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全能数学家 / 二四三 大洋彼岸的电话

二四三 大洋彼岸的电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附中,深夜,某教师楼内。
  
      四十处头地冯耀最后检查一遍高一学生期末数学成绩,看看他曾经注意过的数学,在数学方面是否有明显增长。
  
      他还在坚持每年都只带高一新生,一届又一届,迎来送往。瞿校长多次提议:“好好带个班吧,如果三年内长期由你教着,数学更容易出成绩。而且做了班主任,绩效奖金更多。”
  
      冯耀每次微笑着拒绝,如果光看钱,他就不会走上教育这条路了。
  
      近几年,数学专业就业环境越来越好,国际上特别吃香,华尔街巨头好像就看准了数学专业生,宁愿放弃经济金融类。
  
      十分稀奇。
  
      而国内,工资最高的,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处理,还是要用数学专业学生。不过要求很高,职位基本被顶级高校垄断。
  
      只有数学从业者明白,二等院校,数学难度低,课本参差不齐,甚至传道者也是一知半解,怎么学得了东西。
  
      “好像最近两年,二等院校爆发出不少数学人才,只要定下心思专研。毕业后就被华尔街和国内金融市场抢夺。”
  
      这让冯耀略感新奇,和曾经的校友联系,通过各种途径,终于找到一些原因。
  
      不知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两份严谨的西方翻译系列小范围流传,随后引爆互联网,从用词来手法和语气表达,应该是同一人。
  
      UTM和GTM系列,冯耀曾经也使用过,没有数学专业英语积累,读起来异常吃力。
  
      “相当有考据。估计是国内某位大能怕影响他人饭碗报复,又怕远作者追究版权,所以低调免费公布。”
  
      国内数学环境,非常复杂。南北之争,国内国外之争,京大与水木,南开与水木,震旦与南开,每年总会爆发那么一两次。
  
      越是名气大的学者,越会下场亲自怒怼各方。
  
      而出版书籍,就关系名气与利益,谁都不愿意放弃。所以市场上愿意翻译者极少,更觉得工作量大纯属浪费时间。
  
      “这两系列,确实受惠者无数,希望有朝一日,作者能站出来受世人认可。”
  
      统计完手头学生成绩,冯耀又关心起下界新生名单。
  
      每届新生入校,冯耀都会报以极大的热情,看看是否有机会发现好苗子。
  
      年年如此,循环往复。
  
      他的高冷,不过是装给外人看的,他愿意为好苗子倾尽精力。
  
      “可惜,综合素质确实一年必一年好,而顶级苗子……怎么就少了呢?”
  
      附中近几年,不管是升学率还是名校录取率,可以与九中比较了。吴州现在高中名声,不是一大三小,而是两大两小。
  
      若按照基数看,应该人才井喷才是。
  
      冯耀为此可惜,他感觉思路很有问题,每个入学的数学尖子生,他都带着期盼,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两次都止步于数学冬令营。
  
      他反省错误,因为期待感太强了。
  
      附中曾经二十年才两个入围冬令营的,近六年里出两个成绩非常不错了。比起制霸世界高中的那位学生,后辈确实不争气。
  
      “睡吧,都几点了。”妻子在房间里催促。
  
      “知道了。”
  
      时间已经深夜11点,正当他要关掉书房灯,电话响了。
  
      看着电话中显示的名字,冯耀出神良久,快要一年多没真正联系了,也就过年过节相互慰问下。
  
      “冯老师。”电话中,杨帆硬朗地声音,带着股兴奋,“两兆七千六百零八亿八千九百九十六万六千六百四十九(2760889966649),两兆七千六百零八亿八千九百九十六万六千六百五十一(2760889966651)。”
  
      “什么,杨帆,你说什么?”冯耀一时没反应过来。
  
      “冯老师,素数啊,孪生素数,我又找到了。你说过,只要数下去,总有一天会找到的。”
  
      冯耀如同当头一棒,大脑嗡嗡炸响,窒息填充心里,那种孤独中带着坚持地信念,就算隔着大洋彼岸,就算隔着天地之间,他都感同身受。
  
      他可以想象,为了排斥那股孤独,杨帆在每个思乡的夜晚,一个个数下去。
  
      直到现在,两兆多,到底数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又花了多长时间消遣寂寞。
  
      坚持再坚持。
  
      那淡淡地悲伤,让冯耀泪流满面,哽咽了:“杨帆,别……数了,数……不光的啊。”
  
      杨帆沉默,安静地让冯耀以为信号消失:“是啊,数不光的。”
  
      “暂时放下吧,杨帆,你还年轻。”
  
      第一次,冯耀请求学生,别再继续数学了,他以为不会说出这种话,然而却真的不忍心。
  
      为什么还要坚持。
  
      杨帆出国四年,一次都没回国,打电话联系,每次都说,很好,很平静,求知的路,很充实。
  
      其实所有人都忘记了,他才二十多岁,却要让苦行僧那样修行,太累。
  
      “冯老师,十年,菲尔兹奖只有四年了。”
  
      “不要急,你可以用二十年,五十年,我会让自己活着,躺在床上走不动了,我也要睁着眼睛不闭气,等你把奖杯送来。”
  
      冯耀的眼泪一滴滴下落,眼前早已模糊一片,这个学生,就为了当初一句戏言,一句任性的比较,在孤独中蹒跚前进。
  
      似感觉老师心情低落,杨帆平静地安慰:“冯老师,你别激动,我很有信心的。四年里,我已经拿到了医学博士,生物学硕士,数学博士,化学硕士,物理学博士,还有经济学……好多和自然科学搭边的,我都有证书。老师,我很努力,很厉害。”
  
      “别学了,杨帆,别学了。停下吧。你已经是百年里最出色的学霸了,现在只缺时间沉淀了,求你,别学了。”
  
      那一张张学历,若一根根尖刺,扎在冯耀心脏,太多了,太苦了。
  
      “啊,我已经这么厉害了。”杨帆忽悠梦中惊醒般感慨,“那么,冯老师,我要回国了。”
  
      杨帆唯一坚持的信念,就是早点结束求学的道路。把他一生学的顶级知识,从西方带到东方。
  
      他的思绪飞跃太平洋,穿过魔都,来到吴州。
  
      似曾看见,很多年前,那个平庸的少年,每日与游戏为伍,那时,单纯而又快乐。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