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血色红衣录 / 第三回 胡狱起九族株连

第三回 胡狱起九族株连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基病逝后两年内,朝堂之上的开国元老越留越少,或是病死,或是叛国处死,或是通敌问斩,到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以前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旧部十之去三。而这些旧部的死,与刘基一样,多少都与胡惟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胡惟庸自己,却貌似深得太祖赏识,竟在同年官至左相,权倾朝野。
  胡惟庸十分苦恼,不知何时,曾与他交好的那些旧部中传出了不好的言论,说他胡惟庸得权失德,因妒杀人,毒害刘基,要将自己仕途上的绊脚石一一铲平。他此时随得皇上重用,在朝中风评缺差到了极致。眼前这些事,像一团云雾,摸不透看不清。其实胡惟庸心中并不是没有想过那个答案,但猜想太过鲜血淋漓,令人心寒,下意识的胡惟庸逃避了这种可能。
  他坐在太师椅上苦恼之际,门口一个扎了冲天小髻的小童慢慢磨了进来,开口声音软软糯糯:“孩儿恭喜爹爹升迁。”胡惟庸见到胡兰和,胸中苦闷散去了一大半。他抱起胡兰和,温声问道:“兰儿,你可怪爹爹把你关在府内,不让你出门玩耍?”小童睁着大大的眼睛,撇了撇嘴,搂住了胡惟庸的脖子:“孩儿身体不好本就该呆在府里。更何况府里藏书千卷,孩儿一点也不觉得无趣。”
  胡惟庸有些心疼地搂紧了儿子,胡兰和从小不曾出门与书作伴,小小年纪却已经饱读诗书,但这个年龄的孩子该是这样吗?胡兰和怕胡惟庸不信,又补了一句:“孩儿已经立志以后要报效朝廷,孩儿要成为爹爹一样的人。”孩子的笑容无邪纯真,让胡惟庸倍感温暖。
  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三,涂节商皓两位大臣就跟约好了一样,接连告发胡惟庸。正月初四,胡兰和七岁生辰这天,胡惟庸才听说这件事,气得直发抖,连踹了几脚桌子:“莫须有!莫须有!”胡兰和在院子里玩雪,过了今年初四,他终于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胡兰和堆好雪人想叫胡惟庸来看,一回头父亲所站的大堂内已经多出了一位身穿黄色飞鱼服的锦衣卫。锦衣卫抱拳,腰上明晃晃别着一块腰牌: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胡惟庸被吓的愣了神,不等他反应,绣春刀已经出鞘,一阵寒光闪过,等胡兰和看清时,胡惟庸仍旧温暖的血已经溅到了他脸上。胡兰和眼里最后定格的一幕,是父亲不可置信的神情,向他伸出的手,以及那勉强做出的口型,是一个逃字。之后便是他记忆中那一直伟岸身躯的轰然倒塌,热乎乎的血簌簌地从大堂留到了外面白雪纷飞的世界,在胡兰和心里刻出了一道填不平血肉模糊的沟壑。
  胡兰和被吓傻了,甚至来不及惊叫一声,本来空无一物的屋顶上缺凭空出现了许多身着甲胄的士兵,他们从高处跃下,雪地上缺没有任何脚印。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