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今天是九月一日,安文中学的开学第一天。
叶曦早早的来到了(1)班等待。虽然是7:05上课,但叶曦却6:00就到了这里――班级门口一个人都没有。为什么会有?叶曦望着教室前的花坛,陷入了沉思……叶曦的中考成绩是全市第一――这也是她被安文中学理科实验班破格录取的原因。
每年安文中学在中考的前两个月都会举行自主招生考试,把自主招生的名额分配到D市各市区的初中,按成绩和教师推荐挑选出优秀的学生到安文中学参加考试。叶曦读的初中柳门初中是一个较小的中学,初三只有四个班,每个班有四个名额参加静安中学的自主招生,而像立渊中学这样的市级初中有26个班级,每个班有6个名额,是不公平,可立渊中学的生源确实要更好。安文中学的理科实验班有51人中有29个来自于立渊中学。
话说回来,以叶曦的成绩当然会被老师选中。然而,考试那天,她拉肚子了,假的。
叶曦是12岁到孤儿院的,办好手续后,就在附近的雅柳门中学上初中。柳门中学大多数孩子也都是柳门孤儿院中的,比如陈沁――叶曦的闺蜜。诚然,孤儿的身份很可悲,但若身处于一群孤儿中,叶曦就不感到那么可悲了,毕竟大家都一样。
可安文中学不一样,理科实验班更不一样――这里的学生家境都是很殷实的他们的父母花钱给他们上各种辅导班,请家教,以求他们出类拔萃,叶曦并不想处于这些出类拔萃的“小精英”之中,但她又真的想考入安文中学去眺望一个更绚烂的前程――一个18岁后离开孤儿院的前程。可她又真的畏惧身处理科实验班中那种天差地别的对照――你们成绩相当,你失去了平底等的筹码,他们却有名牌汽车接送上下学,你只能住校拿着好心人的资助过一个标准孤儿的悲惨日子。大家一点儿都不一样,她讨厌这种感觉,像自己裸体站在锦衣华服的人们面前一样。她确实是一个矫情又自卑的人.
理所当然,自卑的叶曦深思熟虑后,毅然决然地拉肚子了。巧妙的避开了自主招生考试。为此,叶曦的初中班主任还念叨了好久。叶曦呢?在短暂的松了口气之后,又为自己失去了一个获得更好的教育环境而深深怅惘……自从经历12岁那年的那些事后,叶曦的性格就被磨成了这样――犹豫不决,自相矛盾。
也许是命运同情这个小女孩的复杂思绪,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让安文中学破例把叶曦划入实验班。
公告栏上(1)班的第51个名字,也上某些家长与同学早早地关注到了这个来自柳门初中的女生。
叶曦的争气可把校领导高兴坏了。作为柳门初中第一位中考状元,叶曦获得了5000元的奖学金,够她把《穆斯林的葬礼》,《爱之所在即神之所在》等书搬回来了。
同样的,在短暂的欣喜过后,叶曦又陷入了深深的怅惘。
该怎样把裸体站在人群中的日子过好?这是一个问题。
由于柳门孤儿院离安文中学较远,又没有亲人给叶曦陪读,叶曦只好选择住校。在安文中学之中,住校生等同于贫困,因为高中激烈的竞争压力绝大多数的家长会选择租安文中学周边的学区房进行陪读,给孩子创造一个连牙膏都不用挤的全心全意读书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正因为如此,安文中学周边的学区房价久涨不跌,为全市的GDP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又因为安文中学是公立学校,住宿费却相当低廉。孤儿院的沈姨帮忙叶曦办理好了入住手续就回去了,叶曦一个人,住在四个人的空荡宿舍里,拼命地想扯出一丝笑容,毕竟自己只交了一个人的房租,却可以享受四个人的空间,赚大发了不是?她的嘴角轻轻扬起,心里念着:叶曦,你占了大便宜呢!宿舍安静得可以听到盛夏悠远的风声。扬起的唇角突然落下一滴泪。叶曦把头重重的埋进臂湾里,泣不成声。没有几个人住校,我要以孤儿的身份面对这象征低人一等的宿舍,没有一个同伴,孤独地度过高中三年。爸爸,哥哥,我好想你们,你们这些坏家伙,为什么要丟下我一个人?
窗外的风有些凉了,女孩也哭得有些倦了。她深呼一口气,打开书桌上的《名人传》。这是她从12岁以来养成的习惯。最伤心的时候就看《名人传》看贝多芬,看米开朗琪罗,看列夫.托尔斯泰看有人比她还要惨。看有人经历了苦难之后拥有了伟大的灵魂。事实上,叶曦并不希望什么伟大的灵魂。她只想从书中得出一个结论:比你更可怜的人都能坚持下来。
吸收了伟人的气息后,叶曦再一次振作。逼自己不再去想什么孤儿,未来的问题。那学校就是为了好好读书不是吗?其他的事有什么意义呢?青春期的少女暂时用阿Q精神压住了自己的玻璃心。
9月1日,叶曦五点钟自然醒,潜意识告诉她,要早点去班上,不可以迟到,不能出半点差错,稍微洗漱,在食堂吃完饭后就来到了班门口等着。
可,这也太早了点!在望着花坛出了半个小时的身后,叶曦无奈的认识到了这一点,长长地叹出一口气。这样神经质的自己该怎么度过接下来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