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终结者 / 第七章李与牛起兵媚邬,王与吕分兵南下 2

第七章李与牛起兵媚邬,王与吕分兵南下 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长安城自从董卓被诛杀、新帝继位之后,开始大肆整顿长安城的治安。
  如今不过是过了三五天,长安城虽然达不到路不拾遗,可也做到了百姓安心。
  如今对于长安城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从地狱来到了天堂。
  新帝继位后不仅整顿吏治,还与豪族商议开仓放量的事宜。
  因为,长安城在董卓与西凉军的肆虐下,除了豪族中有余粮,普通百姓仅能勉强度日。因为多余的都被董卓收敛到了媚邬。
  长安城最威严的莫过于皇宫了。
  金銮殿内三公匍匐,群臣并卧,共同朝拜至高无上的皇帝——刘辩。
  刘辩面色冷峻,将群臣巡视一遍,开口说道:“今日是第一次上朝,众卿当知道我们的险境,若不能为朕分忧,请自行摘下怀中印,朕会让那些可以为朕分忧者前来赴任。”
  这话当真将朝中不少重臣的脸给打的啪啪响。
  董卓执政时,万事都是由董卓安排,众臣虽然是有心想管,却无力去管。
  毕竟,天大地大,自己的命才是最大。
  不过,这话对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却被打压者们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想必他们心里在欢呼,出头之日来了!
  刘辩环视众臣一圈,发现每个人的脸色都不一样,有的露出激动之色,有的是害羞之色,还有忧心之色……
  “当务之急就是躲在媚邬的董贼余孽。他们可是有五万之众,媚邬据长安也不过两天行程。朕虽已登基三天,却没有睡好一个晚上。众卿,谁愿为朕分忧?”
  刘辩说的可是事实,在媚邬的西凉残军大多为骑兵,努把力他们甚至可以朝发夕至。
  你说,皇帝能不着急吗?
  “臣愿举一人,可替陛下分忧。”群臣中走出一人,大声说道。
  这是并不是别人,正是新任尚书扑射荀攸。
  这位荀攸可是“颖川八龙”的族孙,有三国“萧何”之称的荀彧的侄子。
  “卿举何人?”
  荀攸望着第一排的某一人,朗声说道:“臣保举骠骑大将军王季亮!”
  王明正在台下眯着眼装迷糊,不成想被荀攸给推了出来。
  当初在洛阳救刘辩时,荀攸也是出了不少力。
  王明自然向这位顶尖智者抛出橄榄枝,不过荀攸的态度却很模凌两可。
  王明听见荀攸的话,心里很是有气,荀攸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要将我推出去?
  虽然王明现在是骠骑大将军,可是王明根本不想要,这全都是刘辩硬塞给的。
  王明想要的是天下一统,然后赚钱,赚好多钱。
  若是不接受那可就是在打新帝的脸!
  所以王明只好接受了。
  这骠骑大将军当的,出事就得找骠骑大将军,找别人不好使。
  “臣也认为王骠骑是不二人选。”王明身边的皇甫嵩也开口说道。
  王明张张嘴想要辩解什么,刘辩又紧接着说道:“王卿居然得到朝堂上这么多推荐,那就不必推辞了。”
  王明长大了嘴巴,表情有些不相信刘辩这个决定。
  先是刘辩问道,再是荀攸举荐,紧接着皇甫嵩也赞同,最后皇帝什么也没说就决定了。
  王明仔细一想,这不是给自己下套来着吗!
  刘辩啊刘辩,老子养你养了五年,你登上九五至尊也是老子一手策划,你就这样对老子的吗?
  王明很想大声骂出来,却还是忍住了。
  因为王明发现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王明清了清嗓子有些不愿意道:“陛下,臣虽然有心完成此事,却还需要陛下支持。”
  “莫非王卿已有妙策?”刘辩发现王明在摸鼻子。
  通常情况下,王明摸鼻子就是有计策在心的表现。
  王明掰着手指头一本正经的分析道:“媚邬有西凉军五万,抛去御林军、各地不可缺少的守军,我们能聚集的也不过两万。”
  “如何用两万兵威胁到拥兵五万的牛辅?”
  “当然的用计谋啦。”
  王明自问自答,讲的确实是激情四溢,分析的也是头头是道。
  “王卿直说吧,你想要如何?”突然想发现王明的眼睛已经眯起来了。
  刘辩可明白这个动作表情对于王明来说意味着在算计些什么。
  “陛下,臣有三点要求。”
  “第一:将车骑将军的一万并州军由安定郡调到京兆郡,以便随时支援臣下。”
  “其二:陛下应当先书写一纸圣令,说明董卓已诛,从其者降之免罪,由使者交给牛辅。牛辅若不封招,臣再讨之。”
  “其三:臣需要荀扑射与皇甫侍郎鼎力相助。”
  荀扑射就是荀攸了,而皇甫侍郎则是皇甫嵩之子皇甫巽。
  皇甫巽字寿坚,也就那位与董卓是好友的那位皇甫寿坚。
  有次董卓非要将皇甫嵩杀之,若不是皇甫巽求情,恐怕皇甫嵩早已人头分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