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跑偏的1618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枪还是老的硬

第一百五十九章 枪还是老的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杨镐误国革命无罪”
  
  “湖州窃政造反有理”
  
  杨镐者,辽东经略也!
  
  湖州者,方从哲是也!
  
  这两句话已经完全改变了两句标语的反动性质,而是转换成了对杨镐、方从哲的控诉和声讨!
  
  不按套路出牌啊,你搞方阁老大家都能理解,毕竟大家也都看到了首辅大人搞死顾家的决心。
  
  不过你捎带上杨镐又是怎么一回事,此人出任辽东经略不过两月有余,目前正在备战辽东,按照大明的既定方针,年后对后金开战是大概率事件,临阵换将这样的蠢事,以万历的老道是不会干的。
  
  ……
  
  方阁老猛然看见煞白的十六个大字,顿时只觉一股寒气从后脊梁一直通到天灵盖。
  
  作为首辅,经历无数种各类弹劾已经是家常便饭,但目前的事态已经明显超过了他能承受的力度。
  
  右上所的举动与文官的弹劾性质差不多,不过称呼不一样,学术名称叫做“兵谏”,如果脑洞大一些联想能力丰富一些,也可以称其“清君侧”。
  
  这两个称呼,随便一个都是能搞死人不偿命的。
  
  以“兵谏”而论,著名舞蹈家、午夜特定管弦乐演奏家杨玉环同志在马嵬驿便享受到了“兵谏”的待遇,后果是三尺白绫加身,一代艳后香消玉殒。
  
  以“清君侧”而言,大汉重臣晁错,建文朝齐泰、黄子澄二位重臣也享受过成祖爷“清君侧”的讨伐,后果自然不必多说。
  
  这一招非常好用,不过要有两个难比登天的条件,一是手握兵权,二是必须做好搞不死对手便搭上自己性命的心理建设。
  
  因为这种搞法如果得不到皇帝的绝对信任,那就与造反没有区别,一个不慎便是跟对手同归于尽的结局,具体事例参考吴王刘濞和晁错这一对好基友。
  
  很明显,顾子轩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为了搞掉杨镐、方从哲两个混球,他不惜以镇远侯府的身家性命为赌注,甚至还说服了骆思恭、王安加入他的计划,天晓得他是如何说服两根老油条登上他的破船。
  
  面对众人震惊的眼神,顾子轩面上稳如老狗,心头却是有一万句mmp,他也不想这么虎啊,不过他算来算去充分比对了双方实力后,最终只能选择兵谏这条九死一生的独木桥。
  
  他虽然看不起杨镐、方从哲的能力和人品,却不得不认同此二人目前的实力,不拿下杨镐,还有不到大半年的时间萨尔浒之战就要爆发,大明继续由他指挥决战,绝逼是死路一条。
  
  而方从哲挡在了他南下南洋的大路上,以其家族和浙党跟海商势力勾结之深,必然会成为东印度公司计划的绊脚石。
  
  如此短的时间要除掉两位当朝大员,除了兵谏已经别无他法。
  
  当然在推进计划的过程中,顾子轩适当做了改良,尽量让右上所的举动看上去不那么彪,为此还拖上了骆思恭和王安背书。
  
  ……
  
  万历不是瓜批,短暂而可怕的沉默过后,他冷冷地看着骆思恭、王安、顾子轩作死三人组,现在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三个狗胆包天的东西给方从哲做了一个天大的局。
  
  不过他实在闹不明白顾家跟杨镐毫无过节,顾子轩为何会对杨高下手,他又凭何认定自己会为他背书。
  
  小畜生欠拾掇啊,如果对作死三人组的行为放任不管,那便是默认他们的欺君罪行,同时也在沉默中为他们站台。
  
  如果当场将他们搂草打兔子一起收拾,那就会错过搞垮方从哲的机会,浙党把持东南沿海的海商经济,经营得富可敌国,但在反对朝廷征收商税一事上却是当仁不让的急先锋,只不过碍于其执政当家的处境,这两年收敛了不少。
  
  不仅如此,这么多年反对矿监一事上,浙党上下意见出奇一致地铁杆儿反对。
  
  这与东林党人不同,东林对矿监大多也持反对意见,不过好歹还有叶向高等几个明白人,对朝廷的财政困局有所认识,对于大明的艰难处境持有同情态度。
  
  不过东林也不是好东西,除了那几个少数的明白人,其他大佬的背后也有着不少的豪商做金主……
  
  前两日勋贵们在鼓捣东印度公司的事,万历掌握的信息与顾子轩等人一般无二,接到骆思恭和王体乾消息的时候,万历略加思索便明白了顾子轩的用意。
  
  从东印度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前景而言,已经注定了其必然站在沿海士绅与海商的对立面,经过与王体乾这位内相的推演后,万历确认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对大明而言是一件好事。
  
  从那个时候起,万历便做好了东印度公司与东南士绅,准确的说便是浙党发生剧烈冲突的思想准备,其区别不过是谁先下手,以及何种方式切入的区别。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理由便是勋贵们没有将大明朝廷牵扯进来,甚至事前还掩耳盗铃地对外封锁消息,万历相信顾子轩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不过他也万万没想到这个问题会爆发得如此突然而剧烈,顾子轩那个小王八蛋会这么狠,竟然以命换命,悍然而决绝地以兵谏的方式对方从哲发动了决死冲锋!
  
  蛋疼啊,纠结啊,万历捋着胡须一言不发……
  
  王安、骆思恭心头也是日了狗,小王八蛋坑人呐,咱们此前彩排的时候可没有把杨镐算进去,现在你猛然把杨镐列入打击目标,名次还相当靠前排在方阁老前头,这又算怎么一回事。
  
  两人暗暗对视一眼,而后齐齐瞪着顾子轩,这趟贼船他们已经踏上,想要重新争取万历宽大处理而后解释清楚误会,估计会比蒙头吃亏死得更惨。
  
  既然如此,这笔账还是先记上吧……
  
  闹明白了事情严重性质后,众人都被震住了,之前大家伙儿无不以顾子轩谋反来作为最严重后果,进而揣测事态的发展,不过现在已经演变成兵谏,始作俑者为天子亲军锦衣卫右上所,这是一场必然见血的斗争,一个不好便会发展成瓜蔓抄的惊天大案!
  
  顾家的小崽子狠呐,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一时之间偌大的庭院之中,安静得落针可闻,何宗彦也被吓傻了,搞死顾子轩他非常乐意踩上一脚,不过若是以可能搭上性命为代价,何侍郎可就没那么高的觉悟和积极性了。
  
  在场之人莫不是大明顶尖的权贵,搞政治斗争已经达到家常便饭的地步,想清楚了后果和立场,纷纷对方从哲和顾子轩报以同情的眼神,这两人今天注定了只有一人能够平安走出右上所……
  
  震惊过后,方阁老迅速萌发了强烈的求生意志和反击的决心,他哆嗦着嘴匍匐跪下,然后全然不顾首辅的尊严,且泣且奏道:“陛下!臣以东阁大学士、首辅之职,劾锦衣亲军右上所行兵谏事,其行监察百官事,而行谋逆之举!
  
  胁迫陛下、威逼朝臣,凌辱阁老、构陷边将,内则引发朝廷震佈百官惶恐,外则激怒边将而致辽东大事付诸东流!
  
  陛下,老臣泣血以告,若不严惩右上所诛其首恶,恐引发大明中枢不稳、边境糜烂,望陛下为大明计、为江山社稷计,定然不能放过此次兵变之祸首啊!!!”
  
  临危不乱反击决然,方阁老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枪还是老的硬。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