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封这钱当然就是算盘的钱,只不过想皮一下。
当李封把这单“生意”说完,钟木匠对着外面吼道:“他婶子,把咱家那只不下蛋的鸡炖了。”
一个算盘的成本,在钟木匠看来,差不多就是几文钱,自己清赚四十多文,怎么也得给这大侄子犒劳犒劳。
当初就是用的边角料做的算盘珠子,本来是陪着李封一起做,看他笨手笨脚,后来干脆自己上手做完了,如今再做一遍,轻而易举。
席上就钟木匠和李封扯东扯西,徒弟长生和小李庆都是闷声吃饭那种,难得吃顿好的,还有鸡有鱼,根本停不下来。
“你说说你,光顾着吃,半只鸡都让你给撕扯完了。”
长生只是嘿嘿一笑,任凭师傅喝骂,就是不肯放下手中的鸡块。
鸡上来的晚,四个人垫饱了肚子,最后还剩下不少。
李封临走的时候,让阿乔给包了一只鸡腿。
李家就住隔壁,小李庆跟屁虫一样,小跑着随着李封一起回到家里。
他俩进门的时候,李王氏依旧在家里织着布,油灯昏黄。
李封放下鸡腿,又从钱袋里拿出一吊钱(一百文)。
“母亲,刚才钟叔给了我五百文,我想留下四百,昨天央求老掌柜接济几个孩子,不好全赖给他。”
李王氏早就把织机放下,先是看看那荷叶包里的鸡腿,又用手摸了摸那一百文铜钱,眼睛突然有些湿润。
她拿过李封手里的钱袋,将那一百文又重新装了进去,然后连着钱袋一起塞回了李封手里。
“你做的这件事,比给为娘一百文更值钱,为娘也更开心。”
李封犹豫两下,收起了钱袋。
他嘱咐李王氏把鸡腿吃掉,别留到明天,再被老鼠或者野猫偷吃就划不来了。
之后又说起李庆其实是个女孩子,也把李王氏唬得一愣,又是抻胳膊又是捏脸蛋,把小庆搞得面红耳赤。
没停留多久,俩人便离开了,去接替顶班的老掌柜。
李封来到药铺的时候,正看到几个瘦小的身影在药铺里忙来忙去,有扫地的,有擦桌子的,连最小的也在那擦着门板。
老掌柜就站在旁边看着,完全没有帮忙的意思。
“张爷爷,这几个孩子的饭钱来了,五百文。”
李封将钱袋放在柜上,让老掌柜赶紧收起来。
老掌柜大致数了数,就丢到了钱柜里。
“嗯,这还是像话,我去后面歇着了,你看着他们吧。”
几个孩子忙活的也差不多了,李封就跟他们说着今后的打算。
既然他们现在落脚在一个破房子里,暂时可以住一段时间,往后吃饭就在药铺这吃。
之所以没给他们钱,也是怕他们守不住。
破屋已经没剩下多少遮风挡雨的能力,眼看天气转凉,还是得想办法找个像样的地方。
“你觉得老掌柜能不能让他们住店里?”
等到六个小孩走后,李封问着李庆,又像是问自己。
“白天的时候,老掌柜让我帮着收拾了一下一间存药的屋子,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腾住的地方。”
第二天,当李封问老掌柜能不能收留这几个孩子的时候,老头喝着茶老神在在地说:“五百文可不够啊。”
这就是诚心难为自己。
没办法,李封也不能说破,要不然俩人挺尴尬。
而且这家药铺确实生意不怎么好,要是敞开了接济别人,早晚关门。
李封就答应肯定会挣点钱给他们交住宿费,整的自己像一个地球上供孩子住校上学的家长。
中午的时候打发李庆去破屋找他们六个,准备入住那间狭小的屋子。
“大宝,二宝,三宝,大妞,二妞,三妞。”
李封真的一时想不出好的名字,就先叫着他们的小名。
据说这六个孩子是从淮州逃难过来的,没什么家人,好在是秋天,天气不冷,食物什么的也能凑合。
既然住在一起,李封就让他们跟李庆一起上课。
就在上课的时候,两天没出现的系统,突然蹦了出来。
“不得了啊不得了,你现在人望值突增到了9,怎么做到的。”
“话唠你出来了,我正想跟你说呢,往后你就叫‘建国’吧。”
李封也懒得理他的一惊一乍,先把自己的话给说完了。
“建国?很有时代背景的一个名字,你随意,喜欢就好。话说,你这9个人望值真的不简单啊。”
“唉,花钱买来的,压力很大。RMB玩家不好当啊。”
李封也没想到,这六个孩子竟然给自己增加了6个人望值,也是就说,他们跟自己的联系特别的密切。
不过,这六个孩子的智力明显比不过李庆,学习特别困难,一天记住一个字都是快的。
当然,这还得慢慢来,急也没用。
第二天下午,阿乔就把做好的算盘送来了。
小丫头跟李封说了一些自己最近做的事情,无非是帮着老爹干干小活,帮着母亲织织布纺纺线,在药铺磨蹭了半天才走。
“听说钟家跟你们李家可是有娃娃亲的。”老爷子神出鬼没,在阿乔走了之后突然冒了出来。
“张爷爷,这事儿可不能瞎说,我倒没什么,你让这丫头往后如何嫁人。”
“我看这丫头,也没想着嫁别人。”
既然算盘到了,钱都收了人家的,李封就跟老掌柜说了一声,准备去三元街的冯府送货。
三元街上的这个冯府,李封之前也听说过,貌似是县令孙澄幕僚的宅子,平时当然很少在街面上出现。
冯府不算什么高门大户,没有遇到狗眼看人低的门房,李封很顺利地见到了张亨。
“有劳小哥亲自送来,真是太感谢了。”张亨这人看来是真的喜欢这算盘,拿在手里欢喜的不行。
李封本来想走,又被张亨拉着聊了聊算术之学。
关于数学什么的,李封也忘得差不多了,不过在张亨的启发下,也能回忆不少。
毕竟知识体系差着不知道多少代,李封的观点让浸淫此道多年的张亨赞叹不已。
本来张亨要留他吃饭,不过李封哪里有那闲工夫,而且随便在陌生人家吃饭,也不是太礼貌的事情,就言明药铺太忙了,改天再说。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的时候,这个张亨就拿着算盘自己找上门来了,还带着一个年轻的跟班。
不过这个跟班脸色臭的要死。
(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