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燕浮台 / 第九章 治理

第九章 治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萧镜兮在凌晨时分才回去。
  而这天,王世博也终于领着五百官兵走了,萧镜兮顶着熊猫眼送走了他们。
  萧镜兮也不管为何王世博要杀李玉了,他也并未对她有任何刁难,互不干涉,自然,互不打扰。
  冯伟果真给他记得迟了两天,而邢世凯却忙的登账簿,萧镜兮有几天没见了。
  好好休息了一日,便令张密将所报名的人在十天后全都集中到小祥镇前镇口那里,张密便赶忙的放下手中的活,急写了份公示,贴到了衙门口的公告栏。
  十日后,萧镜兮一身朝服,带着张密三人出现在了小祥镇口。
  “张县丞,那五百木匠可动工了?”萧镜兮停下脚步问。木生自在林木县订购了木头后,便整日呆在自己的房间,除了那次处理七个镇长露了次面,便再没有露面了,不停的忙着设置着筒车。
  “县令大人放心,木先生昨日派了人来传话,让大人放心,他已设置好了筒车,几种样式,可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萧镜兮点点头便继续走。
  镇口的百姓,看到穿着朝服的女子时,无不惊讶,亦被惊艳。
  萧镜兮勾起嘴角,“我,便是萧镜兮,是北界新任县令。”
  向前一步走,“半个多月前,我决定要治理北界的洪灾,但是,需要的人力及其多,而且时间要短,尽量在四个月里完成,现在,已经入春,黄河在三四月份会有一次解冰,到时,便是一次小汛期,所以,还希望大家能尽自己的力量,为了家人,也为了北界,更为了子子孙孙能够安全的在北界生长!”
  萧镜兮对着三万多人作揖。
  此时的人群,却都静下来看着她,这位北界的新任县令,半个多月前,听说她处置了几位贪污的镇长,又接连招聘,让他们可以为北界治理洪灾出一分力。
  他们感动了,这二十年里,生活在北界的他们经历了数次洪灾,县令却在坝上偷工减料。已经生活了数年的他们,不舍得离开,尽管生活艰难。
  现在,萧镜兮给他们每人一个月的二两五百钱的银子,四个月,十两,够他们生活两年了。
  在贫困中给了他们一份生存下来了希望,他们对萧镜兮,只有感激。
  “县令大人,是您给了我们这些百姓生活下去的希望,北界是我们的家,我们一定会好好干活的!”
  其他人跟着应和。
  萧镜兮笑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那好,从明日起,先挖渠。大家沿着黄河去挖,通向小祥镇,或者其他镇子的田地,要挖的深些,就十丈吧。渠道要多,并且每条渠道之间要隔上个十米远。”
  这是木生给她的竹简上所写的,他说,是根据地域所策划的。她觉的对,便用了。
  “还有,今年冬天比以往热了些,所以,第一次汛期很有可能会早来,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尽力,晚些时辰再睡觉。我和张县丞,邢主簿,还有冯典史都会与大家一起亲自劳累的。”
  当然,还有那七个人。
  下面,三万多人哗然,萧镜兮都是提高了嗓音说的话,但是却抵不过这有心捣乱的声音。
  “你从一开始就下令让我们做这做那,你拿什么让我信服你,我从未听说,还有女人当县令的!”
  他的声音,很是雄厚,又在前排,后面听不见。但前面的人,却是听的清清楚楚。
  萧镜兮勾起嘴角,向那个人走去,站在他面前。她双手背后,昂首挺胸,
  高挑的身材,虽低于他,但与他粗犷的身材相比,却不失风范。
  “本县令,乃是陛下亲赐,进士出身及第。你看不起的,是因为我是女人,还是怀疑我无法让北界好起来?”
  周围人,便围起了她,听她俩讲。
  “我怀疑的,是你的能力,你既是进士及第,对于那些书中的,我们比不上,也不关心,但这不代表,陛下亲赐的县令,就可以说风就是雨,你拿什么让我信服?你凭什么认为,你会做好?你又拿什么证明,你不会像那李玉,坑我们北界?”
  萧镜兮勾起嘴角,“你既问了,那大家就听好了。去年殿试。本县令做的,便是这北界洪灾。这道题,有很多人都写了,陛下亲自阅题,但是两个月后,却只有我做了这北界县令。这第一,我凭的,就是陛下的信任!”
  “本县令不才,前一个月,恰好遇上位智谋的人士,愿意帮助本县令。他的建议,与本县令不约而同。这第二,我凭的,就是与他可以治理好北界!”
  “本县令既是陛下亲赐,吏部亲自派送任职书,便不会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这北界,是我第一个家!是我第一个下了血本的家!这第三,我凭的,就是我的才能,我的真心!”
  “你若是因为我是女人而怀疑我的能力,那本县令可以告诉你!本县令的能力,不是你说了算!这北界多年后的模样,便是本县令的政绩!本县令问心无愧!”
  萧镜兮越说越冷,越来越严肃。
  那人与周遭沉默了,后面跟着也静了下来。
  然后,那人对着萧镜兮揖了一礼,“我的确是因你是个女人而怀疑你的能力,北界已经不算了,所以我也不想北界最后再赔进去。北界是我的根,我自然希望北界能好起来。听你一番话,我忽然觉得,不试试,怎么知道成不成功?或许,你是对的,你既有幕僚与你一起讨论,那我暂且相信你,能带着北界重新发展。”
  他的声音,变的雄厚又深厚,令后面大多数人也听见了。
  沉静的人群,立刻又哗然了起来。
  萧镜兮眼睛微眯,后退几步,登上搭的台子,冷冷地俯视着喧闹的人群。
  被盯的人,只感觉背后冷飕飕的,不自觉的背后打颤。
  扫过一圈,大多都安静了下来。
  萧镜兮勾起嘴角,用了三成功力传遍了整个人群,“本县令的话,谁还有疑问。”
  许多人都低下了头,他们也曾怀疑过,但在生存面前,她的能力,早不重要了。
  萧镜兮见他们都不太吭声了,便继续说道,“本县令说了,北界不仅是你们的家,也是我的第一个家!北界不好,我萧镜兮绝不升职!”
  沉默了许久,终于有人道,“县令大人,我相信你!”
  相继,人群也纷纷表示信任。
  萧镜兮将双手缓缓张开,微汗在这稍稍寒冷的天里很快就吹没了。
  “既然如此,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做到本县令的要求,一定要尽快挖好渠道。”
  张密三人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就是看着。他们早知道会是这样,萧镜兮的身上,她永远都是昂首挺胸,不卑微,不自卑,给人一种莫名的自信,令人相信,她能做到,只要是她说的话。
  回到衙门,已是晚上,萧镜兮派连帽禀告了一声陈婶,自己已经回房睡了。
  陈婶待连帽走后,连连摇头,“第二年就忙成这样,到底心里在急什么,身子迟早会被拖垮的。”
  于是第二天,陈婶在萧镜兮跟张密三人去了那片空地后,便去了趟药房,专买了些补药。
  在小祥镇的镇口前,萧镜兮四人一身便服,各自扛着一把木生从临县订购的锄,开始了枯燥无味的挖渠。
  萧镜兮让张密将那七个人也分配到了这片空旷的土地上动工,当然,带着有些沉重的脚链,不需要任何官兵看着。
  天气虽然进了春不久,但依旧冻手,萧镜兮便立刻命张密三人去买护手,足足用了五日才将三万多护手从临近的县里买了回来。
  萧镜兮先让他们去休息了一日,开工第七日才继续现身。
  除了冻手,萧镜兮还发现,这北界的地有些湿,或许是前几年洪灾的原因,令了北界,土地也湿了不少,很少扑起尘土,而越往下挖,则越是潮湿。
  这天,萧镜兮收工后,便找了木生,询问这个问题。
  “我倒是知道,有一种叫吸水石的石头,很是吸水。”
  “你知道?”
  “对,不过,这吸水石一般用做盆栽,在南方很常见的,像这样用在洪灾上面的,不多。”
  “土地太过湿了,越往下挖,越湿,像我们挖了有十丈远,三丈深,那些土都是潮潮的,虽然种树是好,但这些渠道,可不是用来种树的。万一汛期来了,这些土,岂不经历多次汛期后,就变成泥了么。”
  “县令大人,不必急,吸水石虽然是用在盆栽上的,但我们可以用原始吸水石,原始吸水石未经任何雕刻,且体积庞大,用在这上面,应该可以。”
  “我连听说都没有过,别说买了。”萧镜兮皱了皱眉。
  “县令大人,木生的家乡是鞍业,倒是也有,只是不多,不过敬业县背靠矿山,倒是有,而且很多。还有清溪省的密县,东莞那边,也盛产吸水石。离北界最近的,就是东莞和敬业了。”
  “连帽,去叫邢主簿来。”萧镜兮对外大声道。
  不多时,邢世凯来了,萧镜兮看见他的朝服有些乱,再看着一脸的朦胧…怕是被她从被窝里叫来的。
  “不知县令大人叫下官来,所谓何事?”
  “我想知道,咱们还有多少银两。”
  “截的树桩,是五万多两,四十吨多的木头,是十万多两,工钱,每人每月一两五,三万七千人,是五万五千五百两,这是一个月的,具体的,要看完工的月份,加上订购的护手,是一万两,还有新买了六百个锄,是六百两。总共算下来,是二十一万七千多点。还剩下三十八万两千多。”
  “木生,你看,需要多少?”
  “价钱,我亲自去谈,这原始吸水石不算昂贵,一块重达近三百公斤的大概在一千两到一千五百两左右。我规划的,是三十二条渠道,所以,该买三十二块,也就是近五万。”
  “只怕麻烦你明日就要出发了。”
  “这没什么,明日,我便动身,先去东莞看看,然后,我会修书一封给家里,让他们先去敬业一趟找到卖的地方,然后,我再去买。”
  “好。”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