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号西楚,各路诸侯尊项羽为霸主,但是,各路诸侯并不受项羽控制。项羽迁义帝芈心到长沙郴县,项羽因为芈心想除掉自己,就暗中密令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杀死义帝芈心。
项羽分封诸侯后,田荣和陈余对项羽的分封都不服,刘邦就更加的不服了。
项羽把原来的齐地一分为三。封原来的齐王田巿为胶东王,田都,田安因背叛田荣随项羽入关,项羽就封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拥立田巿为齐王的田荣不服,想反叛项羽。(此时,田荣其实是齐国的实际掌权者。)扣留了胶东王巿,不让他到胶东封地去。
陈余和张耳对赵国同样有功,项羽只是把原来的赵国也被项羽一分为二,原来的赵王赵歇,被封为代王,张耳则被封为常山王。而陈余只是被封为侯,食邑为三个县。张耳到他的封国去后。陈余就更加的恼怒了。
(陈余在巨鹿之战中,身为赵国将军却只是作壁上观,后因张耳责备,而恼怒,用交出兵权威胁张耳,张耳则顺势夺了陈余的兵权,张耳和陈余本是刎颈之交,还曾共同逃难。两人因此闹得反目成仇。)
陈余曾恼怒的对部下说:“张耳和我功劳相等,张耳封王,我却只是被封为候,这是项羽不公平。”
此时,还有一人不得不说,这个人就是彭越,彭越在陈胜吴广起义前,为强盗,陈胜吴广起义一年多后,彭越聚集了一百多人,便开始带领他们夺取土地,收集诸侯逃散的士兵有一千多人。刘邦在攻打昌邑的时候,彭越曾经援助刘邦,但是刘邦没有攻下,领部队向西进发了。彭越就领着他的人马在驻扎在锯野泽中,收编魏国的逃散士兵。项羽分封完诸侯后,彭越的部队,已经发展到一万人了,却没有归处。
(彭越在起义前和一百多名年轻人,约定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集合,但是到了第二天,有十几个人都迟到了,彭越就说:“我老了,你们执意要我当首领。现在,约定好的时间,却有很多人迟到,不能都杀头,只杀最后一个人。”于是命令手下,杀掉最后迟到的那个人。众人都说:“何必这样呢?我们以后不敢迟到就是了。”于是,彭越二话没说,就拉过最后迟到的那个人,把他给杀了。设祭坛,用人头祭奠,号令所属众人。众人被彭越的举动所震惊,都不敢不听命于他。)
(所以说吗?浪费他人时间很是可恶,约定好的事,千万不要迟到,小心遇见彭越这样的人。)
田荣扣留胶东王田市,并发兵抗击田都,田都兵败逃往,楚国。这时,田市的手下对田市说:“项羽强大而且凶暴,而您作为齐王,应该到自己的封国胶东去,若是不去的话,一定很危险。”田市非常害怕,于是就悄悄地逃跑去胶东,田荣知道后,勃然大怒,立即率兵去追赶田市,在即墨追上了田市,并把田市给杀了。(田市是田荣的亲侄子。)
田荣杀了田市回来后,就急忙率兵攻打济北王田安,田安拼死抗击不敌,最终被田荣打败。田安兵败后,被杀。于是,田荣就自立为齐王,全部占有三齐之地,起兵反抗项羽,并派人赐给彭越将军印信,让彭越进军济阴攻打楚军。
彭越正没有归处,便接受了田荣的印信,进军济阴攻打楚军。
此时,陈余派人去夏说去游说田荣,希望田荣借给自己兵马,让自己去攻打常山王张耳。夏说见到田荣后,对田荣说:“项羽作为天下主宰却不公平,把好的地方,都分给将军们去称王,把原来称王的都迁到不好的地方,如今,项羽把赵王迁居代县,希望大王能借给我们军队,我们以南皮作为您遮挡防卫的屏障。”此时,田荣也希望多树立党羽,反叛项羽。于是借兵给陈余。
陈余在齐王田荣那里借到兵后,并调动所属三个县的全部军队去攻打,常山王张耳。
萧何和夏侯婴追上韩信后,便和夏侯婴带着韩信回去见刘邦。
萧何见到刘邦,刘邦看见萧何又是生气又高兴就问萧何说:“你为什么逃跑啊?”
萧何就回答刘邦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有些疑惑就问:“什么人,值得让你去追啊?”
萧何说:“韩信啊!”
刘邦一听说是韩信就生气了,便说:“军官跑掉好几十个,你都没有去追,倒是去追韩信,我不信。”
萧何就对刘邦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大王如果只想做汉中王的话,当然用不上他,如果大王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刘邦就对萧何说:“我也想回到东方去,哪能老闷在这个地方啊?”
萧何就刘邦说:“大王如果想要回到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才会留下来,如果不重用韩信,他始终还是会逃走。”
刘邦就对萧何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个将军做吧!”
萧何就对刘邦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
刘邦就说:“那么让他做大将。”
萧何就对刘邦说:“那太好。”
刘邦当下就想叫韩信过来,拜将。
萧何就对刘邦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样才行啊!”于是,刘邦就照萧何说的去做。让人搭建一个高坛,然后,又让人选了一个好日子。
军官们听说,刘邦准备拜大将,就暗自里高兴,都以为是自己。
刘邦在一切都准备好后,就召集众将于高坛前,刘邦手拿宝剑,印信,走上高坛,对着众将说:“韩信有大将之才,我今天当着众将之面,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上坛。”
刘邦说完后,皆感到惊疑。韩信当着汉军众将的面走上高坛。刘邦单手举着宝剑,韩信跪领宝剑和印信。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知韩信真有大将之才,对韩信很是重用韩信。
项羽听闻田荣,杀死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市,并打败田都,自立为齐王,坐拥三齐之地,并反叛自己。项羽本来对田荣印象就不好,听说他又反叛了就十分的愤怒,于是率兵攻打齐国。
又听闻彭越伙同田荣造反,进军济阴攻打楚军。项羽就命萧公角率兵迎击彭越。
项羽率兵攻打齐国,田荣率兵迎击。首战,田荣被项羽打的大败,逃走。项羽领兵乘胜追击。田荣就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死守每一座城池。
项羽每次攻下城池后,自己的损失也很大。项羽很是生气,攻下城池后,便屠杀守城军民。田荣一面坚守,一面向陈余和彭越发出求救信息。
此时,项羽派去迎击彭越的萧公角,被彭越打的大败。
张耳也被陈余打败,逃走。陈余于是率兵收复赵国所有的土地,并从代国,迎接代王赵歇从新立赵歇为赵王。赵歇对陈余是感恩戴德,就封陈余为代王。陈余知赵歇软弱无能,就没有去封国去,留在赵国辅佐赵歇,掌握整个赵国的实际权利。并派夏说以相国的身份驻守代国。
项羽闻知萧公角被彭越打败,赵国又被叛乱的陈余掌握。于是,分兵三路。项羽自己率兵继续攻打齐国,命手下大将龙且领兵攻打赵国,命手下大将季布领兵前去支援萧公角。
彭越和陈余分散了项羽攻打齐国的兵力。而齐王田荣,又只是占据险要地势固守不战。项羽攻打齐国的战争就更加的艰难。
季布率领楚军回师支援萧公角并攻打彭越,彭越被季布打的大败,只得退回驻地。季布知对齐国赵国战事艰难,并没有追击彭越,只是留下萧公角固守。自己又率兵前去与项羽会合。
项羽手下大将钟离昧,项庄在攻齐作战中,勇猛无敌,攻下齐国多座城池。逼的齐王田荣一退再退,但是田荣还是拒不投降,拼命组织兵力死守城池。
龙且率兵攻打赵国,陈余并不与之交战,只是占据险要地势固守。龙且强攻不下。项羽就令龙且驻守,赵国和齐国交通要道,阻止赵国救援齐国。
而张良此时在西楚国国都彭城,项羽分封完十八路诸侯后,因张良曾是刘邦的谋臣,就以韩王韩成,没有功劳,就没有让韩成回封国,而把他带回了彭城,软禁了起来。
张良从刘邦那里回来后,就到彭城来寻韩王韩成了。张良因与项伯关系要好,到彭城后,得到项伯的照顾。
张良深知刘邦不会久在汉中,而此时,田荣和陈余反叛。此时,刘邦一定会趁机夺取三秦之地。如果这样的话,自己和韩王韩成就会有危险。
范增在彭城,也在担心刘邦会趁机扩大势力,多次向正在攻打齐国的项羽建议,不可恋战,只需迫使田荣手下投降即可,至于,赵国的陈余,范增建议项羽,只需先稳住陈余即可。
只要田荣一败,陈余便不足为患。可是,项羽不听,一心要灭了齐国。范增便派人,多次跟项羽说:“现在攻打齐国,只是为了让齐国臣服。”而项羽因田荣多次反叛,并且田荣顽强的抵抗,激怒了项羽。项羽认为齐国人不可信,需要尽灭之。
项羽就此深陷灭齐之战不能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