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盛唐功贼 / 0040 章 开拓三七商路

0040 章 开拓三七商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行走在茂密的丛林和湿热的环境中让人压抑,董千理一行人在这些高山丛林里已经跋涉五天了。
  想起他答应李黎的本月供货的承诺他不由有些后悔了,这一路上原始落后的状况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李黎的效率十分快不到三天就把董千理所需的通行证和准许在滇池建设工坊的许可公文全都送到了姚府,而姚望年在经历一系列事件之后对于董千理的事情十分上心。
  买奴的事情进展更是迅速,不到五天的时间就为董千理采买了近两百个奴婢,这大大出乎董千理的意料。但是他如今需要扩大产业范围,是以对于多出来的人手他一并收下。
  至于购买奴婢的费用,姚望年坚持完全由他承担。因为董千理是母国“高官”,他作为大唐侨民理应为国略尽绵薄。
  最后董千理为了不伤害一个“爱国人士”的报国赤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如今建设滇池工坊和开通秘药商路是摆在董千理面前的两件头等大事,都不是轻易能够完成的事情,董千理权衡利弊,决定先行解决开通秘药的原料商路。
  是以董千理让鲜逻先期带着采买的女**婢回盐泉村,并把李黎弄来的通行公文交给鲜逻带着,方便路上通行。
  如今太和城在南诏境内的声势高涨,各部族都会给太和城一个面子。若是胆敢拦截鲜逻他们一行,那就是公然触怒如日中天的阁逻凤军事集团。
  阁逻凤连在天朝上国的姚州大都督都敢杀还在乎个把蛮族族长?
  鲜逻一行安全问题完美解决,让董千理安心不少,同时交代鲜逻回到盐泉村之后,立刻命令段天雄携带孟良家中的私兵和烧制陶器的熟手赶赴滇池。
  这些人将作为滇池工坊的护卫主力,同时董千理打算把滇池工坊建成一座军事堡垒,这就需要烧制大量的砖瓦和三合土。
  盐泉村建设的砖瓦建筑精盐仓库就是董千理在孟良家中烧陶的唐军练手的成果。
  滇池地区是难得平原地貌,更是后世西南地区枢纽昆明的前身,他势必需要在此早打基础。
  安排好了回去的队伍后,张宁和寸芒带着护卫和他们之前带来的精盐,跟随董千理再次出发前往文山地区探索三七商路。
  三七是疗伤圣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
  《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揪药解》云:“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作为制作云南白药的主药三七,直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广泛传播后才被人们熟知,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在此时不光是南诏还是大唐都几乎无人知晓,正是藏在深山密林中的宝藏。
  古代的地图完全是个抽象派作品,只是随意的勾画一个大致的方位和明显的山河,其他的一概全无,这也是让董千理他们大吃苦头的一个原因。
  穿越前董千理完全可以靠着手机导航或者制作精密的地图,可是他掉落山崖那一瞬间他的装备损失殆尽。不过电子设备就算没丢现在也是用不了,毕竟他没办法发电,更没有卫星给他导航。
  此时文山属于羁縻州郡牂牁(zangke)郡治下,但是这些地区完全覆盖在原始密林中,甚少交通外部。
  是以董千理此行招来的向导操着半生不熟的西南官话,交流起来十分费力。就这样跟着这个瘦小的家伙在原始密林中钻了五天。看着到处都一样的密林,董千理都有些绝望了。
  张宁更是因为这里太过潮湿,身上都起了疹子。寸芒作为南诏蛮族土著,对于这边的适应能力是最强的,随行的几名护卫也也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连日的艰苦跋涉他们也都是疲累交织,各个都很困乏。
  看到蛮人们如此强悍,董千理不由的暗自打气,他是要做“唐代超人”的人,是以他必须能够坚持住。
  行走的时候驮马也在不时的打着响鼻,马尾不断的在抽着不时叮在身上的蚊虫,董千理等人则是人人脖子上都挂着由青蒿编织的熏蚊环,不然这里的蚊虫能把他们统统咬死。
  眼看着日头就要偏西,黑瘦的向导仍在前面尽职的领路,董千理对着寸芒的道:“去给向导说,天色不早了,该找地方安营了。”
  寸芒领命快走了几步,追上了黑瘦向导。两人叽里咕噜的交谈了半天,寸芒兴奋的跑回了董千理身边。
  “郎君咱们到了!”
  “嗯,快扎营……,什么到了,找到了?”
  “对,向导说再往前走过一个高岗就能到达那个文山了。”
  寸芒的话,如同一剂兴奋剂让这支探索队登时生机焕发。
  终于在太阳下山之前,他们一行人终于看到了人烟,散落在林间的草屋和木房子仿似情人的呼唤,让人兴奋激动更让人安心。
  董千理等人兴冲冲的催促向导快点上前去交涉,告知这里的蛮族他们是来交易的。
  黑瘦向导和寸芒前去村寨交涉,董千理等人则是开始整理驮马背上的行囊,待会可以先把他们的产品展示出来,借此表明他们的实力还有诚意。
  不多时村寨的蛮族就派人跟着寸芒前来迎接董千理一行人,看着满脸带笑的蛮族董千理明白这些蛮子也知道他们带来的都是好东西。
  进到村寨内,他们被带到了族长的家里。
  这个部落叫做撩子部,族长名叫辛里八古,听着这个怪异的名字,董千理无力吐槽,毕竟人家的有自己的文化,叫什么是人家的权利。他可以不叫,是以他直接称辛里八古为族长,免得自己尴尬。
  黑乎乎的辛里八古对游商并不陌生,但是游商亲自到他们这里来还是第一次,毕竟他们这边太过偏僻,他们想要交易需要走上两天到八十里外的圩集交易。
  交易的物品无一例外是食盐、毛皮和食物。其他的几乎换不到,毕竟贫穷落后是他们这个地区的通病。
  是以当董千理把精美的陶盘陶碗拿出来的时候,辛里八古立刻两眼放光。这是好东西啊!
  再看到白晶晶的盐粒在面前闪现的时候,辛里八古忍不住伸手接了些盐粒,先是在火光下仔细端详,然后伸出舌头舔了舔。
  咸咸的滋味沿着口水浸润了他的整个口腔,不苦也不涩,他忍不住对着董千理伸出了大拇指。
  “好滋味!”
  董千理听不懂他说的话,但是手势还是懂得。“我这里都是好货,族长该你了。”
  黑瘦的向导同辛里八古一通叽咕,辛里八古立刻对着家中的老婆大声呼喊。
  同样黑瘦的族长老婆立刻把家中积存的毛皮统统拿了出来,后来想到这些东西如此精美,生怕毛皮不够,于是她又在屋里摸索了好一阵搜刮出一些在山里采集的杂物统统拿了出来。
  董千理看着地上一大摞的毛皮,有狐狸皮、猪皮更多的是羊皮。
  他来此的目的不在毛皮,是以他看都没看那些毛皮,转而看向了那些不起眼的小物件来。
  族长和老婆看着这个游商居然不要毛皮,他们立时心凉了半截。
  族长老婆还想挽救一下,于是她对着黑瘦的向导大声解释,希望他能够告诉董千理这些毛皮都是好皮子,不够的话她可以再让村寨的族人凑集。
  董千理没有理会黑瘦向导的话,他仔细查看那些凑数的杂物,一个个分辨。
  这里面有香料八角,鱼腥草还有香菜,甚至董千理还看到了一些沙金,最终他找到了一个满是疙瘩像极了生姜的块茎。
  他小心的把那个块茎掰下了一点闻了闻,最后他又咬了一小块品尝起来,苦而不涩还有回甜。
  “终于找到了!”
  董千理举着这个块茎对着辛里八古道:“就换这个,有多少换多少。”
  黑瘦向导立刻翻译了董千理的话,辛里八古和老婆面面相觑,这个游商当真古怪,那么好的毛皮不要,非要这个山里的草药。
  三七能够疗伤是他们祖辈传习下来的,这等草药在山里随处可见,他们从来没有重视过,毕竟这等东西当不得饭吃,不过既然这客商需要愿意交换,他们自然欢迎。
  辛里八古承诺明日就会让族人去山中采摘三七之后,董千理等人的心情大好,于是辛里八古命令老婆去准备招待贵客的花糯米饭。
  花糯米饭是此地蛮人的秘制,用的是天然植物为染料的颜色,盛入甑子里蒸出黑、红、黄、蓝、紫等不同花色的米饭,花米饭五彩斑澜、香气扑鼻、软甜可口。
  而心情舒畅的董千理立刻操刀开始准备烤肉,他准备烤制一直鹿腿,并让寸芒清理几只野鸡,在弄些叫花鸡。这一趟大家都很辛苦,做些好吃的犒劳他们的同时也是犒劳自己。
  等到饭食都准备就绪之后,董千理拿出了他的水壶,这里面盛得满满的都是剑南烧春。用这陶碗给大家都满上之后,登时众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
  欢乐的气氛在蔓延,辛里八古喝着剑南烧春,吃着美味的肉食和花糯米饭,只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到来了。
  董千理酒足饭饱之后,立刻舞瘾上头,立刻拉着张宁等人开始“隔壁的泰山”跳舞秀。
  看的辛里八古等人心痒难耐,继而他们相继加入舞团,只是他们跳的是祖传的舞蹈。
  夜幕下,一众人在欢乐的节奏中,浑然忘记这世道的艰苦和环境的险恶,他们这一刻只想着能够把欢乐保持的更久、更久……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