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435章 宁国和亲

第435章 宁国和亲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眼看着要步入正轨,史思明反叛了。
  
      最开始的时候,史思明是平卢军使乌知义麾下的一名将领,乌知义也对史思明很友好。
  
      乌知义的儿子乌承恩为信都太守,举郡投降了史思明,史思明念及旧恩而保全了他。
  
      等到安庆绪兵败逃回河北,乌承恩即劝史思明归顺了朝廷。
  
      李光弼认为史思明终究还会反叛,必须得斩草除根;而乌承恩是史思明的亲信,所以就让他暗中谋算史思明。
  
      李光弼又劝肃宗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赏赐阿史那承庆铁券,让他俩合伙消灭史思明。
  
      乌承恩多次用自己的私财招募家兵,为了掩人耳目,还打扮成妇人,暗中到其他将领的营中诱说士卒。
  
      诸将把此事报告了史思明。
  
      史思明怀疑事不确凿,没有追查。
  
      这时乌承恩入京师,李亨就派宦官和他一起前往范阳去慰问史思明。
  
      乌承恩宣布了皇上的圣旨后,史思明就留乌承恩住在府中的馆舍。
  
      史思明在用帷帐把那个房间床遮了起来,暗中派两个人埋伏在床下。
  
      乌承恩的小儿子在范阳,史思明就让他去看望自己的父亲。
  
      半夜,乌承恩悄悄地对他的儿子说:“我是受皇帝的命令来除掉史思明这个逆贼的,陛下答应事成之后任命我为节度使。”
  
      这时伏在床下的二人大呼而出,把乌承恩抓了起来。
  
      史思明随即赶来,派人搜查他的行装袋囊,得到了铁券和李光弼的公文。
  
      公文说:“如果阿史那承庆能够成事,就付给铁券,否则不要付给他。”
  
      除了公文和铁券之外,还搜得了一本数百张纸的簿书,上面都是先前跟随史思明谋反的将士名单。
  
      史思明责骂乌承恩:“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竟会干这种事!”
  
      乌承恩赶忙谢罪:“我真是罪该万死,这都是出于李光弼的计谋。”
  
      史思明就召集将士官吏和百姓,向大明宫的方向大哭:“我率领十三万人归顺了朝廷,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但却要杀死我!”
  
      然后用棍子打死了乌承恩父子,被株连而死的有二百余人,乌承恩的弟弟乌承玼因为逃走得以免死。
  
      史思明囚禁了宦官,并把此事表上给朝廷。
  
      李亨害怕史思明会反叛,立刻派宦官服软:“这不是朝廷与李光弼的意图,都是乌承恩一人干的,杀了他是罪有应得。”
  
      但史思明原本就是诈降,这些都是他找的借口。
  
      他估计没想到李亨怕他反叛,居然会服软。
  
      这时御史台、中央省与门下省三司处置投敌官吏罪状的文书传到范阳。
  
      史思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对诸将说:“陈希烈等人都是朝廷的大臣,上皇弃他们不顾、自己逃向蜀中避难;他们为了活下去才投奔了安禄山。”
  
      “但是,连他们都难逃一死,更何况我们都是本来跟随安禄山反叛的人!”
  
      “如果我们再这样下去,只能坐以待毙。”史思明说,“为今之计,还不如依靠安禄山。”
  
      诸位将领赞同他的观点,想了一个借口,让史思明上表让朝廷杀掉李光弼。
  
      史思明答应,于是命令判官耿仁智与幕僚张不矜作表书说:“陛下如果不杀掉李光弼,我就亲自率兵往太原杀死他。”
  
      张不矜起草表书让史思明过目后,将要入函封缄时,耿仁智把上面的话全部删去。
  
      抄写表书的人把此事报告了史思明,史思明命令把二人抓起来杀掉。
  
      耿仁智由于久任史思明的部下,史思明爱怜他,想要免他一死,于是就把他召进来说:“我重用你快三十年了,现在的事绝不是我负于你。”
  
      耿仁智大声说:“人生总有一死,如果为忠义而死,是死得其所。现在再跟随你而反叛,不过是苟延残喘,真不如立刻就死掉为好!”
  
      史思明听后大怒,就用乱棍打死了他。
  
      乌承玼逃奔太原后,李光弼上表请求封他为昌化郡王,李亨还任命为石岭军使。
  
      七月十六日,御史中丞第五琦建议,铸以一当十的大钱,名为“乾元重宝”,它与开元通宝一起在唐朝流通。
  
      七月十七日,唐朝册封回纥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并把李亨的小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他为妻。
  
      宁国公主是唐朝出了名的美女+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四书五经无一不会;她比她哥李俶还才华横溢,简直就是“国宝”。
  
      回纥可汗有多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儿子叶护都已经二十一了;他的年纪就算比李亨小,也小不到哪里去。
  
      而宁国公主现在只有十六岁,正值花季,嫁给他儿子还差不多。
  
      但是和亲从来都是为了巩固政权,当然要和目前的领导者结亲。
  
      李亨任命殿中监汉中王李瑀为册礼使,右司郎中李巽为副使,并命令左仆射裴冕负责把宁国公主送到边疆上。
  
      十八日,肃宗又任命司勋员外郎鲜于叔明为册礼副使;鲜于叔明是鲜于仲通的弟弟,不过他比他哥强多了。
  
      七月二十四日,李亨亲自送宁国公主去边疆,到了咸阳,公主告辞说:“阿爷,您莫要送了,女儿就此别过。”
  
      李亨当时就哭了:“你莫要怪阿爷,阿爷也是没有办法……”
  
      “女儿懂的。”宁国公主冲李亨拜了拜,“为了国家,死而无恨。”
  
      然后和李亨诀别,在李瑀、李巽和裴冕的陪同下进入了回纥疆域。
  
      李亨在边界线上痛哭流涕,宁国公主是他最疼爱的女儿,但凡是个当爹的,就不忍心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快五十岁的糟老头子。
  
      但是回纥确实为安史之乱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答应跟他们和亲,自然不能说话不算数。
  
      李瑀等人到了回纥的牙账,回纥可汗身着红褐色的袍子,头戴胡帽;他坐在帐中的床上,戒备森严,让李瑀等人直接站在牙帐外面。
  
      李瑀不拜而立,可汗说:“我与你们的皇帝天可汗都是国家的君主,君与臣有礼节,你们为何不下拜?”
  
      李瑀与鲜于叔明本来站门口就一肚子气:“过去我们唐朝与其他的国家通婚,都是以宗室女为公主。现在我们的天子因为可汗有战功,所以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可汗为妻。恩重礼厚,不知可汗为什么要以女婿的身份而傲视岳丈,坐于床上接受册命!”
  
      可汗听后,立刻改变了态度,起来接受册命。
  
      第二天,又立宁国公主为可敦,举国庆贺。
  
      【本章节首发.爱.有.声.小说网,请记住网址(Www.Aiyousheng.Com)】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