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海面上,李远已经提前让人投放了浮标,以测量航行的距离,而他自己则是盯着自己的手表,准备测试船只的速度和加速能力以及转弯灵活度等等。
“再加速!”李远还嫌不够,大喊道。
很快,船模的帆就全张满了。一阵海风吹来,那船帆突然鼓满,船只也简直跟疯了似的,嗖的一下就窜了出去。
“加速!加速!”看着越来越快的小船,李远在甲板上却是兴奋的大喊大叫。
而他身后,一众老船匠却是看的心惊胆战,那晃晃悠悠的船身,眼看着都快不成船样了。
而坐在船模上的试航员,这会却是正经历着他人生中最可怕的事情。
太***快了!
拼命的稳住船帆,拼命的控制晃动,拼命的想要控制方向,但全都无济于事,船只在海风下依旧疯狂。
“转弯,转弯!”站在船上的李远举着铁皮喇叭大喊道。
听着李远隐约的喊声,那船员咬着牙,稍一犹豫,还是扳动了船舵。
吱呀,吱呀!
船身开始响起木头的变形声。听到这声响,那船员连忙拽下了船帆上的一面小旗。
“快,记录风速!时间十秒,一个浮标距离!转弯半径,二十米左右!转弯中的船身出现轻微结构变形。”看到那船上的信号旗,李远立刻朝小四大喊道。
听到李远的喊声,小四也是忙个不停,一边观察风速仪,一边还要指导其他几个学生记录数据。
船模上,这会的晃动已经是越来越快,吱呀的变形声也更加剧烈起来。忙不迭的,那船员连忙又拽下来一面小旗。
“快,五秒,一个浮标!直行……”李远又立刻喊道。
看着李远他们这么莫名其妙的举动,那些船匠已经彻底看傻了,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喊什么东西。
李远却是根本顾不得其它,只是一边看着手表,一边还死死的盯着那艘小船。
很快,那艘船模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变形,甚至连船头已经出现了裂纹。
最后一面小旗才刚刚扯下……
嘭!
一声巨响,站在船上的众人就只看到,那只白色的船影凭空化为了片片碎木,在海面上四散飞舞……。这,是属于大海的烟花表演,壮观而疯狂!
所有人足足愣愣的看了好几秒,直到……
“快救人!”
当李远看到海面突然多了个亮红色影子的时候,这才反应过来,那还有个人!
试航员被救上来的时候,倒是没受什么伤,就是被吓得不轻,已经晕了。船只凭空解体,谁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啊!
“喂,醒醒,醒醒!”使劲拍了拍那人的脸,李远急切的想要获得最新的信息。
醒了,但那人还是有些迷糊,李远直接拿过一个水桶,一下就浇了他一个满头满脸。
“快说,船只是哪个部分先开裂的?”
看着那人清醒了过来,李远立刻问道。
“船头!还有左侧三分之一处!”
“还有什么问题?”
“高速的时候,船只稍微向左倾斜,转向的时候船舵控制困难,加速的时候船身晃动的厉害……”
很快,李远就问完了问题,立刻让旁边的小四记录。
做完这些事,李远这才立刻跑到船头,指挥众人打捞船只残骸。
船虽然解体了,但又不是稀碎,仔细找找,应该还能找到有用的信息来。
第一次体会到了发明的乐趣,虽然作品就这么废了,但李远却是不以为意。毕竟,那只是一个试验品,只是没想到会坏的这么彻底而已。不过,没关系!只要能找到问题所在,接下来就是再次修改完善,直到拿出更好的作品来。
不理会还在发愣的众人,李远已经接过了小四手里的记录册。
还不错,基本信息都有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远用的跟教给那些学生的都是后世的度量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他脑袋里的知识都是后世的,如果重新设计度量衡,那转化起来无疑将相当麻烦。至于度量衡如何获得,这倒也不难,凭着已知的手机屏幕尺寸,李远轻易地就获得了大概的标准。至于重量单位,有了尺寸,直接用水的体积来计算就可以了。
…………………………………………
春去暑至,暑往寒来。
转眼,就又到了冬天。
碧蓝的大海上,晴空如洗,风浪如刀。此刻,却是正有两艘怪模怪样的巨大帆船在茫茫大海上飞驰。
确实是飞驰!毕竟,相比于那些慢腾腾的海船,这些线条流畅的细长船只实在太快了!
真的是劈波斩浪一般,几米高的海浪中,两艘大船却是稳如磐石,锐利的船艏轻易的划开了本就不平静的海面,使得巨大的船身居然保持了相当高的灵活度。
“顾烺!到哪了?”
甲板上,李远看了眼遥远的海岸线,大声喊道。
风浪太大了,稍小的声音都很难传到旁边。
“郎君,按照海图来看,这已经是海州外海!估计今天下午就能到了!”
拿着一张拼凑的海图,顾烺大声喊道。
“好,给钱炎发信号,今天晚上登陆!”
“喏!”
这两艘船是船场刚刚才生产的杰作,从那特立独行的设计风格来看,自然是跟李远脱不了联系。
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经历无数次实验,李远才终于把这一款船只定了型,又花了好几个月,才算完工。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第一款在船坞中生产出来的船只。
实际上,如果没有李远重新设计的船坞跟吊机,这两艘满载排水量高达一千吨的海上巨兽,也不可能在一个中型船场里完工。
巨大的船身来自于先进的生产设备,而极高的船速则来自于良好的船体设计跟那几面巨大的船帆。而且,这应该是第一种同时装备了软帆跟硬帆的船只,具备极佳的远航性能。
而他们不远千里,从闽南北上到了这,目的却也简单,他想要人口!
实力需要人口支撑,想要人口,在闽地是不可能的。凭他们这点人,也只能在战乱地区才有机会。
海州(后世连云港地区),已经算是北方了,又正值严冬,气温低的很。所有人都裹着厚厚的毛皮衣物,但寒风仍是让这些纯粹的南方汉子瑟瑟发抖。
此外,海州还是南唐跟后汉的边界地带!而后汉却是刚刚才从后晋那改朝换代,屁股都没坐稳。南唐又是一心想要“光复中原”,不打一仗自然是不成的。从好几波商船那,李远打听到了这里的情况,双方刚刚在这附近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役,算是互有来往,最后也没打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作为战场边缘的海州却是被打了个一团糟,正是没人管的时候,最方便他混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