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霸王必须胜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册封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册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也不知道是不是军中又多了一些流言蜚语。比如,项王某天夜里亲自安慰开导某位兵士!
  
      总之,在项羽调整了大军的队列以后,军中虽然多了层次感。可那些往日里没有信心,进度缓慢的兵士反而更加的用功。
  
      无论是民生还是军营,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最初想象中的发展。
  
      尽管还没有实现天下的再次统一,可如今的生存空间已经比起最初的时候好了太多。
  
      军中参加训练的这些时日也让项羽感受到了不少的好处。除了自己本身的,最主要的还有他麾下的几员大将。
  
      新来的张莽因为老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看起来有些傻。可却是这个军团中,最受欢迎和名气最大的人。
  
      也许是受到了军中气氛的影响,张莽的进步也很大。项羽最近一次跟他交手,虽然最终的结果是项羽胜了,可项羽总觉得那一战这家伙没有使出全力。
  
      项羽觉得两个人应该是不容易分出胜负的才对。论体力,张莽本就不弱。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家伙对招式更加的熟练,动作也变的敏捷。
  
      两个人如果没有太大的失误,真的不太好分出胜负。估摸着当时也就是张莽觉得一直打下去没有必要,而当着大军的面,自然也不能让项羽先叫停。
  
      总之,张莽给项羽的感觉是不善言表。每日看上去还是傻乎乎、笑嘻嘻的,跟个呆头呆脑的二愣子一样。军中有兵士找他帮忙,哪怕出力不讨好的事一般他也不会拒绝。
  
      本着吃亏是福,不争不抢。他的变化在心中。
  
      至于其余的人,龙且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思考。偶尔会跟周兰一起看看兵书,用石子代替军团布阵,然后下棋似的研究阵法的奥妙。
  
      钟离昧这家伙自从体会到好处之后就疯狂的自我训练。用项羽的话说,除了打仗的事,还是头一次见他对其余的事这么上心。
  
      不过他也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训练。但凡是军中一些进度大的兵士,他也会亲自说一些所谓的自我领悟的训练心得。
  
      这心得具体怎样项羽不知道,没有问过。反正这家伙三天前很不客气的跟项羽说自己的进步很大,言下之意有点想比试一次的意思。
  
      最后当着全军的面,钟离昧一年的军俸输了个一干二净,全部被项羽拿来给兵士加餐。
  
      虽然这事让钟离昧情绪低落了两个时辰。一个人在营地门口呆愣了两个时辰。不过之后也就跟个没事人一样了。
  
      出乎意料,这家伙成了除张莽之外,军中兵士最受欢迎的第二人。
  
      总之,在军营的日子,虽然也有很多的琐碎杂事,可项羽还是很开心的。
  
      不知不觉中也就是三个月过去。天气已经是进入最为炎热的时候了。
  
      项羽整整在军营里住了三个月,期间竟然一次都没有往城中跑。这导致的一些问题就是,陈婴时不时的会来军营中找人。
  
      好在军营里的各种事情都已经进入了正常运转的状态,有龙且他们在,项羽没有必要再留在军营里。
  
      这一日,当项羽一大早神清气爽的回到城中时,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陈婴立刻就让人备了车马赶进内城王宫。
  
      翠绿的草坪上,几只当年从秦宫里带回的孔雀争相开屏,偶尔出现的追逐,那就好像青涩男女谈情说爱一般。
  
      身处自己住处的虞姬修剪下盛开到最艳丽的各色花朵。将之装进一个个陶制花**中。
  
      房舍中被整理的别具一格,多出比往常更浓的温馨。
  
      静心的整理之后,虞姬取来一张布帛交给侍女秋儿道:“你去按照上面所写的准备一下,今日项王也许会过来。”
  
      秋儿接过布帛看了一眼,调皮的一笑:“奴婢刚才还纳闷呢,原来是项王要来了。说起来,项王回到彭城也有三个月了,却一直在城外军营住着!可是苦了我们的虞美人了。”
  
      虞姬看起来却并不是多么的开心。脸上透露的淡淡微笑,也不过是一些期许罢了。
  
      她并不知道今日项羽确实从军营回来了,而且已经进了内城:“别在这贫嘴了。我只是觉得项王可能会回来。也说不准,你还是快去准备吧。”
  
      “诺。”
  
      在陈婴到来之前,项羽先来到了书房中。本想着在这里好好的静静心,等陈婴的同时,顺便陶冶一下情操。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还没有喘口气就看到了几案上摆放着的奏文。
  
      同样制式的竹简在长达六丈的几案上整齐的堆了三堆。
  
      随手拿过一卷打开看了看,其中有关于水利建设的功绩奏请,有关于当初土改留下的一些争端处理奏请,也有关于新法中出现的弊端描述。
  
      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各种事情堆积在一起,项羽只觉得一阵头疼:“这一国之君,还真是不好当啊!可话说回来,这些事有必要都让国君来批准吗?”
  
      秦篆这种字体,如今的项羽也看的懂,加之在军中看过一些兵书,虽然还是感觉繁琐,但也不生疏。可看的多了终究是头疼,这玩意其实跟学了一门外语差不多。
  
      在宽大柔软的坐垫上斜躺下,项羽的右手中拿着一卷竹简在几案上轻轻敲打,脑海中不断的思索着。
  
      时间不大,脑海中便是灵光一闪,他又接着坐起了身子:“天眼军不是有一部分在监视各地郡丞跟郡尉的吗。怎么就把这些人忘了,云韬这主将当的!也不知道把这方面的事情说来听听。”
  
      正准备让人叫云韬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侍从的声音,“陈婴丞相求见”
  
      待陈婴进了书房,项羽的眼珠子又直了。原因是因为陈婴怀中的一堆竹简。
  
      看了看陈婴,又看了看面前几案上的竹简,项羽不等陈婴停下脚步就直接开口:“丞相真是辛劳。国事有丞相操劳,本王心中甚慰啊。”
  
      “为王上分担,乃微臣的职责所在。”陈婴象征性的弯腰点头,完了还故意将怀中的竹简举高了一些:“恕微臣怀抱卷文,不能全礼。”
  
      “既然是职责所在,本王倒是想问问丞相。”故意不去看陈婴抱着竹简的辛苦,项羽指着自己面前几案上的一堆道:“这些个奏文,也不是非得要本王批示吧?前些时日本王随军出征期间,朝中的奏文可都是丞相批示的?”
  
      “回项王。若您不在朝中,这奏文自然是微臣代为批示。可您已回朝,微臣只是觉得应该由您批示较为妥当。”
  
      这番话其实也不算是错。朝中的事情自然不会是君王全部亲力亲为,有些大事才会由君王做主。
  
      可如今毕竟是朝中的官职不全,特别是文官。除了这个陈婴能够管事之外,那个武涉也就是个跑腿的。
  
      真说起来,这陈婴如今也是不容易。一个人顶着全部的琐事。
  
      默默沉思之后,项羽先示意陈婴将竹简放下,随后才意味深长的说道:“这些时日你做的都很好。往后的奏文除了涉及到天灾、重大民乱、法令、朝规、礼制、税收等方面的事情,其余诸事皆由你负责批示。另外你之前所推举的章尝、李道平等几人全部准许暂任,协助你处理朝中事物。”
  
      “另外,丞相应该知道本王先前组建天眼军一事。”
  
      “微臣略有所闻。”陈婴恭敬躬身道。
  
      “天眼军除了搜集敌军军情。有部分人会替本王监视朝中诸臣,各地郡丞郡尉。任用那几人全部是看在丞相你的辛劳上,本王希望丞相是真的知人善任。”
  
      尽管项羽有些话说的严谨,可陈婴还是满面的欣喜,“微臣一定不辜负项王重托。”
  
      至少这是项羽对他所作所为的肯定。
  
      对于项羽来说,朝中的事情他还不想过多的去干涉。也不知道到底如何才算合适。他的想法,无外乎在一开始无为而治,最多是战后下令休养生息。
  
      原本从军营回来是想准备一下去工坊的。不过看陈婴这样子,项羽又觉得有必要先简单的开一次朝会,正式的将内政一应事物暂且托付给陈婴负责。
  
      “项王。”就在项羽想着如何安排的时候,陈婴又拱手禀奏道:“方才微臣所呈上的竹简皆是对法令的更改之处,里面有微臣标注的原先法令的不足,以及更改的原由。这些还需您亲自过目才是。”
  
      项羽又顺手翻开两卷看了看,道:“这些本王会在近日做出批示。另外,明日大朝,有劳丞相转告一下李道平、章尝等人上朝听封。”
  
      “微臣谢项王恩准。”
  
      返回的时候,陈婴将各地的奏文带了回去,只留下了修改的法令需项羽亲自过目。
  
      “这些事,早晚都要面对吧!”一声无奈的叹息,项羽这才坐直了身子,翻开一卷竹简细看了起来。
  
      批示,修改,标注。
  
      这一看,最后竟然到了深夜才弄完。
  
      沉寂在这堆竹简中,除了感觉时间过得快之外,最重要的还有累。
  
      比在军营里训练一天还要累。
  
      张开手臂舒展着筋骨,项羽打着哈欠起身。这一动,一个东西从他的胸前衣领中滑落了出来。
  
      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书房持续了好一阵。
  
      项羽弯腰去捡,当把东西捡起来的时候,口中却暗自呼喊了一声:“怎么将这事忘了,明日是虞姬的诞辰。还想着今夜把这东西送她当礼物!”
  
      手中是一支木制的头钗。这是项羽在军营里闲暇之时自己雕刻的小东西,代表着一份情的一箭穿心。
  
      简简单单,世间独此一份。别人求不得,他处买不到。
  
      “她应该会喜欢吧!”凌驾万民之上的西楚霸王。看着那头钗,他好像一个初恋青年一样的笑了。
  
      那笑带着些许忐忑。
  
      收拾好桌面的一堆竹简,项羽收好头钗起身走出。朝着虞姬的住处而去。
  
      只可惜,项羽进了院落以后发现,虞姬的房舍中已经没了烛光。看样子该是睡了。
  
      在门外站了一会,项羽终究还是没有打扰:“罢了,便明日再给她吧。”
  
      尽管他此时敲门进去也不会有人敢说什么,虞姬可能还会很开心。可他总觉得这样不妥。
  
      次日朝会。
  
      除了将已经确定的法令给陈婴之外,项羽直接开始了第一次大量的文官册封。制度还是用秦时的三公九卿制。
  
      按照陈婴昨日所想,这次也就是册封他提携的几人,朝会可能只是简单的形式。谁知道,今日不但有他带来的几人,军中的那些将军也都一并到了。
  
      “喧王上诏令。因章尝协助丞相处理国事有功,封为治栗内史,掌租、税、粮谷及国库收支。”
  
      “封李道平为典客,掌民间习俗、礼制,外邦往来,安邦治国。”
  
      “封宗仄为少府,掌王室一应开支,各地山海池泽之税。”
  
      随着侍从一一宣读而出,三人乃至陈婴都是无比的兴奋。
  
      就在众人准备谢恩的时候,侍从却换了一份诏令,更加卖力的宣读:“封虞姬虞美人为西楚王后。”
  
      此时,尚不知情的虞姬经过一番打扮后刚刚从侧门走入。那传入耳中的声音,让她整个人都怔住了。11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