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曹魏 / 42.谁是三国武将第一?

42.谁是三国武将第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史料的搜集与鉴定,我终于下决心写这篇文章了,由于这是包括在《蜀汉英豪》和《汉末曹魏》这两本书之间的一篇文章,在构思之前我也陷入了纠结之中。三国之中的人物在后世的流传(比如唐朝之《传奇》、宋元之话本、明清之文学)中渐渐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就连《三国志》都有记载上的偏颇。
  在初中的时候,曾经有一节历史课是辨认三国人物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这应该是最接近这篇文章立意的。但是三国人物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已经区分,那么很容易就可以辨认出哪是文学,哪是历史。
  可是在此基础上面,另一个问题产生了:在众多的三国武将之中,谁是三国武将第一?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很好解释的,只是他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过程之中产生的人物转换,以及民间所神化的那些诸如“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样形式的俗语,真的很复杂,不过经过现在的史料查找,我们大致可以了解谁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再将文学以及评书之中的人物形象掺加进去,避免读者朋友们的思维混乱。与其说文学可以增补记载的不足,倒不如说文学在大多数时候会造成片面的思维。
  我们先来看一下,每个时期对三国时代作出的判断,当然这个判断依据的还是从董卓进京到三分归一这九十年的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下面即是整个“三国武将第一”的发展过程详述:
  第一个时期是从东汉末年到隋唐时代。这一个时期可以说是英雄辈出,718年的时间内,包括了第一帝国时代的中后期和第二帝国时代的前中期。这一时期的“三国武将第一”是吕布,当然这也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儒家思想还未形成真正的固态形式(暂定名为“成熟形式”),所以生活在东汉末年的人们,他们的信仰次序是法家第一、道家第二、儒家第三。但是到了三国那六十年(虽然最后十七年变成了两国时代,但是吴国还是保持着这种信仰次序)之中,他们的信仰次序发生了变化,因为儒家思想非常有利于治国,所以信仰变成了法家第一、儒家第二、道家第三。这也就是为什么易中天先生将这个时代称为“庶族法家时代”。
  当然总是会有曲折存在,到了两晋时期,出现了士族治国的局面。有吃香的士族,就有不吃香的士族,所以两晋的信仰分成了两半:下层士族的信仰次序变成了道教(注意,这里的称谓变了)第一、儒家第二、法家第三;上层士族的信仰变成了儒家第一、道教第二、法家第三。
  为什么这样排列呢?因为士族都是读书人出身,所以吃香的士族可以治理国家,不吃香的士族只能“啸聚山林”(这个“啸”是魏晋名士的一种独特的风味,不是拉山头),像王羲之、王献之等人。
  无论是上层士族还是下层士族,他们都不会忽略道教,所以他们学会了“服用丹药”,丹药有好多种,最常见的就是“五石散”,吃了以后浑身发热,不过也有很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用“千克”的字母表示形式来缩写)。
  隋朝结束了乱世,可是在隋朝灭亡和唐朝建立之间有一段乱世,这一段乱世造就了不少的英雄豪杰。唐朝自诩为老子李耳的后代,所以道家(这个时候已经不常炼丹了)第一、儒家第二。法家已经被融入到了儒家的思想之内。因此,“三国武将第一”原封不动的还是吕布。
  唐朝灭亡之后,推翻“吕布是三国最强武将”的转机到来了。因为宋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士大夫的信仰必须尊重。士大夫都是熟读儒家经典才考上的进士,所以宋朝以“儒家思想”为经、以“崇文抑武”为纬,将吕布这个“三姓家奴”赶下了第一的神坛。
  宋元时期对“谁是三国第一”有新的解释,他们认为张飞才是“三国武将第一”,因为张飞至死都追随刘备,关羽虽然武功也很高,但是大意失荆州不免有些“未忠君主之事”的色彩,所以他们将张飞树立为楷模。
  赵云和马超为什么不能称为“三国第一”?这个原因起源于宋朝的“官本位”思想,现在我们口中所说的“新郎官”等一系列“官词”,都是从宋朝起源的。宋朝人只要是读书的,无不盼望当大官,因为这样做可以光宗耀祖。赵云和马超由于在三国时代没有受到重用,在宋朝人眼中是排不上第一的。
  元朝灭亡,明清更迭,明朝的思想还是很开放的,所以小说等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在那个时候大多出现了。本着正统主义(崇刘抑曹)的思维,罗贯中写就了《三国演义》,终于将“尊刘”和“谤曹”思想树立起来了。
  和宋元一样,明清还是标榜张飞为“三国武将第一”,因为张飞的忠君思想非常有利于明清的统治,尤其是清朝,标榜得更为厉害。不过明清时代也有转机,他们心中最强武将不仅有张飞,还有关羽和赵云。
  赵云是一个在小说中非常传奇的人物,他所代表的忠义丝毫不亚于张飞,只是宋元相比于明清更在意官职高低罢了。至于关羽,他的形象可以说被小说填充的比较丰满,因此在清朝时期,对关羽和张飞的崇拜仍然占大多数。
  明清时期英雄呈现通俗化或者说是文学化的特点,有的尊张飞为第一,有的尊赵云为第一,还有的尊关羽为第一。举一个例子,在王聪儿起义的后期,为了塑造白莲教永远不败的形象,白莲教之中出现了一位号称“猛张飞”的将官和一位号称“活关公”的将官。由此可见,清朝时期,对于张飞和关羽的崇拜已经在民间形成了规模。
  当然,之所以尊重赵云还有一点,就是小说和评书中的赵云的确很强,从发展脉络来看,赵云变得越来越强!由于从隋唐开始的《传奇》系列的编写、宋元的话本创作,再加上明清的一些小说的出台,导致了现在“谁是三国第一”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非常的开放。
  在现代,对三国武将第一的认识呈现多向的思维,因人而异,对于这种情况,各位自己去体会。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自己的三国中的武将最强者,正如一千个读者的脑海中可能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国之中的谋士第一我们很容易就达成共识,但是对于“三国武将最强”这个问题的答案,很不确定,毕竟评书和小说中都会神化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因此在这里不做硬性规定,各位喜欢或者崇拜哪位武将,尽可以称其为最强。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