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黑儿,这段日子麻烦你了。”
苏过盈盈笑着,显然心情很好。意外成为一方知州,这下密州之地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建设了。
来这里之前,苏过就有很多想法,可来后,突然发现自己深陷入了泥潭,不仅什么事情也干不了,还要时刻担心性命之危。
“我们是亲兄弟,三哥这么说,不是显得生分了么?”苏重说着,顺势帮他掖了掖被角。这次,苏过的身上受了多处伤,特别是左手臂上的一处,已经伤到了筋骨。伤筋动骨一百天,可苏过还只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就急着想实施自己的计划,只有在这夜色降临的时候,心情才稳定一些,以期等待着第二天的来临。
什么也做不了的日子很难熬,一时觉得,自己恍惚成了废人。
“是,三哥不该这么说。可是,三哥真的很庆幸,在三哥最虚弱的时候,黑儿能从天而降。老实告诉三哥,你是怎么想到来这边的?是陛下特旨?还有-----三哥这手上的伤,会不会使得三哥变成残疾人?”
“三哥也真是-----干嘛想这么多?看来,我不好好跟你说道,你总是会在这些问题上打转。”
“黑儿,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在未得到陛下旨意的情况下,兀自离开自己的辖区,会让陛下责罚的。”
“他要罚就罚吧!黑儿还是很庆幸来得及时。三哥,如果黑儿说是感应到了三哥有危险,才匆忙赶过来的,三哥可信?”
“信!三哥怎么会不相信,兄弟连心------”
“是啊,你们兄弟是心连心,所以使得苏家越来越兴旺-----还是大文豪的家教好啊!”吕颐浩突然出现在兄弟俩面前,哈哈笑着道,“是不是打扰了你们兄弟谈心?”
“你这------”
苏过忍不住上下打量他一番,见他整个人似乎比先前还精神,不觉打趣道:“看来那会儿,你是在装死?”
吕颐浩与他年龄相当,大大咧咧坐了下来,慨然道:“现在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还能说什么?我们的知州大人!恭喜哦,只是一战,就升了官。”
“吕指挥使不是也一样。”
“我哪一样了?好好的文官,被划入武夫的行列里。”
“吕大人若是觉得憋屈,我这就写奏章,力求使得官家改变这项任命-----”
“不用不用!已经定下的事情,知州大人这么冒冒然上奏,对知州大人也不利。”
“无妨无妨,在吕大人这件事情上,文改武确实不妥,或许朝廷这时也正在后悔。”
“苏大人的心意我领了,说真心的,这是我自己的要求,所以,根本谈不上憋屈。只不过,希望知州大人在任期间多多照应我们-----下面的厢军兄弟日子实在过得太苦了。”
说到此,吕颐浩脸上浮现出无限悲悯之色。这,才是他今天来到这里的真是目的。如今的苏家,想要改变一个地方,那是有很多办法的。要是在之前,苏过还是通判的时候,特别照顾厢军也是可以的,但难免顾此失彼。而现在,就没有这样的担忧了。
他的这层思想一透露出来,苏过与苏重兄弟俩继而相互一笑。苏过作为主人,故意顾左右而言它的大声喊道:“刘嬷嬷,吕大人都来了这么久了,怎么还不上茶?-----吕大人还没用饭吧?正好,我们兄弟中午饭用得晚,到了这会儿,也还没有用晚饭-----你今天有口福了,我们厨子做的饭菜可香了!”
“苏大人,这----晚饭不急,而且,就是你家的饭菜再香,我也吃不下-----我那边,可还有500厢军,拖家带口的足有两千人不能吃上一口饱饭,我这心里急啊!可是,我这个当头的没什么能耐,还望苏家兄弟帮衬一下,指出一条路来,让他们都能吃一口饱饭。或者,把这次抄家所得的部分分派一点给我们?如何?”
“吕大人真是心急啊!”苏过无奈的指了指自己的腿上的伤口,还有手上的伤口,“说实在的,我心里也急,可仁兄也看到了,现在府衙的好多事情都是我这兄弟在帮我处理。而他毕竟不是在职官,只能捡紧要的实施,以求能维护府衙工作的正常运转就行。而厢军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如果要解决,就得从根子上解决,最好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吕大人,你说呢?”
“是是是!还是知州大人想的全面------”吕颐浩还想再说点什么,可苏过所说的情形却是实实在在的。如今在密州的地面上,常备的厢军规格是一千人,两个指挥使,知州作为密州的军政长官,不可能只管他这一支,另一支也同样要考虑。
刘嬷嬷让人上了茶,这会儿又来招呼主人们用晚饭:“东家,是抬过来还是去餐厅?”
“抬过来吧。”
“好!我这就让人抬过来。”
刘嬷嬷已经五十余岁了,可走起路来还是像一阵风似的,使得吕颐浩不禁感慨:“苏大人府上的真精神。”
“那是!”苏过显然很自豪,看着刘嬷嬷的背影即将消失,突然唤住她吩咐道,“刘嬷嬷,跟管家说一声,府里的人用饭最好分成两批,这次我们得罪的人太多,一个一个的要特别注意了。”
刘嬷嬷应着去了,苏重看了看自家三哥,觉得三哥已经具有了统帅的能力和思维,似乎比自己想得更全面。突然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一直以来,他一般是动口不动手的。很多时候,他都是给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让人去实施,他就像蜻蜓点水一样,这里点一下,那里点一下,就这样,他给出的那些抽象概念便变成了实际的东西,丰富了大宋的资源,也解决了一些人的具体困难。但,这些终究不是他做的,宋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他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且一般是东京、大名府这些大宋很重要的区域。相对而言,这样的城市周边的人,生活应该相对密州这样还处于荒蛮之地的地方的人要好很多。
突然之间,他很想看看吕颐浩下面的厢军到底是什么生活状态?如果可以,他希望切实帮着做点什么。
三个人心里都装了事,所以,吃饭的时候,显得很安静。
饭菜确实很香,可吕颐浩也只是囫囵吞枣的吃着。其实大宋人已经习惯了厢军的这种生活状态,因为,这里面大部分的人是脸上刺字的配军,他们就只能拥有这样的生活。吕颐浩并不是与一般的大宋人不一样,而是因为,如今的天子赵煦开始重视军方,也在一步一步提高武官的待遇以及兵士的待遇。就好比东京的禁军,现在一个一个的那是特别意气风发,吃穿都是高规格的,他虽然没有真正见识过,却也听说了。
他文转武,也就是希望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不仅能维护一方治安,更能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功立业。他现在需要的,就是把这支队伍打造成真正能战、敢战的队伍,且在地方上打出名气,到时,就不会缺少建功立业的机会。
怎么打造一支能战的军队,他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想法,首先能想到的是,必须解决他们及其家人的实际生活问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再有,他是读者四书五经成长起来的。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要拥有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首先就得俘获这些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