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十四章慢慢长大
大明万历九年连续一个多月的大雨终于在杨轩进宫的第二日结束了。之所以称之为结束而不是短暂的休息,是因为用雨过天晴来形容此时的天气再恰当不过。久违的阳光照在脸上,舒服极了。
既然皇帝没有撵他走,那便住着就是。于是杨轩在皇宫一住就是五日,从最开始的些许抗拒到第五日离去时的恋恋不舍,他发现皇宫真是个令人想往的地方。,
在这五日里万历并没有再次召见他,而杨轩也想明白了,万历是不是穿越者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万历对他没有敌意那就好。而从万历让他留宿皇宫,派御医给他瞧病这两件事就能看出,当今的皇帝对他不仅没有敌意,而且还挺照顾的。
于是杨轩在启华殿天天睡到日上三竿才懒懒起床,洗漱吃饭必不可少,跑步锻炼还得加强。在一个发烧都会死人的年代,没有抗生素,想要活命就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强。苦涩的汤药他是再也不想碰了。
......
乾清宫偏殿,每日五点就起床的万历在午饭后一般都会午睡半个时辰。但今日,也就是杨轩进宫的第五日,皇帝破天荒的没有午睡,依旧坐在了龙案后批阅奏章。站在下首伺候的王内侍用余光发现皇帝今日的心情似乎极度的不好,因为皇帝皱眉了。跟在皇帝身边已经快五年的王内侍非常熟悉万历的一举一动,高兴时会有什么动作,生气时会是什么表情,这些王内侍都非常清楚。而“皱眉”这个面部动作足以表达此时皇帝心中的愤怒。
万历的气场很足,虽然没吐一言,但整个乾清宫内似乎弥漫着一股看不见的硝烟,所有的太监宫女均是小心翼翼,大气都不敢出。
“啪!”
万历将手中的奏折往龙案上一扔,身子向后一靠,边上侯着的宫女立刻上前为其按摩双肩。
“那小子这几日都在干些什么?”殿内响起万历有些慵懒的声音。
“那小子”自然是指杨轩,王内侍对这点很清楚,恭敬地回答道:“杨公子这几日一直待在启华殿中不曾出来,每日里喝着太医开的方子,除了休息做得最多的便是看书练字。”
“哼,他倒是比朕会享受。”万历似乎有些嫉妒杨轩这么悠哉的生活。他励志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但登基后的这九年,几乎没有一天是轻松的,日日劳苦可换来的却是一道道令人心寒的消息。
“就这些?”
王内侍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杨公子每日起床后都会先到了院子里跑步......”
他还未说完万历便打断道:“跑步?”
“派去伺候杨公子的小太监确实是这么回禀的,说是杨公子一般先会绕着院子跑二十圈,然后再做三十个俯卧撑......”
“俯卧撑?”
王内侍为了表达的更加生动形象,他的双手往前一推一缩,“杨公子趴在地上,就这样把自己推起来,说是可以锻炼身体。”
万历觉得这小子从里到外都透着怪异,跟个道士云游五年不知都学了些什么,希望不是只有这些无关紧要的皮毛。
......
杨轩知道待在皇宫的日子长不了,万历再关照他也不会把皇宫让给他。五天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估计这事儿外界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了——神童被大明天子召见并留宿皇宫,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大新闻,神童杨轩将会更加出名。
第五日午饭后,消失了五天的王人妖再次驾临启华殿向杨轩传达皇帝口谕,内容很简单——万历要赶紧他滚蛋。
万历九年六月初,京师周边的水灾在顺天府和工部没日没夜的努力之下,京郊河道的三处决口终于全部堵上。这次水灾只殃及了城东郊的一些庄子,西郊和城内并未受灾。连续一个多月的雨使得运河的水位达到了历史新高,但河堤决口的个数却是历年最少,京师周边受灾的地域也被限制在了很小的范围内。这不得不说在修筑河堤这件事上工部做得很认真,很负责。
雨停了,太阳都照屁股了,京城的权贵,百姓又都开始了正常的生活,但有件事情却是在坊间流传甚广,众人议论纷纷。既前些日子传言大水进城的消息,事实证明这就是一条假的不能再假的谣言。后来很多人都出来作证,河堤决口涌出来的大水连京城最外面的城墙都没挨着,不光没挨着,还隔着好几里地呢。
消息传开后,百姓们全都愤怒至极,严肃要求官府惩恶谣言散布者。天子脚下散播这等损人的消息,害的大伙儿连家都不要的拼命往城外跑,结果到头来城内才是最安全的。这不是耍人玩吗?顺天府自是宣布将严密彻查谣言散布以及传播者,并在《顺天府府报》上刊登了举报嫌疑人有奖的公告。
除了抓造谣生事的人,其余似乎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至少对于外城的平民百姓来说是这样的。但内城的一些权贵却是有些不太安分,他们上书皇帝,称前几日出城逃难时在内城不可思议的被很多乱民围堵,马车被砸坏,钱财被洗劫,仆人被打伤,甚至不少主子也挂了彩。这些遭了难的权贵们希望皇帝能够彻查此事。
其实所谓的要求彻查就是将矛头指向了看守内城九门的御林军,更具体一点,就是要皇帝定御林军都统韩奇玉玩忽职守之罪。没有御林军的允许那些乱民怎么可能进入内城,乱民在抢砸作乱时,御林军都去哪儿了,为什么一个兵都没见着。
然而这些都不关杨轩的事,如今的他在侯府之中已是明星一样的存在。待遇高的令他觉的这是在做梦。丫鬟、婆子、小厮等下人们见了他俱是停下脚步低头弯腰恭声:三少爷好!
侯府的主子们,除了王夫人依旧对他不冷不热外,其余众人对他的好感度均大幅提升,至少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杨母见了杨轩直夸他是侯府的好孙儿,赵夫人拉着他的手称赞其遇事临危不惧,是个小小男子汉。甚至平日里几乎不怎么关心他的德老爹都把他叫到了南书房,虽然没有直接夸奖,只是告诫他要不骄不躁,切不可得意忘形,但从其说话的语气中还是能都够感受到杨思德对他还是很满意的。
至于小一辈的,杨欣、杨春、杨霖、杨蕙、杨羽跟杨轩的感情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得非常熟络,有事没事就往杨轩的屋子里跑,不是找他下棋,就是找他借书,或是邀请他出去玩,反正有着各种理由用来和他联络感情。
杨轩这边是美了,不过这可苦了大圆脸杨源,姐姐妹妹们都被那可恶的轩老三抢走了,他最喜欢的云如雪云妹妹也在前些日子随云姨妈启程回了金陵。不愿与杨轩同流合污的杨源自是有种孤家寡人的感觉,整日闷在屋里,若是难受了就会跑到王夫人或是杨母的怀抱里寻求安慰。
杨轩原先住的小院也被换了,是赵夫人亲力亲为的。自从那日王夫人被大水进城的消息吓得瘫过去后,她在杨母心中的地位便是一落千丈,管家之权自是顺理成章地转接到了表现更出色的赵夫人手中。
赵夫人知道杨轩喜欢安静,便在东北角挑了一处幽静房舍,有前庭后院,共十五间。有门通着北街,方便和朋友交往。往南,过一个角门,过夹道直通府内。当杨轩带着晴儿等丫鬟搬进去时,屋内早已被人打扫、布置干净,床褥、摆设也是一应俱全。
事后杨轩分析过,侯府众人态度的转变,多半是基于两件事情的发生,第一是那****成功的将众女眷送到了西郊的船上;第二是他受到了皇帝的召见并且还在皇宫留宿五日。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那侯府众人的态度跟着发生转变也就不奇怪了。
但不管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杨轩在承德侯府地位的提升却是实实在在的,和大圆脸杨源相比也是分毫不差。这一切的一切杨轩自是毫无顾忌的享受着,有便宜不赚那是王-八-蛋。
李举人依旧留在侯府中担任教书先生,那日从皇宫回到侯府的晚上,杨轩就登门拜访的李举人。二人在书房内待一个多时辰,相谈甚欢。
杨轩的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他在书房的学习进度也在不断刷新。蒙童书籍自学完成后,便在李举人的督促下开始了对四书五经的钻研。至于算数方面,杨轩觉得他才是李举人的老师,而这也让李举人更加坚信杨轩在算数上的天赋可以说是举世无双。
除了书房进学,杨轩的主要任务便是赚钱,其中写小说在他的商业计划中只是个小小的开头,曾经的他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有为青年,在职场混迹多年,各种赚钱的道道那是无师自通,更何况如今的他身处商业发展如此落后的古代,若是不大展手脚好好干一番事业真是对不起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春。
但很多事情不是想做就做得了的,十岁的年龄就是一道怎么都无法忽视的砍。而杨轩现阶段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老老实实吃饭、睡觉,然后等着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