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430章 魏州失守

第430章 魏州失守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光弼觉得不能贸然进攻。
  
      虽然我们已经在周围部署好了兵力,但是史思明的部队在外围。
  
      万一正在和他们酣战的时候、史思明派人来偷袭,绝对会输的一败涂地。
  
      鲁炅却认为应该趁热打铁,一举端了安庆绪的老窝儿。
  
      “史思明现在只是处于观望状态,我们应该趁着他还没回过劲儿来、把邺城攻下来。”鲁炅说,左右开工、对着空气挥了一通拳,“现在城中粮食匮乏,正式进攻的最佳时机。”
  
      王思礼也不赞同他的观点:“从中确实粮食匮乏,但是困兽凶猛,不如以逸待劳,坐看困兽之斗。”
  
      季广琛赞同王思礼的看法:“现在贸然出兵,史思明必定派人断咱们的后路,到时候背腹受敌,邺城还攻不下,岂不是得不偿失?”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看着他们争辩,无奈地叹了口气;我知道邺城之战要打上很久,而且,“我”也会在攻打邺城的时候挂掉。
  
      不设置总指挥,正是邺城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
  
      李光弼做事沉稳,所以主张静观其变;鲁炅这家伙做事毛躁,当然希望速战速决。
  
      王思礼和季广琛一直非常钦佩李光弼,自然是和他站在一起的。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进攻。
  
      史思明这个人就精通多国语言,又有多年的作战经验;一般的小计策对他肯定没什么效果,他肯定不会上当。
  
      现在安庆绪确实没什么粮食,但是他们占据有利地形、还有外援,强攻怎么看也有很大的风险。
  
      最好的办法是,派其他人迂回出去、把史思明的队伍控制起来,到时候攻打邺城,胜率能提高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他们正吵得面红耳赤,这关口上我如果提出撤退,别的不说,肯定会被他们的唾沫星子淹死的。
  
      正巧,这时段秀实来给我送物资补给。
  
      我从怀州出来奔赴战场的时候,就跟李亨申请、让段秀实担任怀州长史、知留后事。
  
      那九个老头儿觉得邺城之战可以速战速决,基本上都没有准备物资补给。
  
      所以就让段秀实每次来得时候,顺带把他们的一块儿带来了。
  
      这一顺带,就多了数十倍的粮食,段秀实每次来都得骂我一顿。
  
      这次正好赶上节度使们争论不休,他又开始破口大骂。
  
      “为今之计,必须速战速决!”段秀实说,气不可遏,“你们再这么吵下去,就是在延误战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可是!”我开口阻止,“史思明坐山观虎斗,是我们和安庆绪拼个两败俱伤,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李公你就是太过于怯懦!”我毫无疑问地又被段秀实骂了,“我方兵力略多于他方,而且兵力强劲。他史思明虽然在外围,到时候我们奇袭,他想要援救也来不及!”
  
      我无fuck可说。
  
      崔光远看了我一眼,默默的走开了。
  
      普天之下,能被自己的副将当着其他节度使的面儿骂成这样的,估计就只有我了。
  
      在李光弼、王思礼和季广琛三个人的坚决反对以及我和郭子仪中立的情况之下,强攻的办法最终没能实行;他们四个带的兵加上我的,占了全部兵力的百分之五十五左右。
  
      崔光远基本算是弃权了,他提出先把周围的郡县攻克下,以方便物资运输。
  
      于是,他率兵攻打魏州,七天之内就拿下了。
  
      十七日,朝廷任命前兵部侍郎萧华为魏州防御使。
  
      但是这时,史思明已经把军队分为了三路;一路出邢州、州,一路出冀州、贝州,一路从洹水县进军魏州。
  
      没等我们出手,他们就先行动起来了。
  
      前两路是邺城后面及周围的郡县,现在如果想要包围他们的话,就必须先把这几个郡县攻克下来。
  
      第三路兵线则是直接奔着魏州去了,我传信给崔光远,让他多加防备。
  
      他不以为然,回复我说,以史思明狡诈的性格,不可能会红打一座弃城。
  
      我又给他去了一封信,他没有给我回信,我不知道他看到了还是没看到。
  
      郭子仪也觉得我是多心了,史思明如果真的看重魏州的话,就不会只派那么少的兵驻守了。
  
      无论我说什么他们都不信,我就差把我是穿越的事儿说出来了。
  
      鲁炅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跟李光弼那个契丹奴越来越像了;这家伙,背地里就爱给人起外号。
  
      王思礼和高仙芝一样,也是高句丽的人,他没事就在背后说人家是高句丽奴。
  
      我无奈,只得妥协。
  
      郭子仪上奏李亨请求让崔光远代替萧华;十二月初五,李亨下敕书命崔光远兼领魏州刺史。
  
      敕书刚刚到魏州,史思明就带重兵、大举进攻。
  
      他乘崔光远初到魏州、对周围的地形都不太熟悉,仗着自己对周围门儿清,率兵大举进攻。
  
      崔光远派部将李处去迎战。
  
      李处是正宗的南方人,他对北方的丘陵地形完全不了解。
  
      史思明故意引诱他到山谷之中,乱石铺天盖地而来。
  
      唐军直接被打蒙了,气势大衰;叛军见状,兵势强盛。
  
      李处连战失利,带兵退回城中,准备商量新的作战方案。
  
      叛兵追到城下,扬言说:“李处召我们前来,说要把魏州拱手相让,你们为什么还不出来呢!?”
  
      崔光远一听,差点儿被气得吐血,完全没注意到这是叛军的离间之计;其实也能理解,李亨多次下敕书让我们尽快攻打邺城。
  
      全国最牛掰的将领们全在这儿,邺城却久攻不下,他不上火才有鬼嘞!
  
      攻打魏州之前,我就看到他嘴边儿长了很多泡。
  
      崔光远这个关口上听到李处要把辛苦攻打来的魏州拱手相让,说什么都要杀了这个卖国贼;他不听左右人的劝告,把李处腰斩处死。
  
      李处是一员猛将,他作战勇敢,深得军心;他含冤而死后,军心涣散,溃不成军。
  
      崔光远一看,知道自己肯定是守不住了;于是弃城,带着将士们逃回汴州。
  
      十一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陷魏州;三万多无辜群众来不及逃跑,被他尽数杀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