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是一块盆地,临靠依次是西接西楚是峋国,北触北周是齐国,东临东厥是雲国。北三国就是夹在三大帝国的中央地带,南接高地森林所形成的一块低洼盆地。
剑山山脉贯穿西北,将北周帝国与西楚帝国生生切割开来。又从剑山山脉分出一条贯穿南北的山脉,这条山脉上,有三座城池依山之势,当时是天策国几乎倾尽国力所挖出来的。
打通了由西向东的路线,可以说在天策帝国之前,大陆西面因为山势阻挡的原因,都不为其他帝国所了解。
西北剑山山脉与南北分支山脉阻挡了西面整个大陆,它们分别为崇阳城,丰城和牢城均是依山而建。
从盆地而往南走,那是一块极其壮观的森林,名为高岸森林。一路向南,高岸森林覆盖了整个南方,就是被西楚帝国打的奄奄一息的南泥帝国。
这是一块神秘富饶的热带森林,南泥国人开辟森林,在森林中立国,及擅用木料。
在南泥刚立国后,举兵向最东南边的盐堡人发动战争,想一举收复盐堡,统一南方。
但事与愿违,南泥人靠森林而建,南盐堡人依靠东南海域生存,东南海域,又名波奇海域。
海域相当于一块大陆的面积,是东厥帝国东南沿海防线之一,常常受波奇海域里的海怪侵扰,另东厥帝国苦不堪言。
而在南盐人中,海怪不仅成了他们的守护神,更是精神象征,每年祭祀海域,这里的海怪并没有侵扰南盐沿海,不得不说南盐堡人的神奇。
两个完全不同的种族在南方大陆上生死搏杀,谁也那何不了谁,最后,南泥人只能在防线内驻扎一支部队,来防御南盐人,这支部队叫红泥军团。
四条大河从剑山山脉起源,分别流入北周,西楚两大帝国,另外一条从****帝国的浪珏山起源,五条条大河最终流向汇聚波奇海域。
从大河分支出几条小支流域,进入并且灌溉着这块盆地。
四面地形和水流的作用,形成了一块极其丰沃地盆地。
在西楚没有开始远征的二百年前,这块盆地被古老的北周帝国经营了四百多年。因为地理的巨大优势,北周帝国将这块丰沃地盆地逐渐建成了一颗摇钱树。
源源不断的财货,物资从这里集中,在送往其中两大帝国,成为了著名的物资集散地。
西楚帝国倒还能靠三座城通商来满足供给,东厥帝国反而就不行了。
只有一座城池通商贸易显然满足不了,这也造成了****帝国迫切与北周在笼林大峡谷开辟隧道,通过隧道来通商贸易。除去新立国西楚帝国,两大帝国前后签约了互不侵犯条约。
雪军帝病逝之后,西楚暗中支持北三国独立。
阳关本属于北峋,四十五年前,西楚第十五任帝王,鹿越大帝赵鹿(也就是天羽大帝的父亲,赵陵的祖父)得到了一则神秘预言,进而倾举国之力来强攻阳关,把阳关夺了下来。
随后,这位鹿越大帝在睡梦中与世长辞。
而那则神秘预言被列入帝王最高辛密之中,天羽大帝继位后,北峋国不甘阳关被夺,联络其他两国北齐与北雲,在北周与****帝国支持下,对阳关从新发动攻势。
天羽大帝当然不愿看到自己父亲费劲心力抢夺来的关城,亲自御驾亲征,将国中大半军力调来阳关,双方发动了一场雪军帝之后的惨烈战争。
那场战争结束后,阳关被西楚彻底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天羽大帝也身中数箭,如果不是已经接受了生门传承,按照当时的伤势,那天羽大帝即刻毙命。
但接受了生之门传承的天羽大帝,生命力量源源不断支撑着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防御,打退了北三国联军企图恢复阳关的计划。
自此后,天羽大帝将阳关守卫列入帝国级。
阳关城中常备城防营守卫是崇阳城的十倍,这是最基本的常备力量。
因为整个北三国都处在盆地之中,除了南面的高岸森林外,其余地方根本无险可依。
北三国地君王们当即效仿北周防御东厥帝国的长城,平原盆地上一座座围城拨地而起,又相互连通,不管哪一国发起进攻,都可以迅速支援。
阳关夺下来后,天羽大帝切断了与北峋连接的围城,重新将围城与边城丰城、牢城相连,形成一种以阳关为首,两边城为辅,崇阳城为重要直行补给线为准的半弧形阵势。
经过四十多年的修缮,丰城线已经修缮完成,牢城线修了大半,估计还有三年时间,便可以连通。
在阳关城丰城方向,也就是西北方向,驻扎着一支十五万大军的军队。
同样,在西南牢城方向,驻扎着一支十五万大军的军队。
这两支军队与阳关形成犄角之势,在阳关有危险时,可以迅速赶赴战场作战。
天羽大帝将帝国一半兵力驻扎在这里,可见天羽大帝重视阳关的程度。
为了方便两支大军协同作战,统一指挥。设制了一名总帅,两名副帅,四位防御使,八位行军使。
他们分别是:总帅:王清师,这位半百老帅从四十多年前攻打阳关的小兵开始,戎马一生,作战指挥经验相当丰富,一步步上来,加之获得天羽大帝信任,加之进修国府,被天羽大帝任命,担任阳关总帅。
西北营副帅:江台和,这位年过四十多岁的年轻副帅原本是皇室禁卫中一品顶领将军(比副帅之低了半级),天羽大帝为了给储君培养战阵杀伐将领。
在原副帅向农安因为年龄过大,请求告假隐退。特意将他提了上去。在大将中,四十多岁荣升副帅,在天羽朝中仅此几位当中的其中一位。
西南营副帅:奥维,这位副帅善于偷袭战,因为在南方边戎军担任行军使经常偷袭抢掠南泥国军需物资而出名。
天羽大帝特意将他调入阳关边戎军行军使,十多年来,另北方三国苦不堪言。
后来,北三国来了一位军师,奥维才停下了继续偷袭的脚步,但多年的功绩,让这位行军使足以一步步上升防御使,最后掌管西南营十四万大军的副帅。
四位防御使不仅负责防御工作,更监管着八位行军使,不管论官职还是论职权,他们是副帅手中的利剑,更是中枢能将。
他们分别是:西北营防御:南宫岸,敬陪。这两位防御使都是先后历任过南北地方城池防御使逐步提升上来的,对本职工作相当敏感,机敏沉着。
西南营防御使:郝思建,蛇原般,这两位防御使是从阳关行军使提上来的,对阳关了如指掌。
接下来,是八名行军使,西北营行军使:任飞、单鹏、欧红平、赵纳百。
西南营行军使:沃伯顿、牛浓恐、朴频刃、摩劲肤、补位:安劲。八位行军使均是能征善战的人物,从南线行军使或各地城防防御使上汇集而来。因为军队中二品之九品是没有副职的,所谓一人统率领兵,如臂划一。
因为阳关特殊地位,天羽大帝特地将阳关提升了两个等级,可见天羽大帝对于阳关地位的重要战略
阳关司马、防御使均二品官职,长司与防御副使则是三品上官职,其等级之高,是朝中少有的边城大关。
原阳关司马兰克因为赵陵的到来而调往京城任工部尚书,现在除了赵陵任阳关司马外,因为前阳关防御使统兵两万去支援赵津,所以阳关防御使由同级西北营防御使南宫岸兼任。
而长司是由原京城中兵部侍郎刑克用任职,防御副使也是由原京城中禁卫军中三品将军郑解担任。阳关城中,不仅帝国一半的兵员,更是囊括朝中一半武将驻守。可谓是精英汇聚,将星璀璨。将这么个京城纨绔嫡子派到这样一座城池之中,众人心中感想可想而知。
今日正好是离赵陵赴任阳关的最后一天,在阳关城司马府议事厅中。
总帅王清师坐在正中司马位上,副帅江台和、奥维分座两旁。往后则是四位防御使坐在各自副帅下位,因为阳关防御使暂时由西北营防御使南宫岸兼任,所以二品以上大员基本就位而座。
这次会议总帅明确规定,由二品以上人员参加,三品人员以下就只有在各自府邸等待命令的份。
总帅王清师拿着一封信细细品味着,是一份赵陵给阳关总帅的信件,上面明确写明了赵陵在崇阳城发生的一切。头发花白的他在众人面前极为苍老,就连眉毛,胡须都略显灰白色,但不失威仪,仪表收拾的别具从容。
坐在上首位的总帅,下首人员就连呼吸也小心翼翼。
良久,王清师叹了一口气“没想到,靖阳王在崇阳城中发生了这么多事情。靖阳王在信中明确说明,有一伙来历不明的匪贼隐藏在阳关与崇阳两城之中。不过,靖阳王今日夜间便到阳关,这也免去了不少麻烦事。”说完,将手中信件传递给左手副帅江台和,江台和看了一遍,顺势递给右首的副帅奥维。
“总帅,靖阳王在崇阳城中所发生的事情,我们不得不防啊,如今北三国频频动作,职下认为应加强阳关防御,在从西北、西南大营中各调集一万人马驻守阳关。”江台和给人一种亲近热情之感,四十多岁就坐上副帅的他,常常以笑脸自居,但丝毫不手软,背地里给这位副帅起名“笑脸虎”
“嗯,总帅。职下赞同江副帅的意见,前些日子,北周使团进入阳关。职下在西南营巡查时,蛇原般告诉我,北三国有秘密集结人马,正在准备粮草军需。”说话的是西南营副帅奥维。
这位头发,胡须半白半黑的副帅,打起仗来最善偷袭,这跟性格有关,自从坐在右首位就好似冰块一般冰凉,脸色低沉,看不出喜怒。暗地里被人称为“冷帅”,与江台和共称“冰火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