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世上真的有神仙?
余年几乎是不假思索高声回答道:“世上肯定是有神仙的!”
这要搁在上辈子,余年自然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要不然老天爷怎么会如此不长眼睛,让他过的这么凄惨?
可是余年这辈子是穿越而来,凭空附身到另一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可怜家伙身上。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若不是天上的神仙又会是什么人做的?
或许是察觉到自己的语气过于激动了些,余年端起茶杯轻饮两口掩盖了过去,缓缓道:“方才不是给郑大人说了,下官就是在月
余前见到那位鹤发童颜的老仙翁,被他点化才得以开窍,恢复了神智。”
似乎是得到了想要的回答,郑封点点头,凑过身子,挨着余年更近了些,迫不及待道:“那太子殿下向陛下献上的美酒与逍遥椅,真的都是出自你手?”
余年点点头,对于郑封知道茅台酒与逍遥椅出自自己之手并不如何奇怪。
当日太子殿下献上了两样新奇宝贝,引得陛下龙颜大悦,这消息自然不胫而走。不消说京城百姓,但说京城百官肯定是知道一些内幕。
再者说,余年被陛下封官,不正是印证了那两样东西是出自他手吗?
只听余年笑道:“不瞒郑大人,那两样东西其实都是当初那晚见到的老仙翁亲自传授给我的。前些时日实在是囊肿羞涩,才想靠那两样东西挣些银钱,没想到却被太子殿下献给了当今圣上,圣上龙颜大悦,一高兴才封了我个六品员外郎。”
郑封心道果然如此,无论是那甘醇的美酒还是神奇巧妙的逍遥椅,在此子恢复神智之前,从未问世。而且此等神奇的东西,又怎么能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制造出来的?
被仙人传授而成,才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得到了印证,郑封心情更为激动,无论是他端着茶杯的手还是声音都有些颤抖,“不知道那位老仙翁是否还传授给了余大人一些别的什么?”
余年听出了郑封话中还有其他意思,轻声问道:“郑大人是指?”
“比如天上才有的仙丹,仙术,长生秘诀之类?”
“当然……还有一些。”余年两眼一转,说不出的狡猾模样,却是摇摇头颇为遗憾道:“只是可惜老仙翁曾有明言,他传授给我的东西都太过惊世骇俗,不能过早问世,否则天下必乱。我已经造出了逍遥椅和茅台酒,其余的东西这两年不能再拿出来了,连让人知晓都不能,否则必定遭受天谴。”
郑封听的目瞪口呆,看样子是深信无疑,喃喃道:“这么严重……”
余年点点头,又喝了一口茶,放下后明知故问道:“郑大人有事?”
郑封无不遗憾的摇摇头,叹气道:“原本的确是有些事情需要余大人解惑,不过既然当初老仙翁如此叮嘱过,也就罢了。”
余年淡淡道:“郑大人不如先说说看,下官能帮则帮。”
郑封此时却无半点喜色,垂头丧气道:“不瞒余大人,其实本官寻仙已经十余载,却未曾寻到过半点仙迹。本来已经淡了心思,可是月余前听说你受过神仙点化才得以恢复神智的传言,当时那点心思便死灰复燃,想要寻你解惑,可惜余家门槛太高,我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好不容易等到陛下任你到工部就职,本以为可以了我心愿,可既然当初老仙翁如此交代,我这小小心愿不说也罢。”
寻仙?
联系到方才的爆炸,余年终于想到了一些什么,试探问道:“关于寻仙?莫非郑大人想问的是仙丹?”
郑封神色一怔,他万万没能想到余年竟猜的如此准确,尴尬笑道:“余大人猜的没错,我想要问的的确是跟仙丹有关。”
说到这,他压低声音凑到余年耳边道:“其实我最近在龙虎山上偶得一副炼制仙丹的方子,日夜潜心研究,可奈何天资愚钝,始终不得其中三味。”
余年心中一动,也低声道:“先前的动静就是郑大人炼丹失败引起的?”
郑封点点头惋惜道:“的确如此。这丹药的方子格外霸道,稍有不慎炼丹的鼎炉就会炸掉,所以哪怕我研究这丹药很长时间,也从未成功过。”
余年点点头,心头总算明白那若有若无的火药味以及爆炸是如何来的了。
古人一直都在追求长生不老,所以道士这一职业极为吃香。而古往今来的道士们又都是生猛之辈,为了炼制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像什么硫磺硝石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敢往里放。
所以很偶然的,鼎炉里的诸多配方凑巧在一起形成了火药的雏形。有精明的道士发现了这个现象,单独将其配置出来,却只是作为炼丹的药引子。
好在古往今来这些生猛道士从未掌握好火药最合适的配方,要不然这块土地上时不时的就会出现“白日飞升”的可怜景象。
看来是余年想歪了,这个郑封并没有鼓捣出火药来,只是一场很普通的炼丹失败而已。
但是对于这火药,余年心中还是有些在意的。
余年想了想,故作高深道:“郑大人,不瞒您说,当初老仙翁的确传给我一些炼丹之法,虽说不便透露,但……指点一二还是可以的。”
郑封喜出望外,终于能够了结心愿,忙道:“那还劳烦余大人移步井下?”
余年笑道:“走。”
说着两人抬步走出屋子,刚才的院子已经打扫干净,巨石也已经再次压在枯井之上,看来是有人处理过了。
郑封唤来孙大头,让其搬开巨石,便露出了黑黝黝的洞口。
井下有一道长长的阶梯,连绵不绝,四周以方正青石加固,且每隔一段距离青石壁上便挂有一盏璀璨的琉璃灯,让整个井下世界亮如白昼。
余年惊叹于井下的工程竟然如此巨大,也不知道这位郑侍郎是从哪里来的银钱建造,不过八成也是贪污了朝廷的银子。。
两人下了阶梯,一边走,郑封一边颇有些得意解释道:“也不怕余大人笑话,我这阶梯共有九百九十九层,是仿照道教祖庭龙虎山而来。龙虎山通往金光大顶的阶梯共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我自然没有那么大财力物力,所以只能取个零头,好歹也有九九归一的寓意在里头。”
“至于这琉璃灯,其实是工部制造出来专供皇城的,这些都是我私自克扣下来,数量不多,内务府那边也不察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