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相国府,清晨。老李是丞相李斯老管家,这时突然有一小厮来到他的跟前对他说“总管,公子扶苏前来拜见相国,车架已在门口,这是手信。”
“知道了,你退下吧。”说罢拿过手信径直走向了书房,李斯昨夜因法务而彻夜未眠。“对了,先请公子到客厅一坐。”
“是。”
李斯书房,李斯正在看着一卷竹简沉思,这时他突然听到管家老李的声音“相爷,公子扶苏求见,以请他到客厅一坐。”
李斯皱了皱眉,起身然后又坐下对老李说到“去请殿下到书房一叙。”
“是。”
“相国大人,多日不见依然神采飞扬。”扶苏抱拳说到。
“不敢当,不敢当。倒是公子三日不见依旧英武非凡哪。”李斯回到。
“那里,那里。只是相国大人怕是没能注意到我脸上的两个红印罢了。其实我今日来找相国是为了向相国学学法制之术,还望相国不吝赐教。”
“岂敢,岂敢。何来赐教之说,在下亦对殿下曾说的依法治国和以法治国极为不解,望殿下与我共同探讨。”
********
当夜,扶苏夜宿相国府。
第二天清晨,李斯正观扶苏晨练,突然间他对扶苏说到“我有一女,名曰佩,年已及笄,淑德秀丽,素言公子贤德,吾欲嫁于公子,公子以为何如。”
扶苏停下了动作,沉默了一会说到“我将请父皇赐婚。”
李斯摸了摸胡须说到“善。吾子李由正于宫中当值,殿下北上之时请携之,其有统兵之才。”
“谢李相厚爱,由兄之才,吾亦有所耳闻。有由兄相助,此次北上,何惧之有?”
“那么卑职就祝殿下百战百胜,另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承丞相之吉言。”
扶苏府邸。距扶苏上次见到始皇帝已经过了七天了,拜访大臣,接见门客,访问城中百姓,这一切都与以前相同,但在扶苏眼中这些都具备了很多新的意义。傍晚,扶苏刚刚从王家拜访归来,门口小厮突然对他报告说“启禀殿下,蒙恬将军来访,已在客厅等待两个时辰。”
“嗯。速为将军准备一桌酒菜,记住是最烈的酒,最好的菜。”扶苏应到。
“是。”
扶苏疾步步入客厅,不待蒙恬反应过了便躬身对蒙恬致歉到“苏令将军久候多时,实乃不该,还望将军恕罪。”
蒙恬楞了一会才反应过来,然后立即起身躬身对扶苏道“卑职此次是来向殿下请罪的,殿下何来久候一说?反是卑职未得殿下之应允便前来,此乃过一。未曾告知殿下便把十卷铁书之事告于陛下,使殿下承受陛下怒火,此乃过二。”
“卑职前来请罪,还请殿下惩处。”蒙恬说罢将桌旁的一根荆条递给了扶苏,顺势跪下。
扶苏接过荆条,犹豫了很久,然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轻抽了蒙恬一下然后开始说到“将军行事,苏本略有不满,可数日前与父皇的一席夜谈,令苏知晓了自己的浅薄,若非将军密函,苏实难得与父皇交心而谈,所以苏应该多谢将军才是。不过还望将军以后有事能多找苏做做商讨,苏定会虚心接受。将军请起吧。”
“谢殿下。”蒙恬起身,并露出了一个由衷的笑容。
“将军请坐,我已吩咐人准备上好的酒菜,只待饭后苏再向将军请教一些兵法。”
“敢不从命。”
饭后,扶苏与蒙恬在院中交谈。
扶苏首先发问道“敢问将军,何以拒胡?以何拒胡?”
“北境荒凉,冬日更甚。胡人食不饱穿不暖,因而南下劫掠,伤秦之百姓,故需拒之于关外。而依长城之险,秦刀弩之利,秦兵之勇,则胡患无忧。”认真的回答完这个问题后蒙恬疑惑的望向了扶苏,扶苏自十二岁时便同始皇征伐六国,亦极有军事谋略,并非是对胡患一无所知之人,为何会问他这种问题呢,他感到有些疑惑。
扶苏好像并没有看到蒙恬脸上的疑惑,而是自顾自的说到“北地地广而人稀,土地虽然贫瘠,但以牧养人亦未尝不可?却因冬日多有牛羊冻死,从而南下劫掠。”说到这里扶苏顿了一下,看了一眼蒙恬,然后继续说到“现帝国少有战事,百业始新,然地多有荒,若帝国百万精兵闲时耕田,自给自足,则家家户户皆有余粮。而秦内肉少米多,肉贵米贱,可试与胡人以米换肉。将军认为此法可行与否?”
蒙恬沉思了一会回答道“国内粮有余却也不会多,而胡人人不多却心很大,难也,难也。”
扶苏听完蒙恬的话然后继续说到“昔日秦国有张仪化合纵为连横,而父皇攻伐六国之时则远交而近攻。而我欲近商而拒远,与临近长城的氏族贸易,而贸易的条件则有三条,一是不许入关劫掠;二是拥有靠近长城的一块地盘,地盘越大,交易的数量也就越多;三则是若有人从他们地盘上入关劫掠,则削减贸易数量。将军觉得如何?”
蒙恬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之中,一刻过后蒙恬突然间站了起来对扶苏回道“妙啊,此法甚妙,以胡治胡,数十载之后北地将尽数归于秦境。”而后躬身向扶苏行大礼道“此乃千古之功,此事一成,殿下之功将不弱于陛下,若能助殿下一统北地,实乃恬之大幸也。”
“将军过誉了,苏怎敢与父皇比功。此案乃我所提,父皇与诸位老将军所定,只待此月过后扶苏北上而行,望将军到时能助苏一臂之力。当然,还请将军为此事保密,朝中六国老臣多与胡人有所勾结,若有泄密,不利于行事。”
“属下遵令。”蒙恬极为严肃的回答道。
“蒙将军,我能否去看看你手下的蒙家军,父皇觉得派将军和将军手下的蒙家军同我一起驻守长城。”
“是,我明日一早前往城北大营点兵,请殿下午时到来。”
“好。”
“那么卑职先行告退。”
扶苏点了点头,然后亲自将蒙恬送到了门口。
次日午时,城北蒙家军大营门口,蒙恬胯下百战马,身披百战甲,正同身后的几名亲卫兵看着远方奔来的几骑骏马。
片刻之后,身披墨色战甲的扶苏带着数名看起来就武艺不凡的门客到了蒙恬的面前。蒙恬眼前一亮,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扶苏身披战甲,与平时那个温润如玉的公子扶苏不同,他在身披战甲的扶苏身上看到了杀气,那是百战老兵才会有的杀气。就在这时扶苏开口说话了“还请将军带我入营。”
“是,属下遵令。”蒙恬回过神来。
进入军营,扶苏有感而发的说到“蒙家军不愧是帝国最为精锐的几个军团之一,我所见过的军团不下百个,能与蒙家军相比的唯有六个,一是父皇的贴身铁骑,二是王老将军的先锋军团,三是咸阳卫,四是父皇直属的隐秘军团,五是赵国李牧将军手下的精锐军团,最后一个则是楚国项家军了。”
听扶苏如此说,蒙恬身后的亲卫不由得昂起了头,而蒙恬也对扶苏说到“蒙家自祖父起皆为秦国一军之帅,至我已有三代,自有练兵之法。”
此时,众人亦行至大营中心,于是蒙恬带众人上了点兵台,然后对亲兵说到鸣鼓,点兵。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不到一刻,兵将皆齐。
蒙恬上前说到“此月过后,我们将随公子扶苏北上拒胡,报效大秦,为陛下尽忠。今日,公子扶苏前来大营点兵,我们是不是该向公子展示我们的为国之心。”
片刻沉默之后,军营里忽然发出了如雷般的声响“大秦必胜----蒙家军必胜----”“大秦必胜----蒙家军必胜----”“大秦必胜----蒙家军必胜----”
随后扶苏走到了点兵台的中央,然后噌的一声拔出了剑,顿时场面安静了下来。扶苏这时说到“蒙家军果然是一只极为精锐的军队,我在不久前刚根蒙将军说过能同你们一战的军团之有六只,一是皇帝陛下的贴身铁骑,二是王翦老将军的先锋军团,三是咸阳卫,四是皇帝陛下直属的隐秘军团,五是赵国李牧将军手下的精锐军团,最后一个则是楚国项家军。王老将军已经离世,而赵国与楚国皆败于秦国,那么我们就是最强的四只军团之一,我们还有什么需要畏惧的呢?”
一阵沉默之后有人带头喊道“无所畏惧——”,于是又是一阵雷鸣般的喊声。
扶苏挥了挥剑,将呼声停止后继续说到“此月过后,我们将南上拒胡,为何,因为胡人劫我秦人,掠我钱粮。想我大秦,素之有秦掠他人,何容他人来犯?”
“杀光胡人-----杀光胡人------”喊出这句口号的正事台上的蒙恬,这时台下的士兵也同时跟着喊了起来,声音经久不息,据咸阳城北市的百姓说那天有很多在北市赶集的人都隐隐约约听到了从北边大营传来的杀光胡人的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