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终结者 / 第二十五章封王之事传天下,英雄皆蠢动.

第二十五章封王之事传天下,英雄皆蠢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刘辩的强势之下,百官只有顺从。
  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王明也表示无语,不过是出征一场,得胜而归,自己居然被封王了,还是皇帝之下第一王。
  可是大汉历史上,除了高祖时有异姓王,再也找不到一位异姓王了。
  王明将会是汉朝以来第一位异姓王。
  群臣虽然不愿意同意,但是碍于皇帝的强硬态度,也只能同意了。
  其实对于刘辩来说,封王之事早晚都会做。
  朝堂之上本来就对于刘辩杀刘协之事颇有微词。
  再者说了,满朝文武除了王明是坚实的“挺辩党”,其余者要么是保持沉默,要么是反对者。
  封王明为王侯之事,是必须而为之。
  本着尽早不尽晚的原则,刘辩便利用此次出征归来,王明携大胜之威,完成此事。
  为了给王明这位大汉新王建造新的配套衣物,太书院的硕儒们翻阅大量古籍,终于找到了适用于并肩王的礼仪。
  皇帝带九珠冠,并肩王当为八珠冠;皇帝当穿九龙黄袍,并肩王当穿八龙黄袍……
  总之就是,并肩王吃穿用度仅比皇帝低那么一点点!
  还好,就当鸿儒们说到并肩王的王宫时,刘辩觉得太过铺张浪费,不必建造。
  没有宫殿的并肩王恐怕只是一个虚位而已。
  众大臣以为刘辩意识到自己的决定错了,即将收回成名时,刘辩说了一句所有人终生难忘的话。
  “朕在皇宫中时常觉得空荡,不如并肩王搬到皇宫中来住好了!”
  刘辩摸着下巴觉得自己这个办法很可行。
  诺大的皇宫,除了刘辩之外尽是宦官与宫女,刘辩难免会觉得无趣。
  可是有了王明便会不一样,至少有了一个说话的人。
  “朕住西宫,东宫让与并肩王!就这样定了!”
  刘辩再一次霸道的决定,这一次除了王明别人再也没有反对。
  因为人家是皇帝!就这么简单。
  “陛下,皇宫乃是皇家禁地,臣乃外姓,被封为王,已是得天垂怜。入住内宫实在是万万不敢!”
  王明现在有些怕刘辩了。自从刘辩登基开始,刘辩无论是行事风格还是办事态度,都与之前所有皇帝不相同。
  那个皇帝愿意将权力分给别人一半?又有那个皇帝会让外姓之臣入住内宫?
  “爱卿错亦!”刘辩摆摆手,“如果爱卿不住皇宫,就得给你重新修健一个王宫,得需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啊?我们吃饭尚且是个问题,更别说建造一座宫城了。”
  “所以呢,并肩王就先委屈一下,在皇宫暂且住下,待到我们富强之后,在给并肩王建造宫殿。”
  刘辩说的当真是冠冕堂皇,如果这些话让不知情者听道,还以为刘辩是体恤百姓的好皇帝呢。
  “那就依陛下所言?”王明摸不着刘辩的套路,只好谨慎的试探道。
  “不然你还能怎样?”刘辩露出一个得胜者的胜利笑容。
  金銮殿上的诸多大臣感觉到王明被封并肩王后,朝堂格局似乎会变了。
  长安城在逐渐恢复往日的繁华,百姓也开始重新生活。
  京兆伊的发布的一系列政策,也在刺激着这个大都市,努力的使其恢复着往日的辉煌。
  既然是大都市,自然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尤其是现在这样的长安城,正努力恢复着经济,更是衍生出不少第二职业。
  骠骑将军王明被封为一字并肩王,在长安城早已被传的沸沸扬扬,在百姓嘴中,什么样的说法都有。
  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王明成为了并肩王,并且住进了皇宫中。
  这些消息被长安城内形形色色的人,通过各式各样的办法传递到整个天下。
  兖州府衙,曹操双眼赤红,很显然,曹操熬夜了。
  曹操两天没有睡觉了,这两天时间内曹操可谓是收获颇丰。
  将入侵兖州的青州黄巾军,彻底降伏。
  百万黄巾将会被按插进兖州各个郡县,充实每个郡县的人口。
  “王明居然被封为一字并肩王!”曹操轻柔着太阳穴,疲惫的说道。
  “王明如同流星一般,骤然出现,出任骠骑将军,拿下媚邬城,居然被封为一字并肩王!”一个瘦弱的中年人穿着朴素的儒服缓缓讲到。
  “刘辩登基后,便用铁血手段将朝廷彻底掌控,恐怕百官暗地里也有不服者。除了王明是刘辩的铁杆外,刘辩已无他人可用。封王明为一字并肩王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志才,继续说。”听道戏忠的话,曹操深以为然。
  “王明可是王允之子,可得到王允的支持,此乃其一。”
  “王明将成为刘辩的代理人,由王明出面向百官以及天下相抗,此乃其二。”
  “王明有鬼神莫测之才,封其为并肩王,可得其心,此乃其三。”
  戏忠将所有的可能都分析出来。
  “王明何其幸也,直接成为大汉并肩王。”曹操心里很是羡慕。
  “天下已乱,兖州牧与兖州王何异也?”戏忠反问道。
  “哈哈!志才却是道出实情!”曹操想通之后心情也是大好。
  ……
  “王明小儿何德何能敢为并肩王!”
  扬州府衙内袁术得到这样的消息后大发雷霆。
  “我袁家四世三公尚不敢自立为王,一介竖子,居然敢为并肩王!”
  “主公勿忧,”大厅之下一位墨衣青年拱手道“丰有一计,可令主公无忧!”
  “长史有何妙计?”袁术听道有妙计,眼睛里开始放光。
  “主公虽为扬州牧,实为扬州王。”李丰狡诈的一笑,“主公可自立为王!”
  “主公,此计万万不可用!”阎象听道李丰的馊主意,气的直骂街。
  “此乃大汉之扬州,若主公自立为王,恐召杀身之祸啊!”
  袁术听道李丰的话,心情本来有些好转,可是阎象又出来扫兴。
  袁术的脸瞬间铁青,“阎公无需多言,本君自有定义。”
  阎象听道袁术这样的话,心里才安定了许多。
  忽然阎象感觉自己似乎被一条毒蛇盯上了,回头看去,原来是李丰正恶毒的看着自己。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