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半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一路上嬴雪一直缠着楚枫给他讲楚地的风光美景,而蒙昊则是一直在低头思考着什么,偶尔抬头看看打闹的二人,然后微微一笑继续低头沉思。
转眼之间,帝都的大门遥遥可见。他们一行人决定在最近的驿站休整一晚,梳妆一番。
“贤弟,自从你上次一语道破天下百姓苦楚,我便一直在思考应对之策。一路上我苦思冥想,得到了几条对策,不如你我商讨商讨。姑且不管是哪个封国的百姓,归根结底都是帝君的子民。还望贤弟抛开质子之怨,为天下百姓着想。”终于,在吃完晚饭后,蒙昊找到了正在赏月的楚枫,说出了心里话。
“哎!我这兄长,为了天下百姓,半个月来,茶饭不思。只怕我今日不说道说道,他会积郁成疾。”楚枫一边想着,一边转头对着蒙昊说道:
“愿闻其详。”
“首先,作物欠收并不是百姓之过错,而是没有因地制宜的种植。其次,地方官吏私收赋税,谎报实情。所以我认为首先得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整顿农耕,由帝都派人实地查访,确定何地该种植何种作物,然后下令种作。同时,由一些安良之臣微服私访,以探查地方官员贪腐之罪证,查证后可就地查办。与此同时,帝都应该加紧人才的招收。不求本领高强,只求爱民如子。不知此三条意见贤弟有何高见?”蒙昊说完后一脸期待得望着楚枫。
“蒙兄啊!你的这些办法固然可解燃眉之急,可却不是长久之计,难道帝都每年都要派善耕之人去往各地寻访吗?不同人擅长不同作物种植,那么多地方,那么多作物,要多少人手才足够呢?近处好说,远的地方等到官吏到达,便已然到了收割之时,如何寻访?寻访需要时间,何时才能完结?小弟认为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把土地交到百姓手中。一则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必然会更加精心得去打理;二则对于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的百姓来说,他们更明白在合适的时间种植合适的作物能取得最好的收成。其次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士农工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几种职业。或许有些人天生不适合耕种,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将土地卖掉,以足够的资金来选择他们合适的职业,当然不同的职业得定以不同的税收标准。再者,统一物价。各地物价原本由地方官吏制定,自然免不了有些人中饱私囊。由帝君制定物价,一则可避免地方官吏从中渔利;二则可促进商业发展。最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原本的度量标准由各地官吏自己制定,多少不一,难以管理。货币各处不同,收上来的税收不一,难以统计,更谈不上合理运用。统一货币,一则方便各地流通;二则方便掌管财务的大臣统计、分配。哦,还有就是统一税收,把各地税收统一成货币缴纳上来,根据不同的地域制定不同的税收标准。至于官员的任免,我想蒙兄比我更有经验吧!”楚枫一边摆弄着栏杆上掉落的枫叶,一边缓缓得给蒙昊讲着。
马上就要到家了,虽然飞鹰实验出了点问题,她还没有去到想去的地方就落了下来,但是离家大半个月的嬴雪想到马上就能回家依然是激动的睡不着觉。
在翻来覆去好久都无法入眠之后,她穿上了衣服便想着出去赏赏月、散散心。谁知她刚一出门就看见蒙昊和楚枫交谈着些什么。出于好奇,她便偷偷摸了过去,在离二人不远处躲了起来。楚枫对蒙昊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被她听了去。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按道理说一个高高在上的王子并不会知道最下层官吏的所作所为。可他为何又如此清楚?皇兄们虽然都有可能继承父亲的帝位,可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去真正关心百姓的生死。他也是一个王子,虽然是楚地的。按常理来说,他也应该和皇子们一样,不会去管那些百姓的死活,可他为何如此为百姓着想?还有他对如何解决百姓民不聊生的看法如此独树一帜。这些真的都是他想出来的吗?”嬴雪此时满脑子都是疑问。
“出来吧!九公主。你在那里站了半天,不累吗?”就在嬴雪胡思乱想的时候,楚枫的声音传入了她的耳中。
不知何时蒙昊已经离开,而楚枫也已经坐在了庭中的石桌旁,一边悠闲的喝着不知何时沏好的茶水,一边抬头望着当空的圆月。刚才在他手中把玩的枫叶静静得放在石桌的一角。
“什么?他早就发现我了?我明明是悄悄地摸过来的,平时连非常厉害的六皇兄都不会发现的啊。”嬴雪心里不安的想着,虽然这样想,但是她还是轻轻地走到了石桌旁,坐在了楚枫的侧身空位上。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了。
“嘘!先尝尝寻常百姓家的粗茶,九公主的问题稍后我会一一为你解答。”嬴雪刚刚坐定,准备开口询问。可就在她提问的前一刻,楚枫的话却抢先堵住了她的问题。随即,楚枫把一杯泡好的茶水放在了她的面前。
听了楚枫的话后,嬴雪默默地端起了茶水,轻轻地抿了一口,紧接着她便把一口茶水全都喷在了地上。
“这是茶吗?为何如此之苦?”嬴雪没敢言明,只是偷偷的看了楚枫一眼。
楚枫看到嬴雪的反应,微微一笑,然后端起手旁的茶水,一饮而尽。随后,好似喃喃自语地说道:
“帝王之苦,在于身;官吏之苦,在于意,而百姓之苦,则在于心啊!”
嬴雪不明白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这句话一定有些极其重要的含义。但她又不愿问出个所以然,她知道若他想说的话,一定会告诉她。于是二人就静静地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