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汉国手 / 第158章:防微杜渐

第158章:防微杜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夜进化几人知,其中舒爽唯自知。
  
      清晨,鸟儿站在枝头唧唧喳喳,催促着人们快点起床。
  
      华安搂着满脸红晕痴缠着自己的郑怜儿,表情满足。
  
      梅开二度的两人筋疲力尽,储存了十八年的精华一夜尽付。
  
      郑怜儿的眼角犹有泪痕,华安有些心疼,伸手轻轻婆娑了一下。
  
      这就是自己的女人了。
  
      自己终于从男孩进化到了男人,这个过程…妙不可言。
  
      没有唤醒郑怜儿,华安一个人起身穿衣,屋外还睡着一个听墙根听了一夜的梅儿,华安也没惊扰她,轻轻拉开门走了出去。
  
      门外,一大早就起来吟诗作对的郑玄正在对着枝头鸟儿摇头晃脑,嘴里不知道在嘟囔着什么。
  
      “你在这干嘛?”华安洗漱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不让任何下人插手。
  
      自己又不是缺胳膊少腿的,穿个衣服刷个牙洗个脸都要人伺候的日子他实在不习惯。
  
      郑玄闻声回头,见是自己的妹婿,忙回道:“昨夜睡得可好?”
  
      看着大舅哥贱吧兮兮的表情,华安瞪了他一眼,“信不信我派人弄十个八个美人儿塞到嫂嫂屋里,就说是你一夜风流临幸的?”
  
      郑玄忙拱手求饶,他这妹婿如今可是冀州刺史,想坑自己简直不要太简单。
  
      “妹婿啊,你嫂嫂她向来霸道,我有不似你一般地位显赫,实在惹不起,如今她还怀有身孕,可不敢气到她。”
  
      华安洗漱完毕,看向郑玄。
  
      “说吧,一大早就来这儿蹲点,准没好事。”
  
      郑玄尴尬一笑,说道:“不瞒妹婿,郑氏欲在冀州贩粮酿酒,经商济民,需要妹婿点头首肯啊。”
  
      华安眉头一皱,“冀州有专门负责此事的衙门,缘何直接找我?”
  
      郑玄心里叫苦,您又不准郑氏打着刺史夫人本家的名头行事,人家不鸟我啊!
  
      “郑氏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妹婿帮衬一下啊。”
  
      华安叹了口气,招来雍客。
  
      “你带我这大舅哥去办理此事。”然后转头对郑玄说道:“咱丑话说到前头,我入主冀州时日不多,人心不稳,郑氏行商必须拿出两成利来救济百姓,可妥?”
  
      郑玄没有思索,直接点头应诺,“妹婿且放心,如今郑氏一切以稳固妹婿的刺史职位为主,莫说两成利,五成都可。”
  
      郑铖,郑玄,郑赵氏都很清楚,只要华安的刺史之位不倒,郑氏发迹几乎必然,自然不会在一点钱财上斤斤计较。
  
      华安点点头,接着说到:“记住了,不许打着刺史府的名头欺压百姓,不然我绝不姑息!”
  
      郑玄心里发苦,没见过你这么啰嗦的刺史,“放心吧,都记着呢。”
  
      摆摆手,华安示意两人离去。
  
      历史上,外戚专政祸国殃民的例子数不胜数,华安不得不预防。
  
      把他刺史之位祸祸没了就算了,但不能欺压百姓,糟践黎民,都是爹生娘养的,谁也没有第二条命。
  
      郑怜儿也起来了,走路姿势有些怪异,还好梅儿扶着她。
  
      看着一脸娇嗔的郑怜儿,华安嬉皮笑脸贴了过去。
  
      “媳妇,来,别客气,嘴一个。”
  
      “啐!”
  
      臭不要脸的!
  
      ————
  
      信都汉仁堂在去年就建成开业了,如今已经成为信都城内最大的医堂和药堂,每日客满为患。
  
      自从众所周知汉仁堂是新任刺史的家业后,更是人满为患。
  
      郑语,原是郑氏的账房,因郑氏暗里代替华安打理汉仁堂后被郑铖任命其为信都汉仁堂掌柜,也算是人尽其职。
  
      自郑怜儿三聘六礼入主刺史大人后宅后,郑氏门楣一夜间升高了数个门槛。
  
      平日里需要极尽巴结谄媚的郡守一流,在郑氏眼中已经可以平起平坐了。
  
      做了郑氏为数不多的人才,郑语也鸡犬升天,才几日的功夫,就和信都县令,信都丞等一地要员引为知己。
  
      地位的提升让郑语膨胀了。
  
      原本每日间必到汉仁堂坐镇的他已经两三天没去过汉仁堂了,整日里流连在酒宴和青楼中不可自拔。
  
      他爱死了如今的生活。
  
      醉生梦死。
  
      怡和苑老鸨柳悦是个半老徐娘,干青楼这个行业半辈子了。早年也是信都城内赫赫有名的美人儿,后来年岁大了才该做老鸨。
  
      柳悦识得这个最近几乎夜夜笙歌宿在怡和苑的中年人,汉仁堂新任掌柜的。
  
      自汉仁堂开业至今,她每三五日都要去那里给姑娘们取药。物美价廉的,而且那里的坐堂医者也医术高明,不去这里才怪。
  
      所以她知道汉仁堂的规矩,营业时间,掌柜的非要事不得擅离职守。
  
      但她也知道郑氏是哪个。
  
      如今郑氏可谓是冀州之内新冒出来的大族,刺史大人的妻族。
  
      她是惹不起的。
  
      但不代表别人惹不起。
  
      “荷花,你把这封信送到楼下福运茶馆,交给九掌柜的。”柳悦随手招来一个自家姑娘,让她代为跑腿。
  
      姿色美貌的荷花接过信,看也不看就走下楼去。
  
      她自然是不会出怡和苑的,走到楼下就随手递给了站在门口迎客的小厮。
  
      “当家的给福运茶楼九掌柜的信,你给送过去。”
  
      小厮接过信封,兜头就跑了出去。
  
      一个时辰后,这封信出现在了良子的手里。
  
      “胖墩,你说这事儿该不该告诉家主?”
  
      胖墩挠了挠头,“咱们暗卫刚刚铺开在信都的布置,就挖出来了这档子事,依家主的脾气,肯定是希望咱们报给他的。郑氏虽然是主母的娘家,可也要以家主的前程为主。”
  
      良子说道:“这郑语只是擅离职守,并未有其他犯事,咱是不是再看看再说?”
  
      胖墩摇了摇头,“家主常说,防微杜渐,预防为主,我觉得应该上报。”
  
      两者不决报于上,是暗卫的规矩。
  
      胖墩和良子各持己见,无奈只能奏报于古月。
  
      古月哪知道怎么办,他只知道报给华安就对了。
  
      于是,华安看到了这封信。
  
      “着锦衣亲军彻查郑语。”
  
      一个时辰后,正在信都梳理锦衣亲军事宜的葛鴻收到了刺史大人的手令。
  
      当日,数十名锦衣亲军出动。
  
      一日后,厚达十页的郑语生平诸事记载出现在了华安的书桌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