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梦归江南 / 第五十八章 来到延安 北移途中

第五十八章 来到延安 北移途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赶快卧倒!”当炸弹即将落下时,八秀身后的小杨大喊了一声,随即将她前面行走的八秀推了一把,八秀连忙卧倒在地上。小崔和许多战友也马上卧倒。
  与此同时,“轰”的一声,炸弹落地爆炸了,火光四射,悬溅起巨大的飞尘。几个弹片炸飞而来,不幸射在小杨的背部,鲜血流出。在小杨的保护下,身旁的八秀毫发未损,安然无恙。
  再看中了弹片的小杨,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没有受伤的八秀和小崔站起身来,冲了过去,急忙抢救她,取出身上的弹片……
  几天后,新四军将士运用运动战、游击战,英勇斗争,最终打退了日军猖狂的进犯,迎得了保卫云岭的胜利。
  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转移的许多医务人员带上药品和医疗器械,又回到了军部云岭医院。受伤的小杨也被担架抬了回来,然而仍不见好转。每天,八秀和小崔给她端水送饭,吃药打针,悉心照料她。
  病房内,小杨经过治疗,逐渐康复。她躺在床上,望着照顾她的八秀,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八秀握着她的手,泪如雨下,不住地感谢道:“小杨妹妹,要不是你推了我一把,躺在床上的就是我了!是你救了我啊!”
  “苏姐,别客气了!上一次去繁昌前线救援,你不是也救过我一次吗?”
  八秀微笑着,拥抱着小杨,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和愉悦。
  那一年,一股日伪军赶来增援,气势汹汹,形势极其不利。赵小河跟随游击队员们跑进青纱帐中,撤到一个安全的地带。这时,他才醒过神来,发现不见了弟弟赵小舟,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小舟,你去哪儿了?哇哇……”
  于是,他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几个游击队员一惊,纷纷问道:“小兄弟,你怎么哭了?”
  “我的爹妈被日本鬼子害死了……我和弟弟一块儿出来参军的,他不见了!呜呜……”
  “等鬼子撤了,回去找找。”
  天快黑了,小河和几个游击队员回到刚才同日寇击战的地方,找了半天,仍然没有找到小舟。
  小舟是死是活呢?这可怎么办呢?九秀姨知晓后,该多么伤心啊!小河失望极了,又哭了一场。
  “小兄弟,别哭了!你弟弟是不会死的,会找到的!”几个游击队员纷纷劝道。
  小河擦了擦眼泪,心想,慢慢找吧,只能这样了。他好奇地望着那几个游击队员,问道:“大伯、大哥,你们是干什么的?”
  那几个人把驳壳枪往布腰带上一插,整理了一下粗布上衣,哈哈大笑,说道:“一看你就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不瞒你说,我们是八路军游击队,专打日本鬼子!”
  小河一听,乐开了花,站起身来,诚心诚意地请求道:“大伯、大哥,我叫赵小河,我要参加八路军!打日本鬼子!”
  “好啊!”几个游击队员望着诚恳的小河,微笑道,“我们热烈欢迎!”
  “从今往后,跟着我们好好干,打鬼子!”
  “是!”小河回答着,意志非常坚定。
  从此,小河就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和战友们在老乡家食宿,东奔西走,南征北战,打游击,搞侦察,拔据点,杀鬼子,在冀中平原一带威震敌胆。
  这一年,在抗日根据地,小河认识了许多抗日群众,有房东高大娘,有妇救会的徐大嫂,有地下交通员老李,有站岗的儿童团员……他和几个战友铁蛋、虎子等人住在高大娘家,给她挑水、扫院子。高大娘热情备至,烧火做饭,照顾他们以及伤员,又和徐大嫂给他们缝衣、做布鞋。
  深秋的一天,老李风尘仆仆地赶来,一进屋气喘吁吁地就说:“边区首长开会,说日军分四路向我们解放区扑来,来势凶猛,准备撤吧!”
  “向哪儿撤?”八路军战士们望着老李,惊讶地问道。
  “先撤到正太铁路沿线,从后方破坏日寇的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打一场浩大的反扫荡战役。”
  “太好了!我们服从命令吧。”
  小河等人群情激昂,带上武器,紧急撤离。不多久,八路军战士们和众多群众带着钣手、镢头、扬镐、木杠等工农具,走向铁路和车站,隐蔽在附近。
  岗楼内,几个日伪军持枪守护,逡巡着。阴森森的据点内,铁丝网密布,机关枪配置,不时听到他们那得意忘形的狂笑声。
  天色暗下来了,大地悄无声息。他们分头行动,冲向据点、铁路,进攻炮楼的部分日伪军,拆镙丝,撬铁轨,破坏铁路。日伪军被歼,铁路被毁坏,轨道破损。而后,又埋伏在铁路两侧,等待日军,实行伏击。
  “呜----”远处,火车一声长鸣,由远而近。
  “轰隆轰隆……”只见,长长的火车驶离轨道,翻倒在路旁。车上的几百名日军滚落在铁路旁,连砸带轧,鬼哭狼嗥,死伤一片,军需物资和武器装备撒落一片,足有数百米。
  “冲!”小河和其他战士们看见如此狼狈不堪的日军,大喊一声,端枪冲出战壕,射击残余的日寇。
  不到半小时,战斗结束了。再一看缴获的战利品,百十挺轻重机枪,三十门山炮、迫击炮,弹药百十箱,又有罐头、望远镜、棉被、军衣等等。这一仗大获全胜,他们振臂高呼,欢欣鼓舞。
  战士们将战利品一一装上车,运输到宿营地。小河和战友们又把日寇的死尸抬走埋葬。
  突然,被砸昏的一名日本大佐军官苏醒过来,睁开了眼睛,见到八路军战士们,惊恐不已,跳起身来,撒腿就逃。
  “站住!”小河一见,大喊一声,奋不顾身,冲了过去。
  那个日本大佐匆忙掏枪,小河眼疾手快,纵身一个前仆,将他压在身下。他还在挣扎,尽力掏枪。小河急中生智,双手奋力将他的三八盒子缴了械。这时,铁蛋和虎子等几个战士冲了过来,一同捉住了这个日本军官。
  司令员萧克闻听抓住了一个日本大佐,喜出望外。审讯得知近日日军混合旅团两万人马将来扫荡根据地,八路军需立即转移。得到日军这一重大阴谋,萧克下令撤退。他派人把小河请到面前,赞不绝口道:“赵小河,多亏你们抓住了这个俘虏,我们避免了一个大损失!你是好样的!”
  “首长,一同打鬼子,我们应该的!”
  “把你调到警卫营来,你同意吗?”
  “坚决服从首长命令!”
  于是,小河成为了一名首长的警卫战士,担任首长的保卫工作。
  一个月后,到了年底。在通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延安的路上,十几匹战马驰骋千里。穿过绵延的太行山脉,进入三晋大地,辽阔的黄土高原壮丽而神秘。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空气格外清新,田野空旷静谧。战马上,身着军装的几个八路军将士英姿讽爽,神采奕奕。
  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向西眺望着,双目闪亮,微笑道:“向前过了吕梁山,渡过黄河,就到陕北了!到了延安,我们要向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汇报工作啊!”
  “是啊!百团大战,我们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和我们来的这几位战斗英雄就是抗日的典范!”萧克、吕正操等几位首长转身望望赵小河、铁蛋、虎子以及其他战士。
  听到首长们的谈话,得知快到延安了,就要见到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许多首长了。顿时,小河肃然起敬,十分激动。他整理了一下军帽,摸摸身背的驳壳枪,心潮澎湃,精神百倍。然后,双手紧握僵绳,两腿一夹,战马嘶鸣,奔驰而去。
  翻过吕梁山,来到黄河渡口,一行人上了船。波滔汹涌的河水从身下哗哗流过,寒冷的北风呼呼吹来。他们满面红光,谈笑风声,丝毫不为之所惧。
  过了黄河,向西继续前行。渐渐地,一座宝塔由远而近,由模糊到清楚。一处处窑洞依山而建,风格独特,简朴自然。一阵阵信天游的声音,高亢悠扬,铿锵有力。啊,日夜思盼的延安终于到了。他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小河和战友们好奇地观赏着,聆听着,怦然心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八路军将士和陕北群众,个个非常热情,也看到了根据地抗日的激情和火热。
  走进军政大学,宽敞的会议室内,八路军将士坐无虚席,笑逐颜开。不一会儿,******、朱德等领导人缓步走来,亲切接见各路抗日精英,并且一一握手。几位中央首长和小河亲切握手,他心血沸腾,非常激动,感动极了,礼貌地说道:“主席好!总司令好!首长好!”
  听到汇报后,******郑重地说:“同志们,你们好!你们辛苦了!坚持敌后抗战,坚持人民战争,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胜利最终会属于我们的!”
  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已是隆冬时节,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寒风吹在脸上,如刀划一样疼痛难忍。
  拂晓时分,天空依旧黑暗。听到转移的命令后,许多新四军指战员紧急集合,背着背包和斗笠,带上枪支和弹药。进行长途行军。八秀、小杨、小崔等医务人员立即行动起来,穿戴整齐,整装出发,一个个背着药箱。还有许多人肩挑扁担,盛着药品和仪器的木箱和竹筐晃动着。
  皖南的百姓们默默伫立在道路两旁,望着新四军的队伍,神态木然,双目含泪,有许多人失声痛哭起来。那是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一种相见难别亦难的情愫,一种军民鱼水情的感天动地的情怀和天理。
  叶挺、项英等军首长望了望,挥了挥手,转身毅然离别。看到这种场面,八秀感到鼻子酸楚,一股激情与惜别之感涌向心间,双眼模糊起来,怅然若失极了,泪水夺眶而出。可是,又只能转过身去,跟着长长的队伍向前而行。
  一阵阵寒风迎面袭来,八秀顿感全身发冷,瑟瑟发抖。可是,她不顾天气的炎寒,仍然快步走在整齐的队伍中间。虽已到中年,可脚步依然稳健有力。
  天有不测风云。天空下起了大雨,哗哗之声,接连不断。指战员们戴上了斗笠,可全身还是受到雨淋,湿漉漉的。他们奋不顾身,仍然踏着泥泞的土路,冒着雨水艰难地行军。
  八秀拢了拢额头上的秀发,擦了擦脸庞上的雨水。见小杨滑倒在地,急忙和小崔搀扶起她。几个人相互拉着手,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而行。有时,还照顾一下身旁的战友。
  天光大亮,队伍过了青弋江,来到章家渡。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战士们全身早已湿透,滴着水珠的湿漉漉的军装沾在了身上。凛冽的寒风吹过,许多人打起了寒颤。队伍停下来,进行休整。
  八秀急忙喊道:“快脱下湿军装,换上干军衣,别感冒了!”
  战士们纷纷脱下湿衣服,生起了火堆,烤着湿衣服。开饭了,可是,许多战士又困又乏,只啃了几口干粮,低着头打着盹。还有一些战士疲惫不堪,顾不得吃饭,就倒在地上睡着了。
  休整两天后,叶挺军长来到战士们身旁,巡视着,说道:“同志们,这次奉命北移,我们不能向北走日寇的封锁区,只能向南迂回东进,走我们的友军国军的驻扎区域。好,快行动吧!”
  队伍又出发了。一个时辰后,就到了茂林地区。整齐的队伍进入山地中,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萧条,鸟儿绝迹。一阵阵寒风吹过,声音刺耳,冷气彻骨。处处景象阴森恐怖,死气沉沉,令人毛骨悚然。
  突然,前方山谷口处传来一阵阵枪声。一会儿,一发发炮弹落在队伍中间,许多新四军战士中弹倒了下去,地上一片片血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