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次寻龙探险活动原本没有吴六奇的名额,吴海峰只怕他跟来会误事,到吴六奇自告奋勇,一再向吴海峰保证,就算在探险途中看到什么好物件,也绝不动贪财好利之心,一切以龙为主,吴海峰这才同意让他参加。
吴六奇问:“小兄弟啊,你现在没有把我卖龙骨的事情和葛教授说?”
这件事他已经问了三遍,我明白他应该很怕这件事被吴海峰知道,只好对着灯起誓:“放心吧六爷,我真的没有告诉任何人!要是我撒谎,就让龙把我吃了。”
吴六奇呵呵一笑,说:“见外了不是?六爷哪能不信你呀!”
我心里说,信我你还问这么多遍,嘴上却不抱怨,问:“六爷,您说咱们这次探险靠谱吗?”
吴六奇说:“你小子还是入行时间短,还处在半信半疑的阶段。六爷不敢向你打保票,因为龙这东西咱也没见过活的,但是这几趟你跟着走下来,赚个一两百万不成问题,就算见不到龙,你也能开开眼界,知道这天底下有多少东西是你做梦都梦不到的。”
吴六奇说话向来喜欢故弄玄虚,我也不知道他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但他毕竟是这行的前辈,知道的内情肯定比我多。
我忍不住问:“六爷,那天饭桌上听葛教授和吴老板他们谈到什么唐朝的龙鳞,我知道他们老三位肯定不想让我这样刚入门的学徒知道太多,但您肯定知道!”
吴六奇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我连忙说:“在火车上见到您第一面,我就知道六爷您是人中龙凤,就没有您不知道的事,您就跟我说个一两句,让我也长长见识。”
吴六奇哈哈一笑,显然我这马屁是拍对的地方,他眯起眼睛说:“好,六爷今天就给你讲讲这龙鳞的掌故。但是我的话也只能点到为止,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去悟了。”
我心说您老也别跟我玩儿虚的,估计吴海峰也没把核心机密告诉他,但是能多听一句算一句,总比一无所知却跟着乱跑好的多。
吴六奇接着说:“那天饭桌上的话你都听到了,我就不重复了,真正的龙鳞有四块,只有凑齐这四片龙鳞,才能找到龙脉的尽头,那里就是龙生息繁衍的地方,也就相当于传说中的东海龙宫。”
东海龙宫?我正想问有没有哪咤三太子,可想想还是算了,这种玩笑不开也罢。
我问:“四片龙鳞都在你大伯手里?”
吴六奇说:“哪那么简单?要是四片龙鳞都在,还用我们去找什么。我大伯手里现在只有这一片龙鳞,根据上面的图文,再结合唐朝古籍中的典故,这也算是前人留下的线索吧,我们要找到那些守护唐朝龙脉的宫殿,然后才有可能找到龙鳞,找到龙宫。”
我听到这里才明白,原来我们首先要找的是龙鳞,只有找到龙鳞,才能有寻龙的线索。
我又问:“您都没见过活的龙,这次咱们来广西,有把握见到吗?我还真想开开眼界。”
吴六奇说:“世界上肯定有龙,这一点你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但在这里能不能见到,还真要看缘分。龙栖息的地方,很少选择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可没有渡劫成龙的蛟,深山老林、大江深潭里,只要你真想去找,起码有机会能看到。”
我点点头,说:“都说龙潭虎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龙潭,也看不到真龙。”
吴六奇说:“是这个道理。对了小兄弟,听说你这双眼睛也是点龙灯。”
我笑着说:“也许葛教授就是看中了我这一点吧。”
吴六奇说:“这点龙灯一般都是在十几岁之前,你现在还有这本事,看来的确是有悟性的人,看你身手也不错,为人也挺机灵,你的确很适合参加。”
想不到吴六奇能说出这样肯定和鼓励我的话,这和我拍他马屁的感觉差不多,他同样拍得我很舒服,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我对他的好感度直线飙升,连忙说:“六爷,您过奖了,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还要您多多关照。”
吴六奇也很愿意提携我这个晚辈,说:“这个好说,你去下楼去买点小酒和小菜,六爷好好给你讲讲道。”
我答应一声,连忙穿衣服出门,
下楼买了一瓶白酒,几瓶啤酒,又买了些小菜和熟食,就回到房间和吴六奇讲经论道。
吴六奇是我至今为止见到最口若悬河的人,他和我讲起当年去世界各地探险旅行的经历,说自己走过五十多个国家,可我怎么看都觉得他是一个没出过国的人,说不定那一大半故事都是他编的,或者听来看来的,反正我也不较真,就当听个乐呵。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到了晚上10点,想到明天上午就要出发,我们就熄灯,躺在床上继续聊。
吴六奇忽然问:“你和周灵兮那小丫头什么关系?”
我明白他的意思,连忙说:“就是朋友啊,我叫她师姐。”
吴六奇笑着说:“我看呐,那小丫头八成喜欢你。”
我惊得连忙坐起来,说:“六爷您可别拿这事开玩笑,让她听到了,估计以后都不会理我。”
吴六奇哈哈一笑,说:“你当六爷是你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放心,六爷嘴里有把门儿的。”
我心想就你那嘴还有把门儿的?估计我现在说什么话,明天就能传到周灵兮耳朵里。
果然听吴六奇问:“你跟我说实话,你小子是不是喜欢那丫头?”
我急忙摇头,说:“您别乱猜了,我喜欢的人多了。”
吴六奇笑着说:“这话靠谱儿,那个大文学家……谁来着?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么,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三宫六院,尤其像你这岁数的,想的比厕所都脏。”
还别说,我好像真听到过这句话,还真是一位大作家说的,却摇头说:“六爷,您就饶了我吧,这事可真不能乱说。”
我连忙换了个话题,反客为主,问起他的感情史,果然又听吴六奇和我说了一堆他的风流韵事,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们上午吃过饭,按照葛教授制定好的行程,我们坐九点的大巴车,前往大明山脚下的一座小县城。
经过多方联系,葛教授得知那位故人之子就在这座小县城里生活,是在一家马戏团里做演员。
葛教授要找的那个人名叫龙剑铭,龙力二字一听就不是真实姓氏,葛教授和我们说,这一家族原本姓徐,在民国年间军阀盗墓者横行,只要能盗取一些大墓,就能解决几万军兵粮饷问题,可由于一些大墓都有非常好的防盗措施,需要一些懂得风水和机关秘术的人作为向导,江湖上都称这种人为摸金天师,这徐家的祖先就是其中最有名望的一位。
葛教授还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世人皆知的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东陵是满清帝国最大的皇家墓葬群,单是皇帝陵就有五个,加上皇后贵妃的,总共有上百座之多,而规模最大的还要数慈禧老佛爷的陵寝。
这件事我的确听过一些,但细节上却不是很清楚,只听葛教授说,那军阀孙殿英为了筹集军饷,扩充军备,以剿匪当借口,大军进驻东陵,直接就奔着慈禧和乾隆皇帝的陵墓去了。
可陵墓虽然摆在那里,但那毕竟都是顶级皇陵的规格,防盗措施当然也是顶级的,就算他手里有枪有炮,想要进入地宫,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这时就轮到摸金天师一展身手了,正是凭借摸金天师的指点,这些军阀才找到了入口所在,也破解了那些防盗的机关,将这两座皇陵洗劫一空。
无论古今中外,盗墓取宝这种事,始终是丧尽天良,遭人唾弃的。徐家祖先虽然不是指点孙殿英盗掘东陵的那位摸金天师,但也做了不少大案,在江湖上也颇有名声,发了大财,但也结下了不少大仇。
上至国家,下至百姓,中间还有各股势力,对摸金天师这一行当恨之入骨,所以徐家祖先只好隐姓埋名,过起避世隐居的生活,以“龙”字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