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十几只商船在风浪里,不停的破浪前行,但最终却是举步维艰!风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这时候的风已经转变,刘玄他们的船队不仅不能向前,反而开始被巨浪向后方吹去。
感觉到船只向后退去,船员当即鼓足了劲再次整齐划一的摇动船桨,船只当即迎着风浪,再一次迎风而进。
“咔嚓...”
狂风中,只听见咔嚓一声脆响,一艘船上的桅杆直接被风吹断,整个船只在这一刻都开始剧烈的摇晃起来!
但好在负责船只运行的船夫都是经常出海的人,紧要关头也不慌乱,只是急忙让人竖起备用的桅杆,再才让船只再次稳定下来。
风越来越大,海风卷起巨浪足有五六米高,不停冲向船队之中,轰隆隆的雷声不断在上空炸响,整个海面漆黑一片,如同末日降临。
大家不要慌,保护好桅杆,吴侍卫站在船头,顶着风雨大声高喊道。
不断有桅杆断裂的声音响起,有的船只因为巨浪的不停拍打,已经开始出现破损,而刘玄所在的船因为最大,所以并没有海水灌入,但其他船只却没有这么幸运,不断有海水进入,但只是商量,很快就被船上的将士用布匹堵住,这才没有让水进入储存货物的地方。
狂风骤浪持续了将近五六个小时,这才慢慢的停了下来,云开月现,狂风来的快,去的也快,一时间众人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终于过去了,我的天啊,差点就英年早逝了”吴浩拍拍胸口,心有余悸的说道。
而刘玄此时也好不到哪里去,以前只是听说海上凶险,但他却不以为然,但现在看来,这海上的确凶险,要不是船只足够坚固,自己这次怕是就要交待到这里了。
海风过后,所有船只都是一片狼藉,但好的是,经历过这么大的风浪,也只有一艘船出现船体进水的情况,在工人的紧急维修下,倒也不影响航行。
狂风过后没多久,天边就慢慢出现一抹潮红,朝阳升起,天边通红一片!在黑夜中持续了几个小时,当再次看到太阳时,满船的人都是一阵喜悦。
船体修补,货物进水的开始将货物般到甲板上凉嗮,工匠拿着提前准备好的木料对船只敲敲打打,进行检查维修。
一天的世间很快过去,而忙碌了一天的将士们也都早早的入睡,只留下了一些守卫的士兵。
在后面的五天里,刘玄他们终于到了缅甸,缅甸作为很早和大宋通商的国家,自然对大宋也是极为的了解!而从陆路到缅甸,那不过是几天的时间,但刘玄他们走的是海路,所有显得就远了一些。
所以走水路就显得有些鸡肋了,但缅甸作为和中国交好的国家,码头通商蛮自然就很早开始了,只是没有陆路频繁而已。
因为和大宋通商往来很多,所以当地的港口,自然对大宋的船只很熟悉,就在大宋船只靠岸后,缅甸当地商人就围了上来,想要看看刘玄他们拉的什么货物。
货物有人接手,刘玄他们自然也乐意,当即就将一些货物分给了当地的商人,然后才四处打听当地的官府。
而当地官府,在得知刘玄是大宋来的,当即热情的招待刘玄,并且带刘玄参观了当地的建筑,了解当地文化等,而刘玄又采购了一些大陆没有农作物种子,还有矿石,香料等物品。
在大宋时,缅甸等国家,都处于很落后的状态,基本很难见到大宋国的官员,所以知道刘玄是大宋官员后,都当即表示要请刘玄去见他们的王,而刘玄也欣然同意,毕竟自己出海,就是为了邀请海商,而能见到当地国家的君主,者当然是最好的事。
刘玄被这些官员带着,一直赶了十几天路,最后刘玄才见到他们所谓的皇帝,而皇帝所住的皇宫,基本和大宋的县衙差不多,有此可见,这边的国家是如何的贫穷。
而缅甸皇帝知道大宋使者到来后,当即盛情款待,虽然缅甸历来都收中原文化印象,所以在他们身上也能看到中原历代文化的影子!就像那舞女,基本都是仿造中原的舞女培训的。
“大宋使者,欢迎你来到我们的国家”缅甸皇帝非常高兴刘玄能见他,这对他来说,感觉是一份殊荣。
“皇帝陛下,感谢您的盛情款待,我很感激!还希望陛下能从各大海域增加船只前往大宋通商,而我大宋势必也会和贵国友好相处”刘玄道。
“好,中土文化博大精深,我必当多派使者拜见宋皇,以表我缅甸的诚意”缅甸皇帝高兴的说道。
告别缅甸皇帝时,刘玄还得到了对方打量馈赠,都是一些珠宝,还有金银之内,一时到也让刘玄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在离开港口的时候,刘玄也很识趣的给那些官员送上了大宋最好的丝绸与陶器,这让当地官员都很是意外,纷纷表示,一定鼓励当地商人,多去大宋通商,增加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经济繁荣。
在缅甸,刘玄又在民间商人那里购买了两幅航海地图,当然这些航海图,都是商人自己标准在兽皮上的东西,因为用兽皮画图,不会容易损坏,而且不怕风雨的侵蚀。。
缅甸商人的地图,明显的标注了天竺,波斯等国家的港口位置,至于其他国家,却是没有涉及到。
在缅甸码头待了近半个月后,刘玄等人再次起航,这次他们是想去天竺国家,天竺国在汉朝的时候中原就有涉及,而早唐朝的时候,玄奘远赴天竺取经,也极大的促进了两国的交流,但那时候主要都是陆上丝绸之路为主。
缅甸到天竺港口,用时大概在一个星期左右,而且因为是靠近陆地海岸,所以并没有受到阻挡。
天竺以佛教为主,所以这里的僧人比较多,在码头上,大宋船只还未靠近,就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当地官员也即时来接见了刘玄,这接见刘玄的是一位叫做巴尔的官员,巴尔身穿白色长袍,头裹白巾,皮肤黝黑,留着一个八字胡须,看起来倒是极为精神。
当刘玄也道明了来意后,巴尔也尽显了地主之谊,用丰盛的晚宴招待刘玄,而且邀请了刘玄参观他们当地有名的寺庙,而刘玄也送上了中国的瓷器以及一些中国茶叶。
天竺自古以来,和中原一向交好,尤其是盛唐时期,武则天大力弘扬佛教,也使得佛教在中原大地广为传播。
而现今徽宗信仰道教,在一定程度上对佛教有所打压,而即便这样也未减少两国僧侣的来往。
在大宋,很多僧人都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赴天竺拜佛,当然,也有不少僧人也通过中原的船只,到中土传播佛法。
天竺国盛产象牙,香料,苏木,白锡等物品,而且价格也是非常的便宜,和大宋当地比起来,足足差了好几倍,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巴尔先生,我说的还望你多多考虑,我大宋国国土辽阔,百姓对贵国的商品极为喜欢,我宋皇更是诚心邀请贵国商人前往通商”坐在天竺府里,刘玄笑着说道。
“呵呵,刘大人啊,你说的我当然知道,只是海匪作乱,以往去的海商回来后损失极大,若大人能上报宋皇,剿灭海匪,我等定当下榜,鼓励百姓前去中土通商”。
“巴尔先生放心,海匪去年已经全部剿灭,我敢保证,若这次在遇到劫匪,天竺商人所有的损失均有我大宋官府赔偿”。
“哦...刘大人此话当真?”
“当真”刘玄肯定道。
“好,既然海匪已除,海上已无后顾之忧,我定昭告商人,让他们去中土通商,到时候,我国商人若是遇到难处,还望刘大人能够照顾一二”。
“巴尔大人放心,你天竺商人到了我大宋国,那就是我大宋国的子民,我们一定同等对待”。
得到天竺当地官员的同意,刘玄在逗留了几天,将一些采购事情做完之后,这才继续上路,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故临,从天竺这个码头到故临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当然这还要是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而当今已经是正月,已经过完年,所以风向还没有变,是可以继续航行的。
故临是刘玄他们现今为止走的最远码头,而大食及阿拉伯等国家,因为现今有战事,而且以前并没有和大宋海上贸易过,所以刘玄他们也不准备这次前往,只等下次再去。
船员出海,按照以往的记载,船从广州出发,经三佛齐到达蓝里,航期四十天,从蓝里到故临三十天,这就是现今为之,中土航海能够到达了最远地方,也是刘玄手中地图标志的最远地方。
而原本计划二十天十几到达的故临,却足足用了一个月时间,因为在中途的时候,因为有船只漏水,所以刘玄让船只停下维修,等维修完之后又遇上阴雨天气,这才耽误了行程。
故临是天竺的一个码头,都属于热带地区,只是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更差,在知道大宋官员来到港口是,故临官员是幸喜若狂,当即带着大小侍卫前来迎接,场面倒是异常隆重。
“刘大人千里而来,辛苦了,请里面休息”迎接刘玄的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名叫吉尔,看起来异常消瘦,而当地码头的建筑也是非常破旧,像是很多年没有修缮一般。
像是看出了刘玄的异样,吉尔当即道“内有战乱,外有海灾,才会这般模样,大人见笑了”。
故临在唐朝时就已经开始有了海上通商,但根据书中记载,这里应该极为富饶才对,但现在却是这般模样!
“吉尔先生哪里话,我国现今也是内有战乱,百废待兴,所以下官才来到这里,邀请贵国商人前往我大宋通商,用以繁荣经济”刘玄抱拳道。
“哎,我故临码头以前说不上是万船停靠,那也是港无空缺呀,但现在大人也看到了,这里刚遭遇风暴,人们生活都困难,那有钱去行商啊”。
这吉尔说的也不错,现在故临码头上只有零星的几条渔船停靠,至于大船却是没有一只,整个码头看起来一片荒凉。
“故临当地物产丰富,何不将物质运到他国,从中赚取些钱财?”刘玄问道。
“大人此话不假,我们天竺国以前和大宋都有通商!但是去年一场大风,将我们靠港的商船全部卷走,现在能够出航的商船也只有几条!而且那都掌握在当地的贵族势力手里”。
“哈哈,吉尔先生别急,我这里倒是有几条船只,可以提供给你们,但这些船不是送,而是租给你们”。
“租,怎么个租法?”
“我们将船只借给你们,你们派人和我大宋通商,每次通商,我们便从中间抽取一定的利润,用来作为船只的租借费用,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