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杜二传奇 / 第一百零五章 拜年 下

第一百零五章 拜年 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小孩子什么最讨厌了,特别是老师的小孩,还是老师老来得子被宠怀了的小孩,特别还是自己得罪过的小孩。
  “杜二,你入门比我晚,你得叫我师兄!”小屁孩神气活现的站在杜荷面前。
  ‘师兄?还尸兄呢!’杜荷翻了翻白眼,欧阳夫子怎么还不来?来管管你的幺儿子啊!
  “杜二,你说话啊!古人云:这。。。‘事师之犹事父也’,本门规矩便是‘尊师重道’,你不叫我师兄,难道你要欺师灭祖吗?”别看人小,这说话可是井井有条。
  ‘神啊!求求我吧!这小孩讨厌就算了,这嘴巴怎么还这么损!’杜荷一拍额头:“师兄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请问师兄,这‘事师之犹事父也’是哪位古人所说?又出自那本古籍啊?”
  “这个。。。这。。。”小孩儿急了,听自己阿耶说得,装个逼容易吗?嘴一瘪:“是···是孔子说的!”
  “师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师兄切莫学那小人之学啊!”杜荷拔出屁股后面的折扇,唰一下打开,叫你装逼!小样儿!大佬面前我装逼被打脸,我还治不了你个小屁孩了,还师兄,师你个头!
  “哼。。。哼。。。”完了完了,这逼装过头了,我这也是嘴贱,和一个小屁孩见识啥啊!“师兄不哭啊!师兄乖啊!”杜荷赶紧折扇一收,哄起了小孩。
  “四郎!‘事师之犹事父’也出自《吕氏春秋》。疾学在于尊师,事师之犹事父,杜二!你可知尊师之道?”欧阳夫子腆着肚子进来了。
  “对!杜二,这出自《吕氏春秋》,是吕氏说的!”小孩儿一下止住了哭声,气急败坏的说到。
  “夫子,学生不敢,有道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紧记于心。”杜荷赶紧行礼,这都是什么事嘛!
  “算你明理,一日为师兄,终生为师兄!把你这扇子给我!”小屁孩头扬得老高,伸出了手,杜荷赶紧交出折扇。
  “四郎,你母亲正在后宅给欢妹他们分绞糖,你再不去就没了!”欧阳父子看儿子笑了起来,赶紧说到。
  “阿娘一定会给我的!”小孩儿嘴上说着,腿却迈得飞快,往后屋跑去。
  “杜二啊!让你见笑了,这老来得子,宠溺了。”见小孩儿走远,欧阳夫子也似松了口气,赶紧给杜二拱了拱手说到。
  “夫子说笑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夫子教授大恩,学生是有感而发,牢记于心,不敢遗忘。”杜荷明白了,理解,老来得子嘛!谁叫欧阳夫子战斗力这么强。
  “哈哈哈哈!没想到我欧阳信本临到老了还能有一如此佳徒!”欧阳修大笑了起来,本来就丑,笑起来更丑。
  “夫子,年礼还请夫子收下。”听多了脸皮就厚了,这点夸奖受得住。
  一块镜子给老夫子拍过去。这欧阳夫子怎么比一个女人还不堪,见他双手轻轻抚摸着镜子,手指一触,一个印子,赶紧提起袖子,小心擦拭,越擦越花,急得是汗都冒出来了。
  杜荷看不下去了,上去轻哈一口气,小心擦拭掉手印,再看欧阳夫子,顿时喜笑颜开。
  “杜二,来,随我来后院,见见你师娘。”欧阳夫子很是高兴,这是把杜荷真正引为入室弟子了:“那个谁,你把这个镜子搬上。”指了指外面的华三。
  “这~~”杜荷有点受宠若惊,赶紧跟上欧阳夫子的脚步,华三自然知趣的来搬玻璃。
  “学生杜荷拜见师娘。”杜荷心头再次感叹啊!这老夫子不仅是老当益壮,还艳福不浅啊!这师娘怕最多也就二十多岁,当真是‘一树梨花压海棠’。
  “杜二有礼了,阿郎在家倒是时常提起你,总说收了一个麒麟儿。”小师娘看着到是通情达理。
  “媚娘,杜二送了一件贺礼,你一定喜欢。”等杜荷见完了礼,旁边的欧阳询迫不及待的拉过老婆就要去看镜子。
  “真的吗?”小师娘顺着欧阳询就往外走,这两公婆不管杜荷这小弟子了。
  ‘媚娘?怎么这么耳熟!!大头娘娘!’杜荷有点凌乱,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师弟,给你。”小师兄没走,仗义的给杜荷递过来一块绞糖。
  “师兄,你确定这是你母亲?”杜荷接过绞糖,咬一口,甜甜的。
  “对啊!是我阿娘啊!”
  这把狗粮吃得触不及防。
  晚上家宴,就四个人,欧阳询一家三口和杜荷,欧阳家的大郎二郎三郎都在外为官。大郎都已经快六十了,对此杜荷对于自己的夫子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紧赶慢赶,总算是在最后一通鼓前进了坊门,看着华三怀里那一抱欧阳询的字帖,杜荷脸上是笑开了花,其中一卷还是欧阳询的草书,这要是传到后世那绝逼天价啊!明儿个再求虞世南一卷草书,再刻一方印章,“杜荷至宝”,挨个盖上。
  收拾好今日用镜子换到的回礼,杜荷这一觉睡得是心满意足。
  翌日,天气不错,太阳高挂,杜荷也是早早的出门了,先去叔父家,今天叔父也要出门拜年,得赶早;然后是虞世南夫子,那么大把年纪了,地位挺高,都是别人给他拜年;最后就是自己的好基友长孙家,嗯~~~长孙家管家带的话,邀请他赴宴。
  叔父很实在,没和杜荷多纠缠,过年了见个面拜个年,礼数到了就行了,给了杜荷一箱书,都是那种笔记比正文还多的书,还用他那一般般的书法给杜荷写了一副字:“三省吾身。”告诫着杜荷,如今也算是一个人物了,要戒骄戒躁,日日自省,不要因为一时疏忽埋下祸患。说完便送着杜荷一起出门,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虞夫子的草书自然是没有,看在杜荷重礼、嘴甜的份上,回了一副字,不然连这都没有。
  长孙家自然不能再送玻璃镜,一筐干海参,一筐干鲍鱼,日头偏西,杜荷登上了长孙家的门,长孙冲已经等着他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