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宣站在剑阁城池上遥望蜀中,原本变成废墟的城墙在刘宣驻入几天之内便已经修好。
眼前一片壮丽山河,崇山峻岭,巍峨的大山重重叠叠,连绵起伏,如卧龙,似伏虎,近处的山林是一片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如今大日尚未升起,依稀还能看见巍峨的山峦和环绕山间的雾气。
若是以普通的眼光望去蜀中群山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可是在刘宣眼中他看到不是这片山河而是交杂不清的气运。
自古以来蜀地以其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闻名,山地险峻,隔阻难通,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从民生上来看,其中宜于农耕的川西平原即有两十万多平方公里,向来被称为“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此,蜀地具备了易守难攻和粮草充足的优点
就是因为有这种特点,历朝历代都有一种说法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巴蜀之地易守难攻,粮草充足,每当统一王朝瓦解之时,蜀地足以独立于天下逐鹿的中原之地,独树一帜,起义和割据就闻风而动,纷纷竖立旗帜,宣布独立自治,虽无力进取,亦足以自保;而天下将定之时,蜀地又因僻处西南,无关大局,往往最后这块窝在山地里的盆地最后才被纳入版图之地
历朝历代用事实证明了这一切,大新朝之时,皇帝昏庸,朝纲败坏,九州大地诸侯割据,蜀地早早乱成一团,然后大燕太祖提三尺剑以定四海,削平天下,当时九州几乎已经平定了,可以说天下已经改朝换代,但是当时蜀地的蜀王硬生生凭借蜀地地形,抗拒了二十余年,最后还是燕太祖御驾亲征才平定蜀中。
东汉末年之时,宗室刘焉为避世乱而自请益州牧,后以米贼作乱阻断交通为由中断与中央联系,呈半独立状态,甚至私做舆车千余欲称帝,成为三国时代最早的一批割据势力。
............................................................................................................................................................
这种例子历朝历代几乎都有.
如今天下纷乱多年,蜀地诸侯割据分出,但是其中最为强大的诸侯不过四路,其他不管一盘散沙不足为虑。
这四路诸侯,分别是剑阁大将刘勋,蜀候明东风,蜀中太守李路和蜀中的来自诸葛世家的诸葛将军。
剑阁已经被自己攻下,自此蜀地大门向自己开发,而自己已经命令吴威为讨蜀左将军,李节为参谋,领十万大军,西面入蜀攻打蜀候明东风,王金山为讨蜀右将军,逄鹏为参谋,领十万大军,东面入蜀,攻打蜀中太守李路。
至于诸葛将军,昭烈皇帝的丞相是谁,天下皆知,诸葛世家是刘宣天热的援军盟友。
在刘宣眼中蜀中气运杂乱不堪,但是最强大是一个共三股气运,其中有一股红色龙气已经依附自家,而其他两个气运已经被自家派出的大将攻打的只能防守。
刘宣满意的点点头,最难啃的剑阁已经被自己拿下,按照这种程度发展统一蜀地指日可待!
正要收回望气之术,刘宣突然发现蜀候明东风的气运有些不对。
一条白色蛟龙在蜀西地区盘旋,偶然还虎视眈眈的盯着旁边几条蛟龙。
这都不是刘宣关注的重点,刘宣眼睛死死的盯着白色蛟龙体内蕴含的一丝龙气。
“龙气,呵呵。”刘宣冷笑道。
没错龙气,虽然细微弱小,但却是纯正的龙气。
如今天下虽然纷乱,皇帝被架空,朝廷威仪荡然无存,但是大晋毕竟是正统,也唯有大晋才可以赋予这一丝存在的龙气。
刘宣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看来朝廷把手已经伸到蜀中了。”
看到这一丝龙气,载联想到朝廷,刘宣马上推出了前因后果。
看来是朝廷看到自己发展太快,所以才来阻挡自己,自己虽然这几年发展低调从未参与北方的争霸,一直默默的积累实力。
但是在朝廷在天下人眼中,自家是天下前三号诸侯之一,朝廷的眼中钉,未来天下极有可能争龙成功的一位诸侯。
事实也是如此,方才有了蜀候明东风这颗暗棋。
“不过是又有何妨,朝廷既然敢把爪子伸到蜀地来,那么自己就可以把它剁了。”刘宣眼中闪现出一丝杀气
既然来了,就不要走,说起来自己也算是蜀地的半个主人,要好好招待这位蜀候啊,不然会被别人说他刘宣不会待“客”之道啊。
“传令三军,拔营入蜀!”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