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以洋人送货去滁州的名义,军火顺路送到了万山洼,面对洋行的雇佣兵枪口,万山里的几十股山贼也只有干吞口水地望着这一大批货。张冷锋也更加惦记上了这群乱世刁民。
都说乱世出刁民,有种你真个反了去,光是对穷苦大众老百姓下手,算什么本事。
时间过得很快,这半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洋人们的货物差不多是同期到达,钱货两清,顺利交易完毕。
从美国花旗洋行买来的种子、农药和肥料也大获成功,一块地里面同种作物,两种截然不同的长势,从没见到过的硕大土豆,让所有人都沸腾了。不光是邢港村,附近的几个村子也张罗着要来买冷锋的肥料和种子、农药。
不过张冷锋定下的规矩,买种子,可以,但是肥料和种子的价钱是明码标价的,没有钱,谁都不卖。
可村民们哪来钱?没关系,邢港村的张老板不只是提供种子肥料,还招募工人,村民可以自行进厂,也可以由村子集体组织或者出钱,这样照顾了那一批缺少劳动力的家庭。
这样一来,村民和村子只能和冷锋合作,村民进厂当工人,或者进入冷锋以邢港保安队为基干重新扩编组建的万山联防队做全职队员。当然,一些村子因为劳动力缺乏,只能采取统一出劳动力的方式来赚取工钱,不然是买不起种子肥料以及过冬衣服的,虽然这些东西都很便宜,但无一例外都需要钱买。
说到建厂,就不得不提张冷锋招揽人才的计划。
冷锋找到几个落魄的洋人出马,成立了兴旺洋行,有他们在申沪地区摇旗呐喊,洋人的名头,高薪的诱惑,几十个技工和教师来到了邢港村,其中甚至有十来个洋人。邢港村虽然穷苦落后,但见到实打实的金钱诱惑后,没有一个人选择离开。别说现在,就是几十年后,为了钱,全国各地苦地方多了去了,还不是人人为了金钱抢着去。
有了人才,冷锋的事业更顺利了。
除了学校正规化以外,还发展起来了好几家简单的工厂。
订购的机械设备不断送到邢港村后,在金钱铺路欺上瞒上的情况下,万山小水电站是最先截流发电的。在工钱面前,工人们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干一天活,吃一顿大米饭腊肉菜不说,还能拿几分工钱,算下来一个月能赶得上种三个月的地。
有了电力,其他设备也陆续发挥作用,小化肥厂开始扩大产能,一个极其小型的炼钢厂也建了起来。
冷锋从系统里兑换了新型织布技术,购进了新纺织机造出了合格的新式布料,又加上冷锋改良的缝纫机,被服综合厂开始大批量生产被服,已经通过兴旺洋行做中介,卖了好几批到各地编练新军的督抚手中了。
除了小水电站,扩建的化肥厂,小炼钢厂,粮食加工厂,纺织厂,被服厂这几家明面上的工厂以外,还有两家暗地里的工厂:兵工厂和机械厂。
依托从江南制造局请来的几个技工,以及几个技术骨干的外国工人,水压机和几台简单车床组成了最早的机械厂。这个机械厂,除了选择性生产各种设备日常损耗零件外,还尝试着生产新的机械。
当然,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配合兵工厂生产步枪。
虽然技术人员不缺,但毕竟整个万山小型工业带的构成非常不完整的,目前的进度是即将仿制出来第一支汉阳造步枪。主要的问题在于,有生产线有技术,却没有合格的足够的工人。
总的来说,目前实现绝对盈利的只有被服厂,纺织厂,粮油厂。
不当家不知油米贵,几家小工厂的工人加起来有六七百号人,虽然一部分的工钱又通过种子肥料等回笼,但本着藏富于民的想法,冷锋并没在工人身上动心思,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才是正事,工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此之外,那几十号沿海技工和洋人的工钱,一个月需要两千银元,其他工厂的损耗费用,原材料采购,机械补充采购等费用,更是一大笔钱。
正是有被服厂的新型耐磨被服卖到全国,又发明了新式织布工艺和肥皂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开始投放市场,冷锋才有更多的资金发展生产,不然,几家小工厂虽然是小麻雀,也得把冷锋给愁死。
“舅舅,有事?”刚去小水电站看了看,回到家中就发现黄鱼带着几个会计在门口等了很久了。
“冷锋啊,这不是要过年了吗,我来给你报报账。”
如今黄鱼是冷锋的大管家,冷锋的会计账目都是由三人负责的。冷锋自己,舅舅黄鱼,以及老爹张成龙。冷锋只管大钱,小钱给老爹当出纳,舅舅黄鱼做财务。他自己把最后的账目拿给系统依托庞大的数据库做简单的大数据分析。所以,经过三方核账的财务是绝不会出问题的。
“舅舅,各位会计,你们都进来吧。”
进了屋黄鱼开始简单报账,都是一些大方面的,算是年终总结前的预报。
“因为采用了新型紧凑耐磨材料,被服厂一共生产新式被服等十万件,出售共四批次,八万件,共计80万银元,盈利50万,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收入。”黄鱼面带喜色地报出了第一项大收入。
冷锋点点头,自己兑换了技术发明了一种更为耐磨的布料,这才能大规模生产被服。另外,兴旺洋行联系上了张之洞等督抚,才能卖得这么快。不过女工们的工作精神也值得敬佩,冷锋采取的是计件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劳多得,穷苦了几十年的妇女们爆发出了超人的工作能力,好几次都是强制妇女们下班,甚至有人昏厥在缝纫机上差点闹出工伤。一天三百件,几个月就达到了十万件的产量,想想虽然可怕,但这种类似流水线的后世服装生产方式,效率是非常高的。
“主要支出方面,六月,修建一所小学,一所初级技术学校,一共支出两万大洋。七月采购美国的上好钢材,共花去十万银元。八月采购一批小型化工机械,共花去十万银元。九月改造整个万山的交通,花去十万银元。十月,十一月,邢港村等四村联合向我们贷款五万银元,修建水利工程,这是您亲批的...”
冷锋听着这一长串数字,一个头两个大,其实,兜里有多少钱,他比谁都清楚,几大银行的汇券和金银加起来,一共只有二十万大洋了。这还包括前期结余。
从账面上来看,不算冷锋私下的十五万大洋,他名下只有五万银元的现金了。
接着黄鱼说了下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
“这半年来,我们基本解决了万山山区的种植问题,肥料问题,冬装问题。基本都是以招募工人支付工钱,藏富于民,然后家庭单买或者集体采购的方式卖出去的。也就是说,这半年来,我们实现了让整个万山山区十个村子的吃饱穿暖问题。另外,两所学校的修造和扩建,是今年最影响万山山区的事情之一。”
“没事,没事,年年有余,有结余就是好事。”看着黄鱼和会计们忐忑的样子,冷锋安慰了几句,说了些关于年底表彰的事情,也就把他们送走了。
冷锋不是黄鱼,他们的眼光终究只是集中在赚了多少赔了多少上面,而在冷锋来看,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火速把事业做大,眼看乡镇系统就要达到开启条件,他是万分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