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辽夕烟 / 第七章 阿骨打南巡

第七章 阿骨打南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且说这皇帝和后妃,还有诸大臣都在观虎厅前坐下,就见驯鹰师来到厅前,他肩上站着一只海里
  青,那海里青两爪似矛,弯喙如钩,双眼似电,看了令人毛骨悚然。
  又见园里几只猛虎在假山上窜来窜去,时而狂啸一声,震得树叶簌簌落下!
  这时在场的人都屏住呼息,心情紧张的等待着一场血腥的搏杀。就见驯鹰师把小拇指塞进嘴里,
  打了一声胡哨,他肩上那只鹰扑棱棱飞起到园子上空。先在空中盘旋几周,就见它越旋越快,越旋
  越低,吓得那几只兽中之王四处乱窜!
  突然‘海里青’一个俯冲,闪电一般向一只老虎扑去。那老虎还没醒过神来,‘海里青’两只
  利爪就抓住了老虎的‘顶瓜皮’,钢钩似的喙照老虎左眼上一啄,就把老虎的眼珠子给叼出来了,
  疼得那老虎两只前爪抱住头在地上打滚!
  ‘海里青’早又飞了起来,仍在低空盘旋。等那老虎挣扎着刚站起身,‘海里青’又一个俯冲,
  扑到老虎头上,钩喙照右眼上啄去,舜间又把老虎右眼珠子叼了出来。
  老虎两只眼血流如注。猛地跳了起来,又狠狠的摔倒在石头上。翻来复去的滚动,惨不忍睹。其
  它的老虎都吓的躲进假山洞穴里不敢出来。
  众人都看的惊呆了,文妃胆子最小,吓的尖叫一声,用手捂住双眼不敢再看。
  这时‘海里青’从低空扑过去,两只爪在虎腹上一挠,没等那老虎反映过来,就又飞起在空中,
  就见鹰挠过的地方,虎腹拉开了一条大口子,老虎疼的又跳了起来,不料肠子嘟嘟嚕嚕流出一大堆,
  老虎后腿一抓反而把自己的肠子给抓断了,那老虎痛苦的挣扎一阵,渐渐就不再动弹了。
  这时就见‘海里青’落在死虎的身上,啄食老虎的内脏。
  这一幕让后妃们看的胆颤心惊,过了好长时间才缓过神来。天祚帝由于天天狩猎,看惯了血淋淋
  的杀戮场面。所以不但不害怕,反而刺激了他的神经,使他兴奋异常。于是龙颜大悦。便传旨封驯
  鹰师为副统制之职。享受五品官待遇。留在宫中为皇帝驯鹰。
  其实这驯鹰师是阿骨打的堂兄,来时就受阿骨打密令,让他潜伏在天祚帝身边,做个内应,刺探
  辽朝中情况,好向女真通风报信。
  这天阿骨打回到车马店,习乃骨又建议,再选十来个随从,留在上京。租几间店铺,以做生意为
  名,潜伏下来刺探辽朝机密。并留几匹快马,一旦获取有价值的消息,便快马报送阿骨打。
  阿骨打把上京的事情按排就绪。习乃古又道:“少爷既然来内地一趟,何不到燕云一带走走?那
  里是汉人故地,文明礼仪之乡,多存古迹。到那里看看会大开眼界,增长见识。”
  阿骨打高兴的道:“我正想去长城以南考察,你说的正合吾意。”
  于是二人就带十余骑,离开了上京,取道上西京大同府进发。一行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渐渐
  走到了草原尽头,这一天往南一望,只见一带高山横亘,上接云天,十分雄伟。习乃古道:“前边就
  是北岳恒山,过了恒山不远就到西京大同府了。”
  阿骨打就令随从快马加鞭,速速赶路。一队马又奔跑了半天,才来到恒山脚下。只见山势陡峭,
  层峦叠嶂。上山的路千回百转,蜿蜒曲折;山坡上古木参天,烟雾缠绕。和那长白山的风光大不相同。
  这帮人在那山腰绕来绕去,有几个时辰,直至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才到达山顶。又见山脊一条长
  城,随着山势,起起伏伏,盘旋曲折,象一条苍龙时而隐没云雾之中,时而又现峥嵘之躯。前不见首,
  后不见尾。众人正赞叹间,前面出现一带开阔地,一座高大的关隘横空出世!只见关隘门洞上面书写
  着‘雁门关’三个大字。过了关门,见关里侧面有上城楼的台阶。阿骨打便令随从都下了马。把马栓
  于道旁的树上。便领着大家沿着台阶登上城楼。到了楼上,见城楼虽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但屹
  立于山口之中,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阿骨打自幼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哪见过这等雄伟的建筑,一时不由感慨万千,仰天祈祷道:“我
  阿骨打今生若能挥兵长城,消灭暴辽,一定要在这长城上祭拜上苍!”
  这时那十来个随从都兴致勃勃议论这大辽疆域的的辽阔,感叹南国山水壮丽;惟有习乃古揣测阿骨
  打的心事,便对阿骨打道:“过了长城便是燕云十六州之地,这一带本是唐朝国土,只因唐末石敬瑭
  为换取契丹出兵,消灭后唐,自立为帝,便拱手割让给了契丹。后来宋军企图收复,又遭惨败,宋将
  杨继业战死。此后宋人再不敢提收复失地。”
  阿骨打听了习乃古的一翻话,心中又闪出一个念头,便对习乃古道:“我女真若起兵可以联络宋军,
  南北夹击,辽军岂有不破之理!”
  习乃古听了竖起大姆指道:“主公果然深谋远虑,我观天祚帝不理朝政,一味狩猎,朝中肖小之辈
  弄权,贤臣被逐,军备废弃,此天赐良机也,以主公之神武,起兵白山黑水攻辽之北,再联络宋军攻辽
  之南,使辽军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应。必能推翻辽朝,建立我女真大国!”
  二人高谈阔论,纵横捭阖,不知不觉已晚霞消退,暮霭降临。于是阿骨打就领了众人走下长城,认镫
  上马趁着月色,向大同行进。进了大同城,已是万家灯火,街旁店铺鳞次栉比;小商小贩打着灯笼沿街
  叫卖之声,此起彼伏。那繁华热闹更非塞外城市可比。
  阿骨打见街旁有一车马大店,便下了马,领着众人进了店门。只见店门楼下有一耳房。店家见一队客
  人牵着马匹走了进来,忙从耳房内出来迎接。他看阿骨打象个首领,走到阿骨打面前拱手作了个揖,满
  脸堆笑道:“欢迎贵客光临!”
  他身后跟着个店小二,从阿骨打手中接过马缰绳,领着众人去了后院;店主人领着阿骨打进了一间单
  人客房。阿骨打见那客房收拾得窗明几净,十分舒适。阿骨打坐于茶几前,店主人倒上了茶水,寒喧两
  句便又安排其他人住宿去了。
  习乃古随着店小二来到后院,见并排有十来个马槽,每个马槽前都放着一只大缸,里面盛着饮马的清
  水。缸旁边还有一只桶,桶里盛着麦麸和豆糁。对面一座大棚里堆积着铡好的杆草。于是众人各自把马
  栓在马槽旁边的桩子上,用筛子盛了杆草,倒进槽里,再用瓢盛了些豆糁撒在杆草上,拿木棍把草料搅
  拌均匀,舀上一瓢水,复搅拌一阵,这时那饥肠漉漉的马,不等搅拌均匀,便把嘴伸进槽里咯嘣,咯嘣
  的吃了起来。
  那店小二也把阿骨打的马喂上了。便领着大家来到一个大房间。,里面有一座通炕。足可睡下十多个
  人。当下习乃古就和十来个随从人员在这大房间住下了。
  阿骨打正独自饮茶,习乃古进来道:“大家都安顿停当,这店里没有饮食,若要用餐,还得上街找饭
  铺去。”
  阿骨打道:“我正想到外面转一转,咱就上街吧。”
  习乃古又招呼那十来个随从,跟着阿骨打来到街上。走了不远,见路旁有一饭馆,飘出一股烧羊肉的
  味道。阿骨打就领着大家进了饭馆。选两张干净的大桌子坐下。店小二忙迎上来操汉话问道:“诸位客
  官,本店有烤全羊,是名闻长城内外的名吃,还有山西晋阳春酒,客官愿意品尝吗?”
  ”
  阿骨打说道:“每桌来只烤全羊,来两壶晋阳春酒,先吃着。”
  那店小二见阿骨打说契丹语,因他在这大同久住,经常招待契丹人,所以也会说契丹语。这时他便也
  改说契丹话。他一边回头对厨子喊道:“客官要烤全羊两只,每桌酒一坛!”一面给阿骨打和
  众人倒上了茶水。
  阿骨打一边饮茶,一边问店小二道:“你汉话说的那么流利,莫非是汉人?
  店小二道:“我也不是汉人。”
  阿骨打道:“你是什么族人呀?”
  店小二道:“我本是鲜卑族人,因久住汉地世代与汉人通婚,穿的汉服,说的汉话,又取了汉姓,所以和
  汉人没啥区别了。”
  习乃古道:“鲜卑人起源于鲜卑山,和女真人是近邻,后来逐渐南移,汉末进入长城以南。后来鲜卑人建
  立北魏,曾一统黄河流域,称雄一时。因魏孝文帝仰慕中原文化,下令鲜卑族说汉话,习汉文,改汉姓,与
  汉人结亲,所以现在鲜卑人都变成汉人了。”
  阿骨打道:“听说辽朝皇帝也很倾慕汉族文化。故尔推行汉字,棌取唐朝官制,也开科举取士。可见汉文
  化博大精深,能令异域民族喜爱。可惜我女真族蜗居荒凉偏远之地,无缘接触汉家文化呀!”
  习乃古道:“汉人虽然文明久远,但民情怯懦,又爱闹内斗,所以自古多受北方游牧民族欺凌;塞北游牧
  民族虽没有文化,但性情飙悍,又善骑射,常常袭扰中原。
  店小二道:“这雁门关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和汉人的争战之地,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曾在这里设伏,一举歼
  灭林胡十万大军。以致后来林胡多年不敢南下。到了西汉,大将卫青,霍去病都在这里大败过匈奴。所以雁
  门关是兵家必争之地。”
  阿骨打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古事?莫非也是文化人?”
  店小二道:“我是睁眼瞎,一个汉字不识。不过天天在这饭馆里跑堂,听那山南海北的客官闲聊,所以记
  住了一些。”
  阿骨打又问道:“当今辽朝廷对汉民怎样?”
  店小二道:“当初辽朝廷设置南面官,专门管理汉人,地方官吏也多由汉人担当。所以雁云十六州汉人也
  都安居乐业。只是近些年,朝廷萧奉先当权,专门服持皇帝打猎,不理政事。以至地方官员贪脏枉法,胡乱
  摊派,老百姓负担越来越重。遭了灾荒官府也不不赈济,现在许多灾民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官府也奈何不
  得。”
  阿骨打听了暗想,如果天祚帝任用贤能之臣,勤政爱民,惩办腐败,严肃吏治。及时赈灾救难,民心稳定,
  我女真人岂有出头之日。如今天下黎民不堪重负,人心思变,正是我起兵反辽的好时机呀。今翻回到女真部
  族,我就要抓紧厉兵秣马,准备起义!
  这时那一帮随从,也无心听阿骨打与店小二聊天,只顾喝五吆六,行令猜拳,山吃海喝。闹腾了两个时辰,
  大伙都酒足饭饱。阿骨打令习乃古结了帐。带着随从离开了酒馆。回到车马店,阿骨打又与习乃古计议,决定
  明天再到南京析津府打探民情。
  于是第二天阿骨打令众人收拾行装,吃过早饭,便又离开西京,取道往南京进发。
  一行人沿恒山东进,又翻越太行山,一路上尽是悬崖峭壁,危峰耸巅。多见走兽,少有行人。真个是飞瀑深
  涧闻雷鸣,云遮雾绕迷险踪!
  阿骨打问习乃古道:“这汉人地界如此险要,士卒众多,宋军怎么就抵档不住辽军攻势呢?反而委曲求全,
  年年纳贡。”
  习乃古道:“宋军兵源甚广,也不乏能征惯战的武将,只是宋太祖出身武将,凭着手中兵权发动陈桥兵变,
  篡夺皇位。因而他特别害怕武将功高权重,会威胁赵家江山,就在军中推行轮戍制,规定宋将领在每一地方
  任职不得超过两年,够了两年就得调动到其它地方任职,因而宋军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再说经常变换防地,
  对面临的敌手也不熟悉。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盲目用兵,怎能打胜仗?更要命的是宋朝廷对武将极不放心,
  征战时要派文官监军,这些文官不懂军事,又好干涉武将的部署,使得武将不能实施自己的战策,因而严重影
  响了宋军战力。造成宋军不堪一击的惨状。”
  阿骨打道:“虽然宋军战力不强,但必定是一大国,若我女真人向辽军进攻,南京的军队调往北方,宋军
  见有机可乘,也会为收复失地而出兵攻辽的。”
  习乃古道:“辽.宋和好虽已历百年,但宋人丢失燕云十六州,心实不甘。只是迫于辽军强盛,不得不纳贡
  乞和;如果见辽军受挫,时机成熟,宋人必会再度北伐,为收复失地大举攻辽的!”
  二人兴致勃勃,正议论天下大势,忽听一声梆子响,从乱树丛中,窜出一伙人来。只见这伙人衣衫襤缕,面
  黄肌瘦,手里却拿着刀抢棍棒,拦住了去路。为首的一条大汉,身穿一领短袄,紫棠脸,头发乱七八糟,上面粘
  着草屑,手里挺着一柄扑刀,高声喊道:“过路的小子,快快缴上买路钱来,饶你不死,如说半个不字,把你碎
  尸万段!”
  阿骨打勒住马,看这伙草寇,知道又是一伙饥民。便道:“你们哪个敢跟我比试拳脚,如果胜了我,我就把马
  匹,财物尽送于你做买路财。”
  那为首大汉呵呵笑道:“小子还敢班门弄斧?今天让你知道我马王爷是几只眼!”说完放下扑刀,上前两步,
  拉了个架势,叫道:“小子过来,吃本王一拳!”
  阿骨打见这草莽汉子竟然开口闭口称王,心说我不要打杀了他,留着这草寇和辽朝捣乱,也能牵制辽兵。于
  是阿骨打也飞身下马,弃了手中腰刀。徒手向前,两手一拱,道声:“请了!”
  那大汉见状,便一个黑虎掏心照着阿骨打胸口打来。阿骨打却轻轻将身子一闪,那大汉一拳击空,身子留不
  住,撞了过来。阿骨打下边一个扫堂腿横踢过去,就听那大汉唔哇一声,摔了个嘴吃泥。正欲爬起来,被阿骨打
  照屁股上一脚,又跺了个水鲢趴地。阿骨打那脚有千钧之力,一脚能把大狗熊踹死,这汉子怎禁得他这一脚,早
  把骨盆踹得炸了纹。爬在地上‘唉吆,唉吆’地直叫唤!
  后面那些小喽啰见阿骨打如此厉害,吓得掉头就跑。谁知迎面杀来一队官兵,为首一员青年将军胯一匹枣红马,
  使一杆点钢抢,原来是南京兵马都监耶律大石。因听说太行山有强盗出没,特率军前来征讨。他看见这一群喽啰
  败逃过来,便大喝一声:“蟊贼放下刀抢,可以免死!”
  吓得一群小喽啰,呼呼啦啦把刀枪扔了一地,一齐跪在地上磕头求饶。那耶律大石命手下士兵把地下得刀枪
  收拾起来。又让跪在地下得喽啰站起来,排成一队。
  这时耶律大石抬眼一看,见前边不远还有十余骑人马,为首一人骑一匹黄膘马,手提龙泉剑,气宇轩昂,威风
  凛凛。他右边一骑马上坐着那人,相貌清奇,道风飘逸,宛如世外高人。耶律大石十分诧异,心想这深山老林
  之中怎么出现如此俊杰人物。便策马上前拱手道:“几位壮士是哪里人氏?因何来到这太行山里?”
  阿骨打在马上还礼道:“我等是长白山女真族人,因奉父命,前来上京进贡,交割已毕,特来幽燕观光。想不
  到在这里遇上强盗,贼首已被我擒获于此。”
  耶律大石心中惊异,他想土匪约有百十号人,这帮女真人只有十余骑,还能生擒贼首,而一人未伤,真是武艺
  绝伦呀!又想到女真首领是劾里钵,此人说奉父命进贡,看来他该是劾里钵的儿子了。于是耶律大石道:“久闻
  女真酋长劾里钵英明果断,把女真部落治理得稳定和谐,本人十分钦佩!”
  阿骨打道:“家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事公允,所以深受族人拥戴。”
  耶律大石观阿骨打说话虽然彬彬有礼,但目光若电,气概非凡。心想人常说‘女真不过万,过万天下乱’。今
  观此人有君临天下之相。他来到辽宋交界之地察看,必有不臣之心!不如把他来太行山之事告诉秦晋国王耶律淳,
  以引起秦晋国王的警觉。想到这里,耶律大石道:“先生来南京游玩,本该奉陪,只是我有军务在身,还要在太行
  山巡逻,我修书一封,先生到了南京可递于秦晋国王,他会按排先生的食宿。”又令随从取来笔砚纸张,耶律大
  石就在马上一挥而就,然后递与阿骨打道:“今日絮不相陪,后会有期。”说完,耶律大石便带领人马,押着那些
  喽兵往山里去了。
  阿骨打见这耶律大石二十出头,身材伟岸,英姿勃发;不由暗暗吃惊。他对习乃古道:“想不到契丹出如此文武
  双全的人物,真我女真之劲敌也!”
  习乃古道:“大辽虽人才众多,可惜天祚帝不能用,这耶律大石蜗居南京,安能左右大辽的局势?昔日项羽手
  下文有范增,武有韩信,英布,皆盖世英才,最后不还是败给刘邦吗!”阿骨打点头称是。
  一行人沿着山路千回百转,又行了几天,才走出太行山麓。这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只
  见阡陌纵横,绿麦如茵,时有小桥流水,偶见茅蓬草舍,狗吠于道旁,鸡啼于桑颠。真是景色如画!
  阿骨打满怀豪情的说道:“塞南山川壮美,景色秀丽,气侯湿润,真是人见仙境!我女真人岂能永远呆在那冰天
  雪地之中,我等应当发奋图强,灭了辽国,也到这锦绣之乡称王称霸。方能对得起祖宗!”
  习乃古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公子有如此壮志,
  何愁天下不归女真!”
  又走了三天,一行人才来到南京。见这南京城墙高约二丈,用青砖垒就,城楼两层,飞脊走檐。朱漆明柱。十分壮
  观。过了瓮城,见城内街道宽阔,车马行人熙熙攘攘,街两旁店铺林立,格外繁华。
  阿骨打找到秦晋王府,只见一朱漆大门高耸,门前有十余级台阶,台阶左右有两蹲石獅,张牙舞爪,甚是狰狞。台阶
  上立着两个武士,手持铁戟,把守着大门。阿骨打令习乃古手奉耶律大石写的书信递给武士。守门的武士便拿着书信
  进了大门内的耳房。把书信呈给一位门官。那门官又持书信往内院去禀报了秦晋国王耶律淳。耶律淳看了耶律大石的书
  信,知道是女真酋长劾里钵的公子来上京进贡,又拐弯到南京游玩。心想阿古打不过是一布衣,本不该招待他,只是
  念其是来朝进贡,属于公事。就令下属把他安排进馆舍。
  过了好一会那门官才出来,对阿骨打道:“离此不远有一馆舍,是王府专门招待贵宾的处所。请官人跟我去那里安
  歇吧。”
  于是那门官带路,阿骨打等人随后行了不远,果见有一处馆舍。绿瓦粉墙,亭台楼阁,十分幽雅。那门官与馆舍
  主人交待一翻,便回王府去了。
  馆舍主人命一使女把阿骨打领进一处雅室,阿骨打进屋一看,见墙上挂着名人字画,厅内有方桌茶几,雕花漆椅,
  十分清静。使女温柔恭顺,先请阿骨打坐下,又泡上茶,才笑盈盈的说道:“客官还有什么吩咐?”
  阿骨打道:“没有事了,你忙去吧。”
  那使女又说道:“官人如有吩咐,只喊一声,奴才便到。”说完才娉娉婷婷的离去。
  习乃古与另外的随从也分别安排进两个大房间,里面打扫的也很干净。
  到了旁晚,有使女进来招唤道:“各位官人,请到一楼大厅用餐。”
  阿骨打领了众人下得楼来,走进餐厅。检两张桌子坐下、一会儿堂官递上菜谱,请阿骨打点了菜,又把桌子抹一遍。
  便端上菜来。有那幽州红烧鲤鱼,芹菜鸡丁,牛肉羊肉粉皮......。
  这女真人都是渔猎出身,个个都是牙齿锋利。平时吃饭,虽然也知烧烤加热,但大多半生不熟就狼吞虎咽吃进肚里。
  如今见这汉家全席,异香扑鼻,味道鲜美,吃起来如风卷残云,一会便把两桌菜夹的净光。习乃古又唤堂倌增加十斤牛
  肉,大伙才填饱肚子。吃得满嘴流油。又喝了两坛子老酒,才打着饱咯上楼了。
  第二天阿骨打问店家道:“这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可以游览?”
  店家道:“出南京东门不远,有一‘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延揽人才修建的。你们可以去看看。”于是阿骨打
  就领着习乃古等人乘马出了城往东而来。一路上经人指点,终于来到‘黄金台’。真是看景不如听景,只见这所谓‘黄
  金台’,不过是一个土崮堆而已!
  阿骨打等在土崮堆下边的树上系了马。登上‘黄金台’,问习乃古道:“这黄金台的来历你清楚吗?”
  习乃古道:“昔日燕昭王为振兴弱燕,笼络天下英才,特为郭隗修建了这座土台,在土台上放置黄金,表示他不惜重金,
  延揽人才的诚意。后来果然胸怀奇智大略的名将乐毅投奔燕国,受到燕昭王重用。他协助燕昭王把一个内乱外祸、满目
  疮痍的弱燕,治理成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乐毅又兴兵伐齐,将强大的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几乎亡国。使
  诸侯咸服,所以这黄金台也成了千古胜地。”
  阿骨打道:“汉人历史悠久,豪杰倍出,实在令人敬畏!”
  习乃古道:“此去不远,有一条河,名曰‘易水’,昔日荆柯刺秦王,燕丹太子曾在此地设宴为荆柯送行。也是千
  古名胜之地。公子可愿去游览?”
  阿骨打道:“好哇,久闻易水送别的典故,既然来到了,为何不去领略一下那慷慨悲歌之地!”
  于是一行人又下了黄金台,策马前行。行了一程,果见一条河流。此时春风料峭,易水清冷,古道荒凉。习乃古指着
  河岸道:“这里就是燕丹送别荆柯处。”
  阿骨打道:“自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量一刺客怎能扭转天下大势?不过我观南京北倚燕山,遥控契丹;西偎太行,
  是天然屏障;东临大海,可收水产之利;南有千里平原,是米粮之川。此乃天下形胜之地,千秋帝王之基也!”
  习乃古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自李渊建立大唐,唐由盛到衰,由衰到亡;天下进入五代十国,以后又是辽,宋,
  西夏三足顶立,算来已正好五百年了。莫非天意寄予公子呼?若公子起兵黑水,扫平契丹,吞并宋朝,建都南京,建立万
  世不朽之业,正应了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天意!”
  阿骨打听了习乃古的一翻宏论,不由心潮蓬湃,豪情万丈。他想大丈夫处世,就应当轰轰烈烈,扫平天下,称雄于世,
  岂可空老山林,与草木同腐!
  二人议论一阵,看看天色将晚,便拨转马头,回南京城来。
  再说耶律大石那日和阿骨打分手,又在太行山巡视两天,便收兵回归南京。他向秦晋国王耶律淳禀道:“我观那阿骨
  打,目光犀利,如同鹰隼,气魄非凡,实则当今枭雄也!彼若是我契丹人,可成国家栋梁;但其乃女真人,女真人对辽朝
  非常仇恨,这阿骨打怎能安心臣服大辽?将来必为我辽朝心腹大患。”
  这时萧干也在场,他笑道:“量一女真小族,就是出来一个两个狂妄之徒,他还能翻了天?我大辽雄兵百万,猛
  将比女真人口还多,阿骨打敢作乱,还不把他女真赶尽杀绝!”
  耶律淳也道:“女真既已臣服,其中英雄豪杰,都是我大辽人才,将来皆为我用,何必杞人忧天。”
  耶律大石见耶律淳不以为意,也不便再说什么。但他回到家里,总觉得阿骨打是个危险人物,放心不下。于是他想再会
  会阿骨打,摸清他的底细。耶律大石就在家中安排了酒宴,派人去馆舍请阿骨打赴宴。
  阿骨打自从在太行山见过耶律大石,觉得耶律大石英姿勃勃,文武全才,气概雄豪,将来必是辽朝栋梁。我女真要起兵
  反辽,他就是女真劲敌。因而对耶律大石也格外警惕。今见他设宴相请,便欣然应允。带了习乃古一同前去赴宴。
  到了耶律大石府邸,见耶律大石已带两位幕僚在厅前等侯。阿骨打拱手道:“多谢节度使盛情款待。”
  耶律大石满面春风,说道:“先生千里迢迢来到南京,我因军务在身,耽误几天,招待不周请多海涵。”说完携阿骨打
  之手,同入宴厅,分宾主坐下。
  耶律大石令使女为阿骨打斟满酒。然后举起杯说道:“先生为朝廷进贡,十分辛苦,我先敬一杯薄酒为先生洗尘。”
  阿骨打也举起杯来,道:“感谢节度使盛情款待,久闻节度使文武全才,今日相见,果然儒雅大度,名不需传!”
  耶律大石又道:“以前女真各部互不服气,常有争斗,自从令尊执掌节度使大印,治理得内部和谐,边陲安宁。可见令
  尊在女真威望极高,治理有方呀!”
  阿骨打道:“我父亲以德报怨,处事公允,深受族人爱戴。因而各部落都服从其领导。相安无事。不过现在朝廷征收赋
  税太重;地方官员又强迫女真族人进行不平等交易,称作‘打女真’,弄得许多女真人家倾家荡产,造成女真人怨声载道!”
  耶律大石道:“此事我当启奏皇上,责令严查‘打女真’之事。务必还女真族人一个公道。希望公子回去要协助节度使
  安抚百姓,勿使生乱。”
  阿骨打道:“若朝中官员都能如节度使这样清正爱民,各族和睦相处,天下必能长治久安。”
  酒至半酣,耶律大石又令**歌舞助兴。其中一名**名唤‘燕儿’,生得细皮嫩肉,双目顾盼生辉,口齿灵利,应对
  得体。跳起舞来轻盈妙曼,阿骨打十分欢喜。耶律大石见阿骨打喜欢‘燕儿’,就令她频频为阿骨打敬酒。那燕儿眿眿含情,
  双手捧了酒杯举到阿骨打面前,喜盈盈得说道:“官人仪表英俊,小女子一见倾心,这杯酒就表示小女子对先生一心一意,
  请先生赏光!”
  阿骨打听她说得情恳,心里高兴,便接过酒杯笑道:“小姐如此美意,怎敢不领?”说完一饮而尽。
  那燕儿见他喝得豪爽,便又斟上一杯双手擎起道:“先生不愧为当世英雄,饮酒爽快,办事一定果断。俗话说一条腿不
  能走路,就再请先生饮个好事成双!”
  阿骨打道:“你说得有理,我就再饮一杯!”说完接过杯来又是一饮而尽。
  燕儿接过空杯,就又酌上一杯说道:“好事成双还不算俊杰。再请先生饮个‘连登三甲’!才算得上人间俊杰!”
  阿骨打不解其意问道:“怎样才算‘连登三甲’?”
  燕儿笑嘻嘻的道:“先生喝了这第三个酒,就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三场考试都拿第一名,就叫做‘连登三甲’。”
  阿骨打道:“少姐这个酒我喝不得!”
  燕儿道:“先生为何喝不得呀?”
  阿骨打道我们女真人终生出入林海雪原,与虎狼为伴,以渔猎为生,从来不进考场,如何能挣来连登三甲?”
  燕儿道:“先生堂堂一表,凛凛一才,将来当酋长,进节度使,升枢密使,岂不也是连登三甲吗?”
  阿骨打听了又是一乐,便道:“多谢少姐吉言,这酒我就喝了。”于是又喝完一杯。
  燕儿见他连饮三杯,眉头也不皱。心想这人真是好酒量,节度使预先叮嘱我要把他灌醉,若灌不醉他节度使岂不怪我无能?
  于是又满满斟上一杯,笑嘻嘻得说道:“政坛风云变换,先生就是出将入相,还要求个平稳,小奴再敬您一杯,让先生喝个四
  平八稳!”
  阿骨打微微一笑,接过杯来,又一口喝下。
  燕儿见阿骨打又喝干了杯。燕儿便又斟上一杯道:“先生虽能一世荣耀,但俗话说‘发不发,看娃娃’。奴家再给官人敬
  献一杯,这叫‘五子登科’,先生喝了这杯酒子孙世代为官,富贵万年!”
  阿骨打道:“小姐如此美意,怎能拒绝?”接过杯来,只一口,又喝干了!
  燕儿心想这大汉不知有多大酒量?我一杯一杯的倒酒,太慢了!于是她又拿过来三个盅来,并排放在托盘上,端起酒壶,把
  三个盅都满上了。又两手端起托盘来说道:“先生刚才喝了个‘四平’,又喝了个五子登科,再喝三盅,才算得上八稳呢,请
  先生再干三盅!”阿骨打也不推辞,一连又喝了三盅。
  燕儿又变着法儿给阿骨打劝酒,阿骨打一连喝了二十盅。仍然气定神闲,脸上不带一点酒意。燕儿不由心里发怵,暗暗叫苦
  道:“今天遇上酒魔头了,怎么喝二十盅还没一点酒意?”
  这时耶律大石在旁边观察,他本想让燕儿把阿骨打灌醉。阿骨打要有反辽图谋,酒后吐真言,就会暴露出他的狼子野心。没
  想到阿骨打连续喝了二十盅,一点事也没有,心中也暗暗称奇。
  习乃古耽心燕儿真的把阿骨打灌醉了,便替阿骨打解围道:“我家主公已喝的十全十美;节度使扫匪凯旋,劳苦功高,我为
  节度使敬献一杯,表示祝贺!”
  耶律大石道:“谢谢你的美意,咱们就共同干杯吧!”在座的人都举起杯来,一起饮了一杯。
  饮至掌灯时分,阿骨打见在座的人都有了倦意,便道:“节度使剿匪刚刚回来,十分疲劳;再说天色已晚,我们两人都已到
  量,咱就到此结束吧!”
  耶律大石道:“陪酒的丫头本领有限,没让先生喝得尽兴。请先生谅解。但是还请各位把门前盅扫清吧。”于是大家又把门
  前盅喝清了,耶律大石又送阿骨打出了府门,才拱手告别。
  阿骨打走后,有幕僚向耶律大石进言道:“这阿骨打气壮山河,非池中之物。其言辞又多对我大辽不满,久后必为祸乱。节
  度使不如杀了他,以绝后患!”
  耶律大石道:“他父现居节度使之职,是朝廷命官;今天又是为朝廷进贡而来,若杀了他,朝廷怪罪下来,难辞其咎。”
  一幕僚道:“一日纵敌,万世之患!节度使可派一队人马化装成土匪,于其回去的路上截杀。朝廷也不会怪罪于我们。”
  耶律大石依其计,派一偏将领一百多个士兵,去山海关以北,检那山路逼窄之处埋伏,等阿骨打经过时乱箭射死!
  再说阿骨打出离了节度使府。习乃古道:“我观耶律大石表面尊重少爷,实则心怀不善,他看少爷是人中之龙,恐日后起兵
  反辽,心生忌恨!我们在此久留,恐其陷害;咱不如今夜悄悄离开南京,免遭其毒手。”
  阿骨打道:“彼以礼相待,我岂可不辞而别?大丈夫行事,如日月经天,光明正大。我明天要向耶律大石辞行。看他敢奈我何?”
  于是第二天,阿骨打亲往节度使府向耶律打石告别。耶律大使道:“先生留在南京,我面奏皇上,保举你做南京处置司。岂不比
  回那北大荒快活?”
  阿骨打道:“多谢节度使抬举,不过我这次来是向朝廷进贡,家父还等我回复。我到家禀明父母,过一段再来效忠皇上。”
  耶律大石见他说的有理,也不便强留。便一直把阿骨打送到城外,眼看着阿骨打率领一行人,向山海关那条大路上走去。幕僚又
  献计道:“阿骨打神秘莫测,别中了他‘示形于东而击于西’的诡计,节度使要防他半路改变方向,往西拐弯取道居庸关潜逃。”
  耶律大石觉得此话有理,便又派一员偏将,率领二百士兵去居庸关外埋伏,并一再叮宁:“要乱箭射死,不要抓活的!”
  再说习乃古随阿骨打往山海关大路上走来,他耽心遇上伏兵,一路提心吊胆。看看来到山海关,阿骨打道:右边不远就是大海,
  咱去海边逛逛。这一帮人就下了去山海关的大道转向海边行来。
  这天正好风平浪静,海边停靠着几条渔船。阿骨打对习乃古道:“你去联系一下船家,我们坐船去兴宁。”
  习乃古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阿骨打也估计耶律大石在山海关外设伏兵,故意让耶律大石眼看着人马都往山海关而来。谁知他却半道
  改为乘船渡海,绕过伏兵。习乃古暗暗佩服阿骨打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城府渊深!
  习乃古找到船家,问道:“我们要坐船去兴宁,船家要多少银子?”
  那船家道:“我们都是打渔船,从来不载客过海的。”
  习乃古道:“你们出海打渔一次能挣多少银两?
  船家道:“出一次海打的渔能卖二十两银子。”
  习乃古道:“我每条船给你四十两银子,雇两条船,你愿意渡吗?”
  那船家一听给四十两银子,比出海打渔划算。便答应送他们过海。
  于是阿骨打等人分坐两条船出了海。这时又见微微南风吹起,船家扯起蓬来,那船一帆顺风向勃海北岸驶去。
  再说耶律大石在南京日夜盼望派出截杀阿骨打的人马回来报捷。过了十来天,山海关的人马来报:“未见阿骨打从山海关经过。”
  又过两天,居庸关一路人马来报:“也没见阿骨打从居庸关经过。”
  耶律大石大惊。幕僚道:“阿骨打如没从此两路经过,必是乘船从海上逃走。”耶律大石猛可醒悟。拍案叫苦道:“阿骨打高
  深莫测,覆大辽者,必此人也!”
  于是耶律大石写了一付奏章,极言阿骨打野心勃勃,有不臣之志。请求朝廷在应州多驻辽兵,以防其叛变。然后派人送往上京。
  一日萧奉先处理各处报来的奏章,发现节度使耶律大石的呈文。见上面写的尽是阿骨打的坏话,心中不悦。又见信中劝皇上对
  女真多加防范;心想一定是阿骨打去南京游玩,没给耶律大石送礼,得罪了耶律大石。故尔阴谋对阿骨打加害!于是他把那奏章扔到
  一边,就没向天祚帝呈报。
  阿骨打一帮人乘船顺利的渡过渤海,两天便到了兴县。他命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终于安全回到家中。却见老爸躺在床上,已经
  奄奄一息。阿骨打附在父亲床前说道:“孩儿回来了。”劾里钵微微睁开眼,看了他一下,头一歪,就咽气了。阿骨打放声大哭一场。
  便与兄弟几人商议,办了父亲的丧事。一面写了一付奏章,启奏皇上其父已病逝。
  天祚帝接到阿骨打的奏章,知道劾里钵已死。便与萧奉先商议,萧奉先道:“劾里钵虽死,其子阿骨打忠心耿耿,素有人望,圣上
  可速传旨封阿骨打为节度使,使其继承父业,可以稳定人心。免得女真族人挣权夺位,闹起内乱。”
  天祚帝对萧奉先言听计从,也不与其他大臣商议,便传旨:“封阿骨打为节度使,总管女真事务。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