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 第五百四十二章 神将身损

第五百四十二章 神将身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随着凌敬与宋正本的一番安抚下,雄阔海布满全身的怒火才缓缓平静下来。
  
  只是,雄阔海依然对徐圆朗抱有极深的成见。
  
  这种隔阂却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消除的!
  
  “宋先生,凌军师,快发兵猛攻关城,救援夏王吧!”
  
  一时,雄阔海可谓是心急如焚,几乎是发自内心地怒火高吼而出。
  
  雄阔海,早期只是一介匪寇而已,要不是受窦建德提拔于军伍之中。
  
  恐怕如今的窦建德还是草莽之身!
  
  由此可见,窦建德对于雄阔海,是有受其恩义的。
  
  所以,在听闻窦建德被擒之后,雄阔海才会导致方寸大乱,气愤如潮!
  
  不过,提出这则建议之后,不仅宋正本、凌敬当场拒绝,就连军中大将王伏宝同样拒绝。
  
  一时,却是气得雄阔海身躯直哆嗦,怒喝着:“你们···你们?”
  
  “你们可别忘了,平日里夏王是如何对待你们的。”
  
  “可你们竟然不管不问,你们对得起平日里夏王的恩惠么,你们还有羞耻心么?”
  
  陡然间,虽然雄阔海看似人高马大,是典型的傻大个。
  
  可此时雄阔海讲起道理来,却是一套一套的。
  
  这也由此证明一个道理,傻大个讲起真理,是驾驭不住的。
  
  不过,雄阔海陈述的也睡事实,平日里窦建德的确恩惠于军中,其军威甚高。
  
  由于被提到伤口的痛处,诸将却是没脸在面对着,不由都低下头,沉默不言。
  
  骂过许久,王伏宝却是依然拒绝出战,攻打城关!
  
  更为如此的却是,宋正本竟然献计,全军撤离,缓缓向黄河一线撤离,渡河而归。
  
  见状,雄阔海挤压的怒火再也忍耐不住,瞬息爆发,高吼着:“好,好极矣!”
  
  “没想到夏王所看重的文武重臣竟然生出叛逆之心,对其性命见死不救,却领军回返河北,夺取其基业。”
  
  “这真的是好臣子啊!”
  
  此言一出,诸将皆惊!
  
  其实,诸将之所以震惊,也是不想扣上这顶大帽子。
  
  为何雄阔海会说出此话?其关键原因便在,窦建德其膝下只有一女,没有其子。
  
  所以,在一众文武皆赞同撤兵的指令后,雄阔海才会恼羞成怒。
  
  而且,正是因为窦建德膝下无子,李世民才会在见到窦建德后,心生擒住的心思。
  
  因为,既然无子嗣,便代表着只要窦建德一旦出现闪失,那骑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基业将会造成无人继承的局面。
  
  这也是原史上窦建德在阵中受李世民生擒后,河北由盛转衰的原因。
  
  这一世,窦建德却还是未躲过命运的轮回,依旧在金堤关下,被生擒。
  
  眼见无法说动众将,雄阔海不由失望不已,喃喃道:“哈哈!”
  
  “夏王啊,这就是你的好文武啊!”
  
  顿时间,雄阔海是既伤心又悲愤,缓缓残部离开了军帐。
  
  由于麾下指挥权掌握在王伏宝上,窦建德虽然是其麾下第一大将,却是没有掌军权。
  
  ······
  
  眼瞧雄阔海离开军帐,王伏宝不由喃喃道:“二位军师,要不要解释解释?”
  
  “要是一直这样的话,恐雄将军对我们的意见颇高啊!”
  
  闻言,宋正本思索一番,说着:“暂时不说,等全军撤入河北后,本在亲自向雄将军请罪,说明情况。”
  
  “夏王对其有知遇之恩,此时的雄将军正在气头上,说之无益。”
  
  既然宋正本都反对暂时保密,王伏宝随即禁止在提议,转而与众人针对撤退一事,暗暗商议着。
  
  只说,就在众人在针对着撤军的事宜而展开讨论着。
  
  此时,雄阔海缓缓走出帐外,走到马厩旁,抚摸着平日里所骑乘的神驹,唉声叹气。
  
  “唉,小黑,至此时刻,还是你在陪伴着我啊!”
  
  “这帐中诸人,无不是大王的嫡系,所提拔而上。”
  
  “可真到如此地步,却是皆贪生怕死,不肯上前,反而临阵退缩。”
  
  一时,雄阔海述说许久后,小黑竟然暴躁挣扎起来,站立不安!
  
  “咦,小黑你怎么了?”
  
  “小黑,小黑?”
  
  就在雄阔海叫到时,小黑却是忽然嘶吼数声。
  
  瞬息间,雄阔海立即反应过来,道:“小黑你说得对啊!”
  
  “既然他们都是忘恩负义之人,不肯搭救夏王,那何不自己去救?”
  
  想通这点,雄阔海顿时喜形于色,自顾自的喃喃自语道。
  
  随后,雄阔海牵出了胯下神驹,随后前去召集愿意前去潜入关内,搭救窦建德的军士。
  
  可惜,由于雄阔海平日里乃是窦建德贴身大将,却是无法指挥大军。
  
  故此,无论雄阔海好说歹说,愣是没有军士响应。
  
  直到最后,才只有两千军卒愿意跟随其一同前往,不过这支军卒却是雄阔海为了护卫窦建德周全,而亲自组建。
  
  不过,有兵好歹胜过单枪匹马,雄阔海相信,己方是属于秘密出行。
  
  在加上武道盖世,在夜色之际,暗中潜入救下窦建德,应该不成问题。
  
  这是如今雄阔海心里的最真实想法!
  
  既如此,想干就干,雄阔海立即召集两千军卒,牵走战马,悄然疾驰而出。
  
  由于众人皆赞同撤军,故而雄阔海在其心中早已充满了隔阂。
  
  所以,此时此刻,雄阔海却是领两千军卒悄然出营,独自前去救援。
  
  ······
  
  随着时间的耽搁,此时早已是夜深人静,其行走在密林当中,黑漆漆一片,毫无丝毫动静。
  
  由于兵力不足,故此雄阔海并未从大道直通行关城,而是从茂密的丛林中绕过。
  
  步入初夏的夏季,夜色也是极为靓丽,空中明亮地圆月在正中,其身旁数之不尽的星星照耀其旁。
  
  每一颗星星皆释放出自身的光芒,如此而过,好似犹如婴儿眨着眼。
  
  其茂密的花丛中,屁股发光的萤火虫也在飞来飞去。
  
  这场景好似在为夏军引路一般!
  
  由于雄阔海忧心窦建德的性命,不由在一路上皆在命令众军士快马加鞭的行经着。
  
  虽然夏军所选择的乃是丛林茂盛的道路,可其中依然有细细的官道。
  
  也能够容忍骑兵疾驰前进,所以夏军才能快马加鞭!
  
  行军许久,穿过了密林,抵达了乱世山。
  
  乱石山,金堤关便在其身后数里地,换言之便是,只要穿过乱石山,夏军便能成功抵达关下,秘密实施突袭。
  
  这一刻,雄阔海心里早已方寸大乱,压根分不清双方之间的实力。
  
  还傻乎乎地领军前去自投罗网,可惜当局者迷,雄阔海死到临头,却还浑然不觉。
  
  不过,乱石山却是地势险峻,骑马却是不能通过。
  
  抵达此处,雄阔海命令全军下马,将战马圈养在丛林当中,徒步通行。
  
  一时间,雄阔海一马当先,疾驰在最前方,向关城方向徐徐前进着。
  
  ······
  
  乱石山上,黑夜当中,却是有数万只眼睛紧盯着正缓缓通行的夏军。
  
  细细望去,这支黑夜中的军卒身披唐军战甲,很明显便是关中的唐军士卒。
  
  良久,夏军几乎抵达了通行一半时,李世民拨剑瞬息站起,举剑道:“全军听令!”
  
  “放火,射杀贼军。”
  
  一时之间,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众多唐军士卒纷纷从黑夜的山石中露出头。
  
  纷纷张弓搭箭,绑上火星的箭矢,瞄准在山下的小道之上。
  
  “呼啸!”
  
  伴随着一阵风起,吹得李世民等将的披风呼呼作响。
  
  见状,李世民眼见时机来临,毫不留情地下令:“放!”
  
  “咻咻咻!”
  
  顿时间,箭矢顿时破空如下,射落在山石小道上,那沾着火星的箭矢一触即发!
  
  几乎落在小道之上,便燃起了雄雄烈火!
  
  不仅如此,火借风势,片刻间,大火冲天而起,那长长的烈火长龙阻隔着夏军的行进道路。
  
  甚至是在越来越紧迫的压缩着夏军的空间。
  
  陡然间,夏军士卒乱作一团,不知如何对抗!
  
  这其实便是李世民的谋划,在设计擒住窦建德后,李世民便猜测其夏军当中必定会起内讧。
  
  随后发动发动军力救援,所以才直接决定在此处设伏,伏击贼军。
  
  其道路之上其实早就铺满了硝石、干草等易燃之物。
  
  再加上火借风势,当然在顿时之间便火光冲天!
  
  只是由于乃是黑夜,在加上乱石山的山势过高,挡住了小道上的明光。
  
  夏军在通行时,才忽略了这满地都是的易燃物,关键还在于雄阔海根本未料到唐军会在此设伏。
  
  紧接着,箭矢还在继续持续着,只是现如今却不是涂抹着火星的箭矢。
  
  而是带有锋利箭头,能够致人与死的利器。
  
  数千支箭矢一齐发射,小道之上惨叫声连绵不绝,时时有士卒倒地,血流成河。
  
  现如今,雄阔海却还未意识到己方已经落入陷阱,其还在挥舞熟铜棍拼命挡住全身。
  
  随着其武道高强,却是没有任何箭矢能够近身,纷纷被熟铜棍弹飞。
  
  “全军撤退,速速快撤!”
  
  眼瞧一名名军卒血淋淋地中箭倒地,雄阔海的心底在滴血,十分心痛。
  
  这可都是自己亲自训练而出的精锐士卒,可如今却是接连倒地。
  
  如此心情,又有几人能够受得了?
  
  随即,在撤退的指令下达后,雄阔海一马当先,领全军逐步撤离。
  
  花费了巨大代价,夏军数百残部才一齐跳出火海当中。
  
  至于其余之众不是死在箭矢之下,便是葬身火海之间。
  
  旋即,负责打探军情的斥候疾驰登上山上,向李世民禀告最新情况。
  
  不过在听闻夏军已经安然撤离后,李世民脸上不起一丝波澜,极为冷静。
  
  许久,云淡风轻,道:“哈哈!”
  
  “放心吧,今日贼军一个也跑不了。”
  
  ······
  
  丛林与乱石山的交界处,此时夏军正在紧急向此处逃离,准备骑乘战马,返回大营。
  
  只是,就在雄阔海领军逃出的一瞬息,还来不及喘口气,便傻眼了。
  
  四周所见的,竟然是一支严阵以待,蓄势待发的唐军,整齐的列阵在此处。
  
  其旌旗林立,战鼓如潮!
  
  最为关键的却还是,李元霸亲自蹲守在此地,手提金锤,正在等待着他。
  
  “雄阔海,今日你便受死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