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萧镜兮在年夜饭桌上看到了又长了一大截的一双儿女,以及可以踉踉跄跄走路的霁昉。
霁昉咿咿呀呀的叫着娘和哥哥姐姐,萧镜兮笑了。
霁偲和霁媆吃了没多少饭后,就去带着霁昉玩去了。
木生看出了她的不高兴,看了几眼才接着吃饭,锦云也看出了,却当做没发生。
萧镜兮则去了祠堂。
看着几个无名木牌,萧镜兮沉默着,不说话。
直到传来陈婶的消息,萧镜兮才回去。
第二天,木生直接去了公堂找她。
“你怎么来了。”
“你今年,多少岁了。”
“木先生,你这样随便问年龄,可不好。”
“对你哪里需要客气啊。”
木生直接坐下来喝茶。
“我二十二了,一双儿女四岁,霁昉两岁。”
“你,有没有想过,给他们找个父亲。”
萧镜兮放下手中的《殷朝末代皇帝志》,抬头看他。
“你怎么会这样问。”
木生说,“我想了想,你终究是要入建业的,可是,你这样自己带着,会落人口实的,不利于你的官场,官场上最重要的,莫过于名声了。”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不想再找个父亲给他们。我就想这样让他们这样就行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
“你来,就是问这的么。”
“当然不是。”木生接着喝了口茶,“我听锦云说,建业来了位四殿下?”
“也正是他回来了,咱们才能有这么多假期啊。”
所以,咱们这算是沾了他的光了?
萧镜兮心里冷笑。
就冲着邬缙这件事上,萧镜兮不会对这位四殿下有好感,哪怕他人好。
“对了,我听说,丰帝好像要全力打压邬缙的人马。”
“的确,会有人死,也会有人除职,那么,就会有空缺下来,说不定,我会补上呢。”
“要是这,那也好呀,在这北界呆了快两年了,去外面看看,也好啊。”
“万一我去了比北界更差的地方,你不得崩溃啊。”
“再差,我也跟你去。”
萧镜兮笑了,没说话。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刚认识,就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萧镜兮趁着放假,叫了一趟刘文。
“按照约定,我们要招安上万匪徒,你得做好准备啊。”
“这个,县令放心,我已经将正式报备写好了,就等着知府盖章了。”
“嗯,好,等过了假期,我就去一趟。”
“为了以防万一,我也想跟着你去。”
“可以,想去就去。”
“多谢县令了,我还没去过清溪省的立野,想看一看。”
“立野,是个好地方啊。”
萧镜兮笑了。
过了两天,正月初三,有不少商人过来给萧镜兮拜年,萧镜兮一律让连帽给打发了。
此后几天,倒是清静下来了。
初六这天,萧镜兮让他们好好收拾收拾,初七准备去立野。
初七这天,萧镜兮便带着张密,木生,还有刘文,去了立野。
立野,离北界不远,五天的路程,就到了,只是一路上的颠簸,令木生有些不适。
木生在下车时说,“将来有一天,一定要好好修理这路!”
“这可不归我们管。”萧镜兮笑了笑。
“咱们没有打招呼就来,是不是有些不妥啊,知府可是也在假期了。”
“所以,在这些天里,咱们不如,就好好玩玩。”
立野挺繁盛的,至少比北界繁盛了三倍多,这点萧镜兮从路过的百姓穿着衣服上就看出了。
就近去了一家中等客栈,明明客栈人少,客栈房间却所剩不多,幸好还有他们的房间,不然又得废一番功夫。
到了吃饭的点,一楼人倒是挺多的,还能悉悉索索的听见他们谈论立野,谈论琐事。
不过,萧镜兮从他们谈论中发现了,貌似清溪省的知府狄道,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吃完饭,又去街上逛了一圈,立野比北界还冷,不过,几人却没有感觉到,或许是注意力在立野上吧。
晚上回到客栈,生着火炉山,几人围着,开始了讨论。
“立野,的确不错,很繁华,重要的是,很少有人大肆宣张。”
萧镜兮听着木生的这话,笑了。
“立野,可是清溪省的省城呢,能不繁华么,在立野的,有很多商贾和文家,他们可是注重家庭修养的。”
木生一愣“那老百姓呢?”
“老百姓虽然没有那些商贾大户有大教养,却也是讲理的,因此,很少有人会在立野闹事情。”
刘文解释。
“看来,立野,真是个好地方啊!”木生喝了口茶。
“那可不。”
刘文说完就直接躺下了。
萧镜兮却看着木生道,“你对立野,不熟么?”
“不熟,我也只是在国志里看到过立野,但没多少介绍。”
萧镜兮心底了然,“那就趁着这两天,好好逛逛。”
两天时间,在几人的好奇中眨眼瞬逝。
正月十七上午,狄道一身红色花纹朝服,坐在书房里,当听到下人的禀告时,吓了一跳。
他记得,好像在哪见过听过萧镜兮这个名字。
“老爷,就是前几个月报备加县兵人的北界县令萧镜兮。您当时同意了的。”
“是她?!她来干什么?”
狄道很是惊讶。
“这个,萧县令并没有说,她在等您让她说。”
“他说,萧县令是个聪慧女子,那就让我会会她吧。”
“是。”
四人以萧镜兮为首,踏入了狄府。
狄府不大不小,比北界的衙门也就大了一圈吧,倒是花草种的挺多的,正中路的两旁,都是花圃,各种各样的的花,却都是淡颜色的。
走过中间的石子路,尽头便是书房,萧镜兮有些感慨,什么时候,她也能有这么大的雅趣。
被带到了书房后,下人便离开了,萧镜兮微微低身后向狄道行礼,“狄知府,下官北界县令,萧镜兮,他们是我的同伴。”
“起身吧,我听过你,你现在,可是大邬王朝的名人。”
“狄知府说笑了,在其职谋其位是下官的本分。”
狄道就这么没有表情地看着萧镜兮,笑了,“说吧,来找我,什么事。”
“下官来,是向知府讨个章的。年前几日,衙门与匪徒以招安为要求进行比武,衙门胜了,所以,我们才尽快想要把这件事定好,以免匪徒反悔。”
萧镜兮再次行礼。
狄道有些惊讶,“招安?”
“是。”
“一万多人,没有人反抗?”
“下官是直接与匪徒首领议事的,他也是与众匪徒商议后答应比武的。”
“我听说,有个商人接了这帮匪徒,是谁?”
“临县富商公子,贾一。”
“贾一…”狄道碎碎念着,“他难道没说什么吗?”
“他本身接了匪徒就是拿他们当苦力的,是交易,况且,衙门出手,他不能干涉。”
“好,既然北界已经做好了准备,那我也就同意了,只是,这匪徒可不要出什么事,不然,后果很麻烦的。”
“下官受教,”萧镜兮转头看刘文,“把报备呈给知府。”
转回来时,顺便用余光瞧了下站在另一边的木生。
刘文摊开早已准备好的帛书,双手呈给狄道。
“这字,倒是不错。”
狄道很痛快地盖上了章,并且按了手印。
刘文接过后退回原位。
“多谢知府。”萧镜兮几人行礼。
“你们是第一批来办事的,想必已经有几日了,立野是个好地方,想留想回,随便你们。”
“知府,下官同样也要办公了,所以,我们就不留了。”
“好,我派人送你们吧。”
“多谢了。”
又是管家送的他们。
即将出狄府,管家说,“我就送到这了,萧县令,天冷,路不太好走,注意些。”
萧镜兮行礼,回道,“多谢。”
路上,开始飘雪了,几人便顾不上说话,加快脚步回到了客栈。
客栈里,萧镜兮问他们,“你们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
“倒是不啰嗦。”木生说。
“他似乎,知道你。”刘文斟酌道。
萧镜兮笑了,看向张密,“你呢。”
“只这次,并不能看出来什么。”张密想了想。
“我问你们他这个人,你们说的都不相干,但刘文说的不错,他早就知道了我并且,有些了解我。”
萧镜兮冷笑,“自我介绍,他没有任何惊讶,我一届开口,他竟然毫不犹豫的就应了这报备。”
“最主要的,是他不怀疑你的能力。”木生补充。
“是呀,我一届女子,他竟然不怀疑?”萧镜兮看向木生道。
“你在北界的所作所为,都已经传遍了全国,他知道你,是应该的,况且,北界是清溪省的边界县之一,他关注也是应该的吧。”
张密说。
萧镜兮看向低着头烤火的张密,点了点头,“或许,是我多想了吧。”
正月二十三,萧镜兮几人回到了衙门后,先脱下了最外面的披风。
北界,比立野暖和些。
萧镜兮回到公堂后,第一句话是对着刘文说的,“报备,你就拿上吧,匪徒的事,就交给你了。”
“是。”刘文拿着报备,退下了。
此后两个月,萧镜兮很平静的度过了,在这两个月里,萧镜兮在和几个镇长商量,北界的路,如何修整。
北界的路,全是土,一旦下雨,便是小泥河,对交通很不便。
萧镜兮的意思,是用石子铺路,整个北界,七个镇,全部。
但这费时又费力,最怕的,是库房里的银子怕不够用。
这是六个镇长的想法。
于是,尚未讨论出结果的建业十七年四月份上旬,大邬国都建业驿站,向北界送出了一份吏部帛书。
当北界驿站驿长亲自交给萧镜兮时,萧镜兮是有些惊讶的。
“萧县令,吏部下派的,您可要保存好了。”
直到驿长走后,萧镜兮才打开公文。
建业十六年,缙王反叛失败自杀,其下数余人亦被陛下革职除职等,经重臣议论,举荐萧镜兮调任骊威省富蕴县暂任县令一职,为富蕴代县令,当朝廷调任合适人员后,将调任建业。富蕴县令,于建业一七年六月任职。
清溪省北界县县令萧镜兮,在位两年有余,一改北界旧貌,为北界历下不可磨灭的功劳,身为女子,却巾帼不让须眉,其风范,为大邬王朝众县令之模范,陛下当即嘉奖布匹千匹,其将于六月抵达富蕴。
帛书最后,是吏部的公章和尚书的亲笔签名,附带的还有调令。
(最后一个月挺忙的,又要画几张A3图,还要考算盘定级,还要复习……所以时间比较紧,我可能不能每周一更了,?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我可能会暂停更新?????………不知道………看实际吧,或许,我还有时间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