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 第550章:免死

第550章:免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陛下!臣以为裴大将军说的有理,阿史那伏念已经投降,成为大唐的俘虏。”
  
      “要是陛下将其斩首,其他的不说,必然会引起突厥各部的不满,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新的叛乱。”
  
      “何况,裴公已经答应阿史那伏念投降不杀,现在要是将其斩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刘仁轨站了出来说道。
  
      他支持裴行俭的说法,杀俘虏只会让人不敢再投降,宁愿拼死一搏,也不愿放弃抵抗,那样反而还有一丝活路。
  
      “陛下!臣不敢苟同刘公所言,阿史那伏念等首恶要是不杀,他日便会有无数心怀叵测之人反叛朝廷,臣以为阿史那伏念当杀。”
  
      “更何况,裴大将军答应阿史那伏念保他不死,又不是陛下准他投降不杀。”
  
      “怎么能够因为裴大将军一家之言,而左右朝廷,左右陛下圣裁。”李敬玄出列反驳道。
  
      只要是刘仁轨支持的,他就会站出来反对,刘仁轨反对的,他就会尽力支持。
  
      总之,无论什么事,他都会和刘仁轨对着干。
  
      好好的一个早朝,便从争功开始,演变成党派之争。
  
      刘仁轨被李敬玄说的无话可说,毕竟答应保阿史那伏念不死的人是裴行俭,而不是皇帝。
  
      虽然裴行俭是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代表朝廷讨伐dong tu厥叛乱,却不代表他有权利代表皇帝许诺任何人任何事。
  
      裴行俭要力保阿史那伏念不死,也不过是他一个人的意思,毕竟,皇帝并没有授意他这么做。
  
      以当时的情形来说,裴行俭答应力保阿史那伏念不死,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是裴行俭的个人行为。
  
      于朝廷和皇帝无关,即便皇帝要杀阿史那伏念,也不算言而无信,对于大唐的威信没有任何的损失。
  
      李敬玄一系的人立刻站了出来,纷纷声援声称只有处死阿史那伏念,才是对朝廷最有利的。
  
      刘仁轨一系,以及支持裴行俭的大臣们都站出来反对,纷纷说出了各自的见解。
  
      朝堂之上顿时吵的不可开交。
  
      “陛下!儿臣有话要说。”太子李厥站了出来说道,声音掷地有声,吵闹的众人停止了争吵。
  
      顿时,朝堂之上一片鸦雀无声。
  
      “太子想要说什么?”李承乾问道。
  
      “儿臣以为中书令李敬玄说的很有道理,杀阿史那伏念是为了……”太子李厥说了一通,无非就是支持裴炎杀阿史那伏念的观点的正确性。
  
      李承乾听后眉头一皱,心中不免有些生气。
  
      他不是在气李厥对此事的看法,气的是李厥居然站在李敬玄那一边,说话明显偏袒他们。
  
      他这是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身为一个太子,居然深陷党派之争,这样只会让大唐的未来陷入危机。
  
      “行了!太子的意思朕已经明白,阿史那伏念虽为叛乱的罪魁祸首,但念其迷途知返,能够在最后做出明智的选择。”
  
      “朕决定赦免他们的死罪,将阿史那伏念等人终身监禁在长安,在长安为他选一出宅子,作为监禁之所。”
  
      “饮食等方面,除了不准他们立刻宅院半步以外,一律优待,其家眷也一并安置在长安。”
  
      “还有,裴行俭是朕亲自任命的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凡是定襄道之事,受降俘虏时许下的承诺皆代表朕的意思。”李承乾说道。
  
      “陛下圣明!”群臣行礼道。
  
      裴行俭对李承乾感激涕零,这是对他多么大的信任。
  
      李厥心颤抖一下,暗自揣摩李承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这才站出来说几句话。
  
      自己的父皇却同意了裴行俭的意见,这是在警告敲打我这个太子吗?
  
      到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要被自己的父亲处处针对,他就这么看我不顺眼吗?
  
      难道他这次准许李象来长安朝集,是为了废除我这个太子做准备吗?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下了朝之后,就去找老师商议对策。
  
      “诸位爱卿要是没有什么要紧事要上奏的话,那今日便议到这里,都散了吧!”李承乾挥手说道。
  
      “报!”正当群臣要行礼,准备退朝回去办公的时候,殿外传来一阵喊声。
  
      群臣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说话间,一名禁军将士便跑了进来,单膝下跪,高举手中的竹筒高声说道:“启禀陛下!常州刺史发来紧急军报。”
  
      不等李承乾说话,王泉便急忙上前接过竹筒,挥手让将士退下,转身将竹筒交给李承乾。
  
      李承乾看后,勃然大怒,将常州刺史的密报摔在地上。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在这个时候开口询问。
  
      “陛下!不知常州发生了什么?常州刺史都说了些什么,居然领陛下如此恼怒!”裴行俭问道。
  
      “常州刺史说:常州有一人名唤刘龙子,在常州地界起兵谋反。”
  
      “此人先是让人作金龙头藏于袖中,以羊肠盛蜜水绕系龙头之上,聚众,谎称他手中有上天恩赐的神物金龙头。”
  
      “还说这龙头吐出的水,喝了以后能够包治百病,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被传的神乎其神,众人对此深信不疑。”
  
      “这刘龙子便是依靠这样的把戏施舍无数,以此收人心,继而起兵反我大唐。”
  
      “这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居然还有人可以通过如此劣拙的把戏,哄骗一群无知的群众反唐,当真是可笑至极。”
  
      “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敢来反叛朕,反叛大唐。”李承乾道。
  
      “不知眼下常州的局势如何?这帮反贼的声势是否浩大,需不需要朝廷派兵镇压?”李敬玄问道。
  
      “刘龙子的叛乱,已经被常州刺史给镇压了,现在正被关押在常州刺史府的大牢里。”
  
      “传诏,命常州刺史将刘龙子等一干叛乱者,一律斩首示众,其家眷一律流放到岭南去,退朝!”李承乾说罢,甩袖离去。
  
      群臣各自散去,退朝之后,李厥立刻派人去将李敬玄请来东宫,顺便将他的几名心腹也一并叫到东宫商量事情。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