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新帝继位,肯定是要大赦天下,然后大肆封赏。
刘辩登基后,将朝中权利集中到尚书台。
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位,由司徒王允录尚书事。
录,总领也。总领尚书台所有的事。可见新帝对于王允是何等的重视!
由尚书令为百官之首,而
三公则超然物外,作为荣耀的象征依旧存在。
其二拜原太尉马日鄲迁任司徒,拜关东大儒士孙瑞为司空,拜原车骑将军朱隽为太尉。
其余各人也各有封赏。如中郎将蔡邕,被拜右尚书令。
又如故太尉黄琬,虽然年事已高,依旧被拜尚书扑射。
马日鄲历经恒帝,灵帝、少帝,炀帝四朝。吃过的盐,比世上大部分人走的路还要多。
德高望重最是适合这位关西大儒了,由这位硕儒迁任司徒,也是众望所归。
虽然这位硕儒在刘辩登基时没有出力,可是这位硕儒可是为数不多的心系天下的帝国守护者。
士孙瑞乃是王允一党,为除董大业出力甚多。能拜其为司空更多的还是看在王允的面子上。
朱隽可是平定黄巾之乱的老将,曾被灵帝封为右车骑将军。由朱隽担任太尉也算名正言顺。
文官封完了,接着就是武将们了。
拜皇甫嵩为大将军,总领天下兵马。
拜王明为骠骑大将军,拜吕布为车骑大将军。
其余各将也是各有封赏。
如羽林中郎将张辽,被封为卫将军,地位仅在王明、吕布之下。
又如虎贲中郎将李肃,被封为城门校尉。
对于反复无常的李肃来说,也是个天大的封赏了。
此诏书很快昭告天下,一时间天下群雄震动。
不过,群雄们很快的就将这事抛之脑后。
对他们开始,刘协也好,刘辩也罢,距离他们太远,根本构不成威胁,还是先关注下自己的生活吧。
曹操此时正在东郡做太守,连兖州刺史都不是。
而兖州此时正在被青州百万黄巾军糟蹋。按照历史的进程,这百万黄巾会成为曹操争霸天下的基石。
我们在来看看袁绍,我们的袁公子此时已经拿下冀州,正在同北方幽州的公孙瓒进行激战。
而刘备三兄弟就在公孙瓒手底下做事。
而应该拿到玉玺的孙坚,因为没有玉玺而回到了老根据地“吴郡”。
而袁术也不过刚刚拿到扬州全境而已,便自封为扬州牧。
刘表在荆州也是得到了荆州氏族认可,成为明正言顺的荆州牧。
张鲁在汉中用宗教惑众也是有声有色。
刘焉在益州经营数十载,俨然将益州识做自己独有的领地。
其余各地也是纷纷自封为主,大汉除了雍州,已经乱的一塌糊涂了。
不过对于刚刚登基的刘辩王明一众来说这都不是主要的,当前最着急的莫过于解决驻扎在媚邬的西凉残军。
已知这股残军的头领是牛辅和李儒。这两位都是董卓的女婿,自然是要为自己的老丈人报仇了。
至于李傕与郭泗这两个盗马贼出身的中郎将,早就领着自己的兵马回到了凉州,过起了山大王的舒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