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再起隋唐 / 第三章 齐聚临潼山

第三章 齐聚临潼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晋王听到张衡好像有主意的回答,急忙问道:“爱卿,这么说,你是已经有好主意了?”
  张衡对着晋王鞠了个躬道:“陛下一向性格多疑,喜欢猜忌臣子,经常梦见洪水淹没了洛阳,现在心里早就对李渊有了猜忌。前日郕公李浑就因为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洪儿,圣上就怀疑他想要行谋逆的时期,叫他悬梁自尽。如今晋王完全可以散布流言,就说李渊的名字从水,虽然不是洪却和水是一体,只要这则消息传入宫中!陛下一定会听信谣言,那个时候李渊绝对逃不开杀身之祸。”
  晋王对张衡也鞠了一躬大喜道“先生大才”。
  自此张衡就在洛阳的地痞流氓间暗布流言,并让一些说书先生在酒肆道:“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没根基。”
  又让小孩子在大马路上叫道:“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
  于是这消息就从乡村的乱语,变成街市上人人会唱的歌谣,巡城官想要禁止,可是根本制约不住,渐渐的唱声传入宫中内院。
  晋王早已经准备好奏折,等到隋主听到唱声后,故意起奏道:“这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流言蜚语,还是不要听的好,还请陛下颁下旨意,禁止留言的传播吧”
  文帝听了晋王的话,心里却是更加堵得慌,心中的疑惑却仍在李浑身上,绝对不相信李渊会有谋反的意思。
  等到晚上就发下圣旨,把李浑全家五十二口人,捉拿到市集门口,当着天下百姓的面斩首了。
  晋王的心腹安伽佗对文帝上奏道:“李氏都可能成为天子。皇上完全可以杀尽姓李的人。”
  丞相高颎自然不同意,也奏道:“陛下若一心杀戳他人,只怕会闹到人心动摇,到时候,只怕会天下大乱。如果主上实在不放心李姓的人,完全可以把姓李的人弃之不用,没有必要都杀了。”
  蒲山公李密,和杨素的交情在朝堂中最厚,杨素想要保全李密,只能反驳晋王,赞同了高颎的言论,暗地里还叫李密先退出洛阳。
  颁布命令的第二天,在朝所有姓李的人,都被人上奏进言,文帝顺水推舟让他们都解除兵权回归乡里,李渊也只能先请辞回到太原,文帝自然发下圣旨同意了李渊的请辞,让他到太原去驻守,第二天就可以离开了。
  晋王听到李渊被驱逐到太原,跟张衡说道:“你的计策虽然很好,可惜的是不能杀死他。”
  宇文述在旁一听,进言道:“殿下若是真的不肯饶恕他,臣现在心中有一计,可以把他全家杀的一个不留。”
  晋王自然大喜,忙问道:“不知道爱卿这次又有什么好的计策?”
  宇文述低语道:“只要点起东宫的数百骑兵,命我的儿子化及做主将,悄悄的出城,到了临潼山进行埋伏,假扮成强盗,把他父子全都杀死,不一样是干干净净的吗!”
  晋王对这灭户的毒计拍掌叫好道:“这个计策虽然很好,可是李渊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我们现在还是必须有一个到了天人境界的人出手才好。难道要去找靠山王,可是我不知道他是否会答应啊!”
  宇文述笑了下说道:“我的儿子宇文化及绝对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劳驾靠山王,李渊现在也只不过是洞虚境界,我儿早已经步入洞虚,实力已经能好一般的天人交战,完全可以虐暴李渊。殿下,不需要再为这件事情发愁”
  晋王得到计策,大喜过望,安排手下骑兵依计而行,跟随宇文化及就出了洛阳城,到了临潼山埋伏。
  唐公见到隋主的圣旨,心中虽然有些惆怅,可是能回到家乡也是很好的选择,心中也略微搞笑,连夜就收拾行装起程前往太原。
  带着弟弟丰道宗,长子建成,和自己的四十名先天级别的家将,走在前面。夫人小姐的车辇都跟在后面。虽然李渊的夫人身怀六甲,即将分娩,可是李渊心中对晋王有些忌惮,也顾不得那么多。只能一齐上路。
  再说我们的秦琼——秦叔宝一直居住在山东的历城县,虽然没有宝药服用,可是天赋异禀,不仅仅一身好武艺,而且到了洞虚境界,可惜性格直爽,喜欢颠打抱不平,与人争斗总会不小心打伤人家,口舌也很是恶毒,宁夫人多次惩戒他,也只改了一点点。
  也幸亏家中还有当初的一些积蓄,才没有落下太多隐患,叔宝性情豪爽,喜欢周济平民百姓,也喜好结交英雄好汉,被历城人称为“小孟尝”。
  他一直用着秦彝留下来的一件兵器,就是两条一千三百斤镀金的熟铜锏。也娶了妻子张氏,张氏贤德无比,对里对外都有一个好名声。
  最和他交好的是济南的捕快都头,姓樊名虎,号建威,也有九象的气力,实力快要从后天突破先天。
  与叔宝结交来往的,好像亲兄弟一样的还有一个豪杰,姓王名勇,字伯当,此人心胸坦荡,器宇轩昂,而且武艺绝伦,时时与叔宝在一起比武讨论天下大势,对对方都十分叹服。
  还有两个人,是历城的东门头开鞭杖行的贾闰甫,伙计柳周臣,他两个不但全身武艺到了后天,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过往豪杰,都要喝上一杯,做个朋友,叔宝平日里最喜欢和他们来往。
  当时青齐一带,连年都滴雨未下,旱灾和蝗虫都和人争夺着这片天地,再加上盗贼四起。
  历城刺史刘芳,就出了告示,招募有勇有谋的好汉充当历城府的捕快。那天,叔宝本来在贾闰甫家里唠闲天,只见樊虎急匆匆的朝着叔宝走来说道:“今天州里刚刚发下告示,要招一匹有勇谋的好汉充当捕快,小弟弟我在府里,夸赞哥哥做人慷慨非常,又是智勇双全。刺史可是高兴坏了,还埋怨我为什么不早早的把哥哥介绍给他,差小弟赶紧来找哥哥,就是不知道哥哥的意思?”
  叔宝面色难看,说道:“我想我怕是不能做这个捕快,况且我祖上都是军队里的将领,如果是出塞外杀敌寇,还好说是为祖上添光,可是让我去做捕快,听别人的使唤,咋们拿的是钱,可是功名被他人获得,如果贼寇拿钱打通上下的关节,还有可能被诬告,这样的活,我还不如在家里躬耕,赡养我的母亲,每日喝些小酒呢!你让我去做这捕快,我还不如死了去呢。”
  说完,秦叔宝怒气冲冲的甩袖而去只留下一起呆愣的樊虎和贾闰甫。
  樊虎见叔宝怒气冲冲的走了,自己想:“我在刺史面前,夸下了海口,怎么也没有想到叔宝他不肯做这个捕快。不行,我今天要去他家做说客,起码要看一看宁夫人的意思。”
  于是和贾闰甫赔罪告辞,一路走到秦家。进了门,只见宁夫人在堂前,樊虎作了揖后,就把事情一一告诉宁夫人,又把叔宝推辞的话,说了一遍。
  宁夫人喝了口茶道:“做官也很不容易,他祖上毕竟是荫袭的将军,他心中的想法我大概也了解一些。”
  樊虎对道:“没有一刀一枪的汗水,谁能获得无上的荣耀,现在时机未至,叔宝应该先从细微的职位做起,可是哥哥偏偏不肯听我的话!”
  忽然叔宝从里面走了出来道:“母亲不要听他的话。”
  宁夫人看叔宝还在气头上道:“你虽然志向远大,可是樊哥哥的话,我想也有几分道理。捕快这个出身,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况且你的祖上也做过东宫的卫土,世间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人可以预料到的,我看你还是不要太固执。”
  叔宝毕竟是个孝顺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只能低声下气,连声道:“是。”
  樊虎见叔宝答应了自己,笑道:“叔宝这样就很好,明日我会过来,陪同哥哥一同前去。”
  第二天,两人一同见刺史,刺史看见秦琼的外貌也感觉是个人杰,就问道:“你是秦琼么?”
  叔宝垂手道:“小人就是秦琼。”
  刺史又问道:“我很早就听说你是个豪杰,今天起,你就是我府里的都头,毕竟是官家的人,以后做事就要小心谨慎了。”叔宝谢了刺史就和樊虎一起出来了。
  樊虎出来后道:“哥哥现在在府里当差,必须要一匹好马。”
  叔宝觉得樊虎有道理,就道:“那么我们先去贾闰甫行里去看看,他那里应该有好马。”二人一路来到行内,贾闰甫已经拱手出来贺喜道:“恭喜,恭喜,我可是要好好恭喜叔宝兄了。”
  叔宝对众人的贺喜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好庆祝的?不过是听从母亲的话而已!而且今天当上了差役,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差事,这次过来是要找一匹好马的,你还是先带我去看马吧。”
  闰甫笑道:“昨日我这里新到了四百匹马,现在就凭秦兄的眼力了。”
  说完,闰甫就带二人到后面去看新来的马驹,果然后面有四百匹好马。贾闰甫、樊虎两个也挑来挑去,道这一匹好,那一匹强。
  叔宝只是都不中意,踱来踱去,忽然听后边的槽头里有马嘶叫,叔宝举目观看,是一匹羸瘦的黄骠马,身子虽然高八尺,颗是毛长筋露。
  叔宝好奇问闰甫道:“这马怎么会这么瘦?”
  闰甫看了一眼道:“这马应该是关西客贩来的那一匹,到这里有三个月了,每天拿上等的料喂养它,只是不长肥膘,这匹马谁想要它?客人也不能在这里眈搁太久、就从小弟这里要了三十两,把马送给了我,我从两月前开始喂养它。颗这匹马仍是这样羸瘦,我也很苦恼。”
  叔宝觉得很稀奇,就到槽边细细的看,那马一见叔主,就把领鬃毛一扇,双眼圆睁,好像见到以前主人一样。叔宝知是这一匹好马,而且还有灵性,就对闰甫道:“不如把这匹马给弟弟养吧?”
  樊虎先笑道:“哥哥这眼光可是很差劲,为什么要这匹瘦马?”
  叔宝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贾闰甫看了叔宝一眼道:“既然叔宝兄这么爱这匹坐骑,我怎么会夺人所爱,这匹马我就赠与叔宝兄了。”选好马后,闰甫备了些酒就和叔宝,樊虎喝了起来,等到第二天醒来时,叔宝已经回到家中,可是昨日喝酒后的事情却想不起来了。
  这匹黄骠马也被贾闰甫送回家中,不到十月的功夫,养得肥润异常,人人都夸奖叔宝有好眼力。
  再加上叔宝奉公缉盗,历城远近百里谁也羡慕他,愿意和他结交,因此山东一省,也都知道知叔宝是个大豪杰。
  一日刘刺史发下一起盗犯的文件,按照律法应该充军,本来要发往平阳驿、潞州府收管。
  可是怕在山西的地界被人劫去,当堂就点了叔宝、樊虎二人押解人犯,樊虎先压着犯人往平阳驿出发,秦琼则往潞州投递。
  叔宝先回到家中,收拾完行李,拜别母亲和妻子,就同樊虎将人犯押到长安司挂了号,向山西而去。
  正值暮秋天气,西风飒飒,一日二人行到长安道上,离长安只有五十里的地方有一山叫临潼山,十分的险峻,上面有伍相国神祠。叔宝对樊虎道:“我听说伍子胥,昔日身为明辅,挟制各路诸侯,在临潼会上,举鼎万斤,名震天下。我看山上有他的祠堂,想上去看一看,你先替我押着人犯,到临潼关外等我几天。”
  樊虎自然不会不答应,就把人犯带过岗子,自己一个人往关口而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