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十五章茶楼三国起(中)
东升悦茶楼二楼“品”字号雅间,内部布置精美,墙壁上的字画均出自名家之手,有本朝的,也有前朝的。坐在里面,可隐隐听到楼下说书的声音。
许先生来到雅间内时,少东家正和一位三十多岁的白净中年男子一起闲聊、品茶。
“许叔来了。”东升悦茶楼的少东家姓林,名致远,今年十五岁,其父乃是前朝顺天府的秀才。但他自己却是无念书进学之心,参加了几次童生试均在意料中落榜。
许先生全名许中贯,和许致远的父亲年纪相当,却只混得了个童生的功名。如今年纪已大,也无心科举,便转行做了说书的先生,养家糊口。
但就算是童生,那也是功名。林致远尊称许先生一声许叔,也是合情合理。
许先生向少东家林致远行礼,见少东家并没有想要避开那位中年男子的意思,想着一本话本也不是什么秘密,便开口道:“少东家,刚才楼下来了一位姓杨的小友,他带来了一本话本想要卖给咱们茶楼,我看了很是不错,所以前来请少东家定夺。”
“哦?话本叫什么名字?”
“叫做《三国演义》”
一旁的白净中年男子听了书名,来了兴趣,“许老,这本《三国演义》莫非和历史上的三国有关?”
许先生笑道:“确是根据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所编写。”
中年男子眼前一亮,道:“哦?果真如此。”看向林志远,“贤弟,老哥我平生最爱东汉末年三国群雄,如今竟有人据此写出了演义故事,这可是老哥我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做成的事。”
林致远哈哈一笑。道:“金大哥谦虚了,你可是咱京城最大书籍出版社的东家,平生阅书无数,想写本关于三国时期的演义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白净的中年男子姓金,单名一个瑞字。是京城最大书籍出版社——金记书局的东家。
金瑞笑道:“林贤弟,不如把那位小友请上来如何,也好一睹为快,看看那本《三国演义》是否真如许老说的那般好。”
“金大哥真是爱书之人,好说。”林致远笑道,“许叔,那就麻烦你再跑一趟,将那位小友请上来吧。”
许先生笑道:“少东家客气了,我这就去请。”
......
在一楼雅间内,何奎见许先生离开许久还没回来,便有点沉不住气了。他之前见许先生独自一人出了雅间,便进了雅间寻杨轩。
“少爷,这笔生意不会黄了吧?”何奎压低声音问道。他虽然对自己的少爷很有信心,今天上午刚做成了一笔买卖。但毕竟还是年少阅历浅,年轻人沉不住气。
杨轩依旧品着茶,笑了笑,道:“没事,这家不行换一家茶楼便是。北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茶楼。”
杨轩这话说的倒也没错。京城达官贵人,王侯勋贵多如牛毛,平日里最喜欢去的地方,无非两处:青楼和茶楼。故这两处在京城的数量也就之比之酒楼客栈少些而已。
何奎一听便安心下来,他觉得自己的这位小主子真的不像十岁少年,说话做事滴水不漏,少年老成。
......
跟随许先生上了二楼,杨轩进了雅间,何奎留在了门外候着。
桃花木的圆桌处,两名男子正品茶闲聊,看着好不快活。
杨轩看清了两人的容貌,一位是十四五岁的青年富贵公子,儒衫华服。另一位是三十多岁的白净男子,身上有股淡然的书卷气。
“杨小友可是有本叫做《三国演义》的话本要卖?”金瑞倒是先开了口。
杨轩微笑道:“正是。”随即将书交给了一旁的许先生,许先生交给了中年男子金瑞。
“林贤弟,在下就先睹为快了。”金瑞告罪一声,便读了起来。
林致远摇头一笑,他的这位金大哥真是嗜书如命,但却和他一样无心科举正道。这也正是二人能够一起谈天说地,成为忘年之交的原因。
金瑞的反应和之前许先生看书时几乎一般无二,起初也是对那奇怪的字感到好奇,但随着故事内容的深入,之前的好奇之心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好书!当真是好书!”金瑞拍着大腿叫着好。
看金瑞激动的神情,林致远也被勾起了兴趣,却没打扰金瑞看书,转头看着杨轩笑道:“杨小友,看你的年纪应该比我小上几岁,却能写出令金老板都拍手叫好的话本出来,小友大才!”
杨轩拱拱手,谦虚道:“在下平日里喜欢看些杂书怪谈,时间久了便起了自己动手写的心思。”
“杨小友谦虚,想这世人千千万,能留一两句文字于世的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金瑞笑道。话本并不长,而且杨轩也没有写完,少顷便可大致浏览一遍。
金瑞将书递给了林致远,而林致远只是扫了几眼便合上了话本。他对金瑞的欣赏水平是很有信心的。既然都拍手叫好了,这话本定是差不了。
林致远微笑道:“杨小友,你可看到右边墙上挂的这幅山水画,它是前元大画家晖泰的大作。是我上个月从一位书画藏家手中花了十两银子买来的,今日这本《三国演义》,我出十五两银子收了,如何?”
晖泰、画家、大作这些杨轩一概不清,但他知道十五两银子却是在坑他。
一幅前朝大画家的画只卖十两银子,才一万人-民-币?欺负他没见过世面吧,后世随便一副古籍字画就价值千万上亿。
这位少东家做人不地道。做生意,不管顾客是老人、小孩,都要以诚信为本,这样才能通达天下,成就品牌辉煌。这位少东家明显欺负他年纪小,故意压价。
杨轩便没了兴趣和这个十四岁的少年讨价还价。对方的商业技能等级明显还处于低段位。摇摇头道:“十五两不可能,若是这样我就不卖了。”
林致远微微一笑,说道:“也行,做生意讲究你情我愿。”便将话本还给了杨轩。
杨轩喝了一口茶,将话本收到怀里,淡淡道:“告辞”转身就走。
林致远有些愕然,这家伙也太直接了,太干脆了。
一旁的许先生见生意不成,心里叹了口气,这本《三国演义》绝对值得购买,不过少东家给的价确实有点太低了,但杨小友也太直接了,做生意一般不都得讨价还价几个回合才能成嘛。
“且慢。”就在杨轩拉开雅间的木门时,金瑞金老板突然开口喊住了杨轩,“杨小友,且慢,再商量商量。”说着,看向林致远,“林贤弟,不介意我截胡吧?”
林致远对这话本的兴趣本就没有金瑞那么大,见金瑞想要,便起了成全之意,“金大哥要是有意,尽管开价,做生意讲究公平竞争。”
杨轩转身看着金瑞,道:“金先生想买?可也是用作说书?”他进入雅间后只知道林致远旁边的白净中年男子姓金。
金瑞呵呵笑道:“在下有个书馆。”
杨轩眼皮一跳,这家伙不会是想把这本《三国演义》印册成书吧,道:“金老板买我这话本可是想要刊印出来去卖?”
金瑞赞到:“在下买来确实是打算刊印成册。小友的这本《三国演义》真是精彩至极,出书后绝对可以大卖!”
大卖是一定的,但杨轩此时若真的将话本卖给金瑞,他就该大哭了。
这本《三国演义》只是精简后的话本,而且还没写完,总共不到五万字。在他的计划中,将来刊印成书的《三国演义》可是奔着原著八十万字去的,分个一、二、三、四......册分开卖。岂不赚翻!
况且杨轩也不会做一锤子买卖直接将《三国演义》卖出去,将来和出版社分红才是正道。
“金老板,对不起了。我不卖。”
雅间内除了杨轩,剩余三人均是一脸愕然,外加疑惑。这小友真是来卖书的?
金瑞苦笑道:“杨小友,先别急的拒绝,在下还没说价格呢。”
杨轩心中已经决定不会将这话本卖给金瑞,便随意道:“金老板打算出多少?”
只见金瑞右手伸出四根手指,“四十两。”
“呵…”林致远和许先生都吓了一跳,这价格也太高了吧?
“不卖。”一个不合常理的声音。
林致远一脸的诧异,随即有些怒意:“杨小友来此可是真心诚意要卖书?”
“当然。”
“那你说,多少钱合适?”林致远厉声道。
杨轩喝了口茶,缓缓道:“若是少东家买,五十两银子成交。但只得用在茶楼说书,不得再卖与他人。若是金老板买来用作出书再卖,至少得这个数。”说着抬起双手十指全部张开。
金瑞倒吸一口气,“一百两!这也太高了。”
杨轩却是摇摇头,淡淡道:“不是一百两,是一万两。”
“啪!”林致远狠狠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愤怒道:“你这根本就是来捣乱的!”
杨轩一脸淡然,坐着喝茶。
金瑞此时却是冷静下来,神情严肃,认真道:“杨小友可否解释一二?”
嗯,这金老板可比那毛头小子少东家稳重多了。杨轩见金瑞一脸的诚意,便解释道:“金老板有所不知,今日在下带来的这本《三国演义》只是个残次品。”
“残次品?何意?”金瑞很诧异。
“这个话本只是在下所写《三国演义》原著的精简版本,专门用作说书。若是被金老板拿去刊印成册岂不是亏了。”杨轩微笑道,“况且今日这个话本并未写完,还不及全书的一半。”
众人听了一阵愕然,敢情这小子不卖书还是为了金老板着想。
金瑞一脸苦笑,道:“这么说来,今日的这个话本只能用来说书?”
杨轩点头,“若是金老板真心有意将《三国演义》刊印成册,可等日后在下将完整版整理出来,在下敢保证,定比今日这话本还要精彩数倍。”
众人俱是一惊,金瑞惊喜道:“杨小友此话当真?”
“当真。”既然有个现成的书馆老板求着要他的书,杨轩何乐而不为呢。
金瑞有了杨轩的承诺,想着《三国演义》终是能刊印成册,便也不再强求眼前的话本。随即想到今后还会和这小友合作,今日不如帮他一把也好为日后的合作增加些筹码。
他看向林致远,笑道:“林贤弟,既然杨小友只愿将话本卖与你,贤弟不如就收了吧。”
林致远看着金瑞,一脸的苦笑,自己的这位大哥是在花他的钱在别处做人情呢。哎,也罢,一本话本而已,若是买来能来对金大哥有所帮助的话也是值了。他却不想买了话本对自家的茶楼会有多大的帮助。
“杨小友,最多四十两银子。”林致远直接开价。
杨轩看着二人的眉来眼去,就大概知道了怎么一回事。既然林致远想拍金瑞的马屁,自然不会在乎再多出十两银子。眼眸一转便有了主意。
“二位,若是信得过在下,可否让在下登台说上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