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名流 / 群雄董卓关外篇二

群雄董卓关外篇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个时候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开始出来搞事情了,他们认为朝中出现乱政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皇帝年幼,而是太监瞎搞,所以想要铲除朝中的宦官,像什么十常侍之类的官员。
  想想也知道,十常侍和何太后,也就是当今的皇太后都是好朋友,甚至比何太后和何进的关系还好,虽然他们是兄妹,可何进终究是一个卖猪肉的,皇太后说自己的哥哥没有主见也很正常。
  这里面有一档子非常棘手的事情,还是关于何进和袁绍的,用脑子想想也知道,干掉几个宦官,直接招来兵马不就得了,但是人家何进不是这么想的,准确来说袁绍不是这么想的,非得要招董卓来,这小子差不多高官了,让他来中央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何进立马同意了,随即就给董卓写了一封信。
  “仲颖啊,朝廷乱了,我身为大将军也管不住宫里面的太监和娘们啊,要不你从并州过来看看,顺便治理一下京城。”
  董卓读过书信,坐在家中呵呵地笑了,真是人在家中坐,权从天上来,古今中外,哪一个不想去中央啊,董卓自然是欣然应允,口口声声说是应该的。
  说来这董卓和何进要是见面了,说不定还真能办成大事情,可惜啊,何进呐卖猪肉真的是上不了台面,自己的计划还没有实行,董卓还没有来到,他小子的计划率先露出马脚,太监虽然没有命根子,但是人家有种啊,趁着何进不注意,先把他干掉了。
  这个事情何太后竟然什么也没说,张让等人干掉何进的时候,袁绍也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当初就不应该商议的,直接带兵干掉十常侍多好,现在事情一团糟,袁绍害怕皇帝在自己的计划中受到危险,所以连夜带着小皇帝来到了小平津渡口,这才算没让那些宦官追过来。
  说实在的对付宦官就不应该商议,上去斩了一个,剩下的全部都老实,事情还没有发展的太坏,董卓已经从并州赶到洛阳,于是乎,事情变得更坏了。
  董卓接着小皇帝回洛阳了,可以说是完美落幕,因为宦官的事情何进一家子除了自己的妹妹还活着,其他的人几乎全部玩完,何氏家族的部队顺理成章地成了董卓的部下。
  之后董卓又唆使吕布杀死自己的干爹,收编了京都周围的部队,独揽大权,成为京城超越何进的一把手。
  (何进这个人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完全是靠自己的妹妹上位,那个时候他就是个卖猪肉的,妹妹进了宫,当了皇后,才慢慢有了何进后来的威望,说他靠女人上位也是实话。)
  在这之前,何进曾今派鲍信去招兵买马,万万没想到从回到洛阳的时候,董卓已经成为了一把手,以前跟着何进的袁绍也在他手底下做事。
  鲍信有点慌了,他知道董卓这个人难成大事,搞不好还会祸乱京都,准备和袁绍商议一番,加上董卓的军队还没有稳住,突然袭击,董卓势必大败,鲍信有这个想法,就去找袁绍商议去了,袁绍这小子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所以两人谈崩了,鲍信害怕董卓暗害自己,所以就弃官归故了。
  至于张让这些太监的下场,一个不留,没胡子的全部杀死,除了脱下裤子,董卓来到京都之中,三五天的时间就当上了最高行政长官,包括皇帝也是要看他脸色,从这以后,董卓的政治生涯算是达到了顶峰,从此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所谓温饱思**大概就是如此,其实前期董卓人还挺好,后来嗜杀成性,过大于功,所以遗臭万年理所当然。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