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盛世:长安城下 / 第422章 河东平定

第422章 河东平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安禄山死了的消息传到李亨耳朵里的时候,我才知道李白成了李璘的幕府之宾。
  
      永王数次给他下达聘书,他也犹豫了好久,终于还是决定加入。
  
      正月二十八的时候,派人潜入河东,与陷于叛军的唐官吏联络,等待官军至后作为内应,准备平定河东。
  
      他认为河东郡位于洛阳和长安之间,扼叛军要冲,得河东就可收复两京。
  
      当时安禄山大将崔乾佑守在河东。
  
      郭子仪已经提前陷于叛军的唐官吏联络,官军到了之后对方作为内应。
  
      他遂率兵从洛交向河东进发,又分兵攻取冯翊。
  
      二月十一日,河东司户韩旻等翻河东城以迎官军,杀叛军近千人,叛军大将崔乾佑翻墙逃跑才不至于被杀死。
  
      崔乾佑逃跑之后,又从城北调兵来攻城,并阻击官军,被郭子仪击败。
  
      崔乾佑败退,郭子仪帅兵追击,杀四千人,俘虏五千人。
  
      崔乾佑逃到了安邑,安邑人开城门使进;刚进一半,安邑人突然闭门击之,已进者皆被消灭。
  
      他还没来得及入城,就赶忙逃往迳岭;河东遂平。
  
      这是河北沦陷之后的第一场胜战,李亨觉得非常高兴;他准备一鼓作气、北上平定叛乱。
  
      于是他就跟对李泌商量:“广平王为元帅已经过了一个年头,现在想命令建宁王专管征讨叛军的军事。”
  
      “但是我又恐怕大权分散,要不立广平王为太子如何?”
  
      李泌回答:“我早已说过,现在战事急迫,形势紧张,必须立刻处理;至于立太子这一类的家事,应当之后再说。
  
      “不然,后代的人怎么看待陛下灵武即帝位的用意呢?”
  
      “我怀疑是有人想要挑拨我与广平王的关系,我敢说,把此事告诉广平王,广平王也必定不敢接受。”
  
      李泌出宫后就把此事告诉了广平王李俶,李俶立刻:“这是先生深知我的心意,并想从侧面促成美事。”
  
      立刻入宫,坚持推辞不受说:“陛下即帝位后还没有来得及行早晚看望上皇的礼节,我怎么敢于当太子呢!愿能等待上皇还宫,这是我的荣幸。”
  
      李亨很高兴,赏赐并慰勉了广平王。
  
      二月十日,李亨到了凤翔,他集结诸道兵于凤翔,准备收复长安。
  
      看到李亨亲自来了,数日内,陇右、河西、安西及西域诸国之兵都来了;江淮庸调也到了洋中、汉中。
  
      李亨从散关给成都的玄宗写信联络,信使在驿站之间络绎不绝;长安人听说李亨到了附近,都纷纷从城中逃出归顺唐军。
  
      各路军队已集,李泌请派安西及西域兵进军东北,从归州、檀州南攻范阳。
  
      李亨急功近利,认为应该以强兵直捣叛军腹心;率领军队至东北数千里、先攻取范阳,乃是舍近求远。
  
      李泌觉得那样太冒险了,进言说:“如果现在以所有的兵力收复两京,虽能攻下,然而叛军一定会东山再起,我军又将陷于危急境地。”
  
      “现在我们的精兵主要是西北边镇和西域诸胡的军队,性耐寒而畏暑,如果利用其士气,进攻叛军疲劳之师,一定能够攻克。”
  
      “而现在两京已到春天,叛军收其残兵,逃归范阳老巢,关东暑热,官军忍受不了,一定要回西北;这时叛军休兵秣马,将会卷土重来。”
  
      “那样势必就会征战不休,不如先用西北之兵攻取叛军巢穴,其退路已断,然后再彻底消灭之。”
  
      李亨还是不愿意那么干,他说:“我急于收复两京,迎接上皇,不能再等了。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的军马在武功郡,兵马使郭英乂的军队在武功东原,王难得的军队在西原。”
  
      “他们已经形成包围之势,我们必定会胜利。”
  
      于是,李亨一意孤行、准备迎击叛军。
  
      结果,还没来得及去,武功失守。
  
      二月十九日,安守忠率领人马攻打武功,郭英乂战败,中箭而逃;王难得见死不救,也败退。
  
      王思礼遂退军扶风,叛军游至大和关,距离凤翔只有五十里啊距离;唐军大惊,李亨立刻下令戒严。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儿。
  
      李辅国和张良娣合伙陷害建宁王李倓,李亨听信谗言,赐他自杀。
  
      张良娣现在正得李亨的宠爱,但凡宠妃都是有野心的,她想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势必要消弱他才皇子的力量。
  
      李辅国本是宦官中的飞龙小儿,粗通文墨;李亨还是太子的时候,李辅国就在他身边侍奉。
  
      是跟了李亨大半辈子的老臣所以深受他的信任。
  
      李辅国外表恭顺谨慎、寡言少语,而内心却狡诈阴险;看见张良娣受到肃宗的宠爱,就暗中依附张良娣,与她内外勾结。
  
      建宁王李倓多次在肃宗面前揭发二人的罪恶,二人就在肃宗面前进谗言说:“建宁王因为没有被任命为元帅,心中怨恨,想要谋害广平王。”
  
      李亨听后大怒,他生平最讨厌的就是兄弟残杀;就下令赐建宁王李自杀。
  
      因此广平王与李泌都心怀恐惧。
  
      李俶谋划要除掉李辅国与张良娣,李泌说:“此事不可行,您难道没有看见建宁王遭到了杀身之祸吗?”
  
      李俶说:“我不光担心我自己还担心先生的生命。”
  
      李泌说:“我与皇上有约定。等待收复京师以后,我就返回山中过隐居生活,这样或许可以免除祸患。”
  
      李俶说:“先生如果离开,我就更加危险了。”
  
      李泌说:“您只管尽儿子的孝心。张良娣是一个妇人,您如果能够委曲求全,顺从她的心意,她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李俶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于是待张良娣如亲生母亲一般。
  
      李亨在河东平定之后,问过李泌一个问题:“现在郭子仪、李光弼已为宰相,如果收复两京,平定叛乱,则无官以赏其功,怎么办呢?“
  
      李泌回答:“古时官以任能,爵以酬功。汉、魏以来,虽然推行的是郡县制,但有功者仍赐以土地,可以传给子孙,至于周、隋仍然没有改变。”
  
      “本建立之初,因为还没有取得关东,所以封爵都只有虚名;享受实封者,只给他们封地上所征收的丝织品与布匹而已。”
  
      “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想要恢复古代的制度,因为大臣们有不同的意见而没有实行;因此赏赐有功的人多是给他们以高官。”
  
      “但是,用官职赏赐功劳有两种危害:如果所任非才就会误事,如果权力过重则难以控制。”
  
      “所以有功之臣被任命为大官的,都不为子孙的长远利益考虑,只是借权力谋取利益,无所不为。”
  
      “假如过去封给安禄山百里之国,那么他就会珍惜封国以传子孙,不谋反了。”
  
      “为今之计,等天下平定后,不如分土封爵以赏功臣;虽是大国也不过二三百里,与现在的小郡差不多,难道不好控制吗?”
  
      “这样对于为臣子的人乃是万世的利益,他们肯定会有所收敛。”
  
      李亨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