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明朝公子爷 / 第四十八章:上达天听

第四十八章:上达天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就在杨青着手防范同时,殊不知城中却是火热朝天,阁老府上,李东阳看着门生递上来的几张纸,目光中充满了诧异。
  尔后起身回到书房,按照纸上的法子算了起来,验证后,眼神中更是流露出深深的震撼。
  “竟还有这种巧妙的法子,堪称鬼斧神工啊。”
  李东阳摸着下颚的胡须,惊叹了一声,尔后对着下边门生道:“你这算法从何而来?”
  白衫书生恭敬道:“回恩师话,这是学生从同窗那儿得来。”
  李东阳又追问道:“这法子是你那同窗想出来的?”
  “非也,听闻是出自锦衣卫之手。”
  李东阳一怔,很是意外,神色比起刚得到这门算法还要震惊。
  但忽然又有些玩味,“锦衣卫的那帮蛮子想出来的?倒是有些意外。”
  顿了顿,尔后道:“可曾知道是何人?”
  “学生听闻是城南的百户,杨青所创!”
  “锦衣卫中还有这么一号人吗?”李东阳闻所未闻,许是高居庙堂久了,后生都不记得了。
  随之叹了口气,“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白衫门生又道:“恩师还是老当益壮,而恩师未曾听闻杨青此人也是情有可原,只因是新上任的百户,不足半月。”
  李东阳听着却是摇了摇头,随后又道:“奉学你先回去,老夫这便进宫一趟,数算中能有此法,该是读书人之幸,天下人之福啊。”
  奉学瞧了眼窗外的天色,犹豫下,还是开了口,“恩师,当下临近黄昏,要不等到明日吧,也不差这一时。”
  “今日之事今日毕,陛下早日知道此法,就能早日推行下来,天下之人也能早日掌握。”
  “恩师果然心怀天下,学生钦佩。”随后奉学也就起身告辞了,“那学生就先行告退,改日再来拜见恩师。”
  奉学走后,李东阳立马喊来府上下人,驾着马车朝着皇城而去。
  ……………………………………………………
  弘治中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并不是靠着运气就能令天下昌运,百姓安康。
  这是跟当朝皇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眼下已是傍晚时分,弘治仍旧坐在上书房中,批阅是手里的奏本。
  虽然司礼监会替他分担一部分,但也只是审批一些小事,一些国家机要,关于政权及各地钱粮之事还得由朱祐樘亲自来办。
  近些年来,朱祐樘的身子已是一天不如一天,这才刚行冬至,御书房内已经架起了火盆,炙热的火焰将房内的空气升至就月份的气温,朱祐樘的脸上泛着一抹红晕。
  在御书房坐了一下午,脖子着实有些酸痛,刚起身活动开,门前的太监屈身进来了,“启禀皇上,李阁老求见。”
  弘治瞧了下天色,“这个时候进宫,难道突发了什么事?”
  带着疑虑,道:“宣!”
  “是皇上。”
  太监退出去后,李东正就踏进了御书房,“老臣见过陛下。”
  朱祐樘摆了摆手,“爱卿不必多礼,暮色将至,爱卿进宫来见朕,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回陛下,确实是件要紧事,而且还是一件造福社稷的大喜事。”
  “喜事?”朱祐樘的脸上卷起了一抹笑意,“爱卿快说来听听,是何喜事能造福我大明江山。”
  李东阳从怀里掏出那五页纸,屈身递给了朱祐樘,“陛下,正是此物。”
  朱祐樘疑惑的看着纸上的松松散散几句话,和一些看不明白的箭头,“这是何物?”
  李东阳走了过去,“陛下请看,此法乃为数算简易法,按照上面的意思,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算出答案,简直能省百倍之功。”
  “能省百倍之功?”朱祐樘圆着眼睛,情绪有些激动,如果李东阳所说属实,对江山社稷,确实是福事。
  李东阳捏着胡子,肯定的道:“是的陛下,如若陛下不信,老臣斗胆借陛下龙笔一用,为陛下作以讲解。”
  朱祐樘显得很亢奋,甚至直接拉着李东阳的手,“爱卿快……快给朕讲解一二。”
  半个时辰后,天完全黑了下来,但御书房内却是点满了蜡烛,将整个御书房照的通亮,而趴在桌前的朱祐樘在经过李东阳的讲解后,那张脸就跟抽筋了一样,满脸笑容一颤一颤的,颇有老年中风的征兆。
  “果真是社稷之福,社稷之福啊,这等法子更是开创了前无之绩。”
  李东阳也很激动,随着朱祐樘这一套亢奋的动作,他也深受感染,一张老脸也随着抖动起来,嗨得很……
  半晌过火,抖停了,朱祐樘才问到点子上,“爱卿,此法你从何而来?”
  “回陛下,此法乃是老臣的一介门生递给上来的,老臣观后,不敢有半点耽搁,当即进宫呈给陛下。”
  “哦?想不到这造福社稷的算数法还是爱卿的门生研创出来的,不愧是当朝阁老的门生。”
  李东阳的老脸有些红了,如果这真的是他的弟子奉学研创出来的,那也罢,日后说出去也是一桩美谈,可问题是,这不是他的学生研创出来的。
  甚至跟奉学扯不上丝毫关系,充其量说是他递上来的而已。
  李东阳尴尬的笑了笑,“陛下说笑了,老臣的门生哪有这等学识,而是另有旁人。”
  这下朱祐樘就很好奇了,“那不知这是哪位学识渊博的高人所创。”
  李东阳笑道:“高人算不上,对于陛下而言,只能算是个下人。”
  “爱卿是说,是朕的身边人?”
  “是的陛下,正是您的亲卫军,南城锦衣卫百户,杨青所创。”
  这下朱祐樘真的高兴坏了,锦衣卫是他皇帝的人,是他朱祐樘的亲军,这等造福社稷的算术法竟然是出自朕的亲军之手。
  这不光是涨面子,日后史官在编写明录时还能将朕重重得添上一笔。
  某位有些不害臊的皇帝在不知不觉将将这份功劳抢了一大半。
  看着朱祐樘脸上的笑意,李东阳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不争气啊,天下文人不争气啊,连一个锦衣卫蛮子都比不过,真是将脸丢尽了。
  日后旁人问起,这等简易算术是哪位才子所创,这该如何说?
  一句话就把人给问死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