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王朝悲歌 / 第六十九章 赵城之战 立长还是立贤?

第六十九章 赵城之战 立长还是立贤?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些臣子希望能宽大处理俘虏,希望能感化它们,乾元皇帝虽然把召降作为战争中的第一要务,对待俘虏,坚决抵抗者则杀,战争中投诚者按功劳大小行赏,依律李超、周已被斩首。
  乾元皇帝在和亲信臣子朝议时说“朕起兵时,无钱无马,人也不多,可是现在已经拥有几十万兵马。想当年,商太祖出兵时也不过三四千人马,到萧朝的首都时,就已经有十多万兵马了,这都是怎么做到的呢?”
  吏部尚书何君峰说“如果我们真正能发挥百姓的主观性、觉悟性,派一个人去到敌占区去,就能拉出千军万马来,我们起兵也是为了百姓。”
  刑部尚书朱坎“那是百姓没有出路,才揭竿而起,为了活命追随义军,萧朝朝政没有人梳理,许多官员也通常是朝不保夕,和义军里通外和”
  枢密使姜妍说“我们还要继续不断的收买敌方将领,我们在敌人内部安插我们的人员,再通过贿赂官员,得到不断的升迁,使我们的人能够接触一些地方核心要密,这样我们还需要一笔钱财”
  户部尚书马伯勇“一时还没有那么多钱”
  乾元皇帝“这笔钱不能省,一切以军事为主,如果这个地方省了,就要补充实际人马”
  姜妍说“冯异也是善用各种矛盾,喜欢背后搞人的阴险小人”
  它们在一起又制定了各种策略。
  在战争中,新国的鬼魅奇兵发挥了很大作用,乾元皇帝打算扩大这类奇兵,对各国来说新国的鬼魅奇兵是见不得光的人。
  乾元六年四月,在嘉海边境上,一队新国的兵马袭击了海国,鹿素觉得又是乾元皇帝不宣而战,组织兵马向新国掩杀过去。
  新海才停止纷争不过一月,乾元皇帝接到边报,叫来姜妍问“怎么回事?”
  姜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断定海国在挑起事端。
  乾元皇帝调遣兵马迎战。由李堂堂挂帅,以权万兴为副,乾元皇帝打算灭亡海国。
  其实这个战端是冯异挑起的,他怕新国缓过来劲就又要对自己下手。
  新国进攻赵城,囤积兵马十万,海国求援,嘉陈两国派人马支援,嘉国急缺粮草,就假扮新军,劫掠边境上百姓。海国才知道替嘉国挡了一刀。
  新国损失了五六万人马后,无功而返,重新回到边境上。
  乾元皇帝认识到周边各国虽然力量受损,但凭现在还没有办法吞并它们。
  又开始积蓄力量,调整国力,朱坎问乾元皇帝“是否该考虑立太子呢?皇子们都大了”
  乾元皇帝反问他“该立那一位呢?”
  朱坎回话“都是立嫡长子,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乾元皇帝说“你先回去吧”
  他心里也拿不定主意,他已经有二十几个孩子了。他来到万福宫,这里住着自己的父母,他当了皇帝,就把父母安置在身边,他打算先问一下父母“朱坎建议,该立太子了,你看该立那一位啊?”
  戴太后“当然是立长子李宏啊”
  “我打算立贤”乾元皇帝则说。
  “这样会加剧皇子之间的争斗”太上皇李贵和戴太后对乾元皇帝不走寻常路,有点不解。
  “在历史上,在立长还是立贤的问题上,历朝历代都选择立嫡长子。人们都不了解皇子们,思想观念里,也都认为君主大点好,比较有经验,如果是仁厚的人,或许会更受臣子欢迎,他们也好办事。立长还可以保证国家安定,没有政治斗争,就算嫡长子是个傻子也要按照规矩把他捧上皇位,人们都不了解皇子们,立贤可以保证国家繁荣昌盛,立贤也会导致斗争不断,没有骨肉亲情”乾元皇帝说完,看了看自己年迈的父母。
  乾元皇帝只听自己的父亲太上皇“嗯”了一声,就没有了,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乾元皇帝接着讲“历朝历代,立长,废完太子后,往往就陷入政治斗争。靠斗争上来的皇帝都是能力比较强的,有很大野心,有很大进取心,一上位就按照自己的意思,改天换地做一番事业,他们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有的能力强到能掩盖了开国皇帝的锋芒”乾元皇帝说完。又看了看父母。
  “依皇上你的意思办就行”戴太后觉得很有道理,但又不懂这些大道理,她对自己儿子的能力深信不疑。
  “只是子孙后代,我真怕他们会为了争位,而自相残杀”太上皇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无关心的说。
  “这个事情我和谁都没有说过,希望你们保密”乾元皇帝交待自己的父母。
  乾元皇帝觉得还是把这个事情憋在心里为好,不要说出来,暗中考察那位儿子能力强。他们现在还小,往后一定能教育好他们的。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