续强调已经能够提供在太空中的热阱,这样说毕竟也不是很负责。
  “我可以跟你们去,我老师其实并不研究这一块内容。说实话,核装置上太空的相关研究经过了几十年,大家都快认为已经走到了死路,可能全国也就我这样的,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还在坚持,不管你们说的是真是假,我都很高兴你们能参与到相关研究中来。”听了周思青的回答,褚教授似乎很开心的样子,终于找到了同道中人,对方不仅仅是嘴上说,而且已经建立了实验室,这说明对方还是有心思要在相关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的。
  褚教授的这番表态也是出乎了王志云的意料。对方不但没有在继续反驳他们,反而从一定程度上欢迎他们加入相关的研究。
  于是,双方很高兴的约定了去光年科技参观的时间。
  
热门推荐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我在帝国当劳模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黑化男主总想套路我玩家凶猛快穿花招:扑倒专属男神!轮盘世界快穿之陪你看星辰大海神级快穿:病娇宿主,求轻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桃源俏美妇穿成黑化男主的白月光美漫:名场面全被我曝光了透视仙王在都市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女主她是个bug从四合院开始的天道轮回大佬今天又凶残了吗穿书之每天醒来师尊都在崩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