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闽国霸业 / 第一百三十六章、决战前夕

第一百三十六章、决战前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樱花落尽秋雨愁,南关风霜又一年,请酒借问君何往,情到深处无语凝。
  经过武平军和黑云军两大闽国主力的夹击之下,城外的青州兵主力彻底被击溃。而城中的青州兵则震服于林仁肇的箭术,被其降服。青州城由此牢牢地把握在闽国手中。
  “将军三箭定青州,真是令人佩服呀。”柴克宏平息了城外的变乱后,就准备领兵进城平叛,但见城中秩序井然,青州兵仿佛不曾叛乱一般俯首帖耳的听命与林仁肇左右,反是大吃一惊。后来听说事情的原委,本就是耿耿武夫,不禁也佩服起对方来。
  “哪里,哪里,让柴大帅见笑了。”林仁肇却是面有惭色,事发兵变,他作为主将难辞其咎,弹压兵变也实在是弄险。
  “我奉大王王命之后,就星夜从徐州拔营来此,还好赶得急。”寒暄过后,柴克宏侧身向林仁肇问道:“我久在江淮,音信断绝,不知道打通河北、山东和江淮的联系之后,大王有什么新的旨意吗?”
  “前不久邺都来了一份新的诏令,请柴大帅过目。”说着,林仁肇从袖子里取出一份诏令,继续说道:“青州虽未山东首府,但山东地面向来民风彪悍,响马盗贼尤其闻名,大王命我继续提兵扫荡山东,等候大王的命令。至于柴大帅,大王的意思似乎还是希望您可以以商丘为中心,继续准备对宋朝的最后一战。”
  “林大帅所言甚是。”柴克洪看完来信后,微微点头后,答道:“既然如此,我这就去商丘。”
  就这样,两人匆忙拜别,柴克宏带兵退回徐州,进取商丘。而林仁肇则率领武平军主力扫荡山东,济南、泰安、曲阜等地此地攻陷。
  数月之后,等林仁肇平定山东回到青州后,来自邺都的王令也恰在此时赶到。
  “大王有令,命武平将军林仁肇率所部人马即刻赶回邺都候命。”使者简要地宣读完闽王王继汐的命令。
  “遵命!”
  林仁肇跪接王命后,忽然觉得手中的绢帛不知怎地变得越来越沉重。他明白,这不是一封普通的调兵令,而是大决战的开端。
  武平军在林仁肇的调动下,迅速行动了起来,留下一部兵力拱卫青州后,大军越过黄河,向着邺都前进。
  一路风尘仆仆,披星戴月,可见军命急如星火,片刻不能怠慢。可是越靠近邺都,军队旗帜变得越来越多。林仁肇先是遇到同样奉命从北境撤回邺都的骠骑将军符昭信所部,等到了邺都郊外,远远就可以望见虎贲军那硕大的虎头大旗。
  召回三大主力,看来大王这次真心要干一场大仗了。林仁肇越来越兴奋了。同闽王、虎大威等人阔别一年多,心中还真是颇有些想念,这回重有相聚,真是令人开心。
  闽王王继汐在邺都的重建的行宫铜雀台上大宴将校,也是在做最后的军事动员。
  “诸位将军,这一年多来,各位不负大王所托,相继扫平河北诸镇,各位也都已经兵强马壮。不过,诸位不要忘了,我们还有兄弟在澶州。”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闽王依为智囊的南宫灏首先站了起来,将话题引向南征。
  “但得大王号令,末将愿请为先锋,踏平汴梁,推翻赵宋。”虎大威、林仁肇和符昭信等方面大帅纷纷举杯抱拳请命。
  见到部下们都表现得如此忠勇,闽王王继汐很是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这一年多来,诸公南征北战,为国家立下不世之功。但本王心中心心念念的却是澶州城。如果没有澶州龙骧军的顽强死守,我们怕也没有机会打下河北。如今沙里金告急的军书,有如雪片一般飞来。澶州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惨境。本王绝不能坐视龙骧军全军覆没,澶州城陷落敌手。经过这一年的此消彼长,宋军虽强,却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我军扫荡河北,天下除汴、洛一隅之外,已尽在我手。宋人兵马虽强,而粮秣耗尽。此时正是与赵匡胤决意雌雄的时候,我命令,大起河北三军四十万,南下直向汴梁。同时,本王已命令黑云将军柴克用出商丘、徐州从东面迫近汴梁。宣武将军陈洪进挺兵出南阳、许昌,由南面突入汴梁,再令鹰扬将军植廷晓出潼关进逼洛阳,此次本王尽起大军共计八十万。宋朝禁军也号称有八十万。这次敌我兵力相当。但我地广人丰,供给无缺。而宋人缺粮少马,外强中干。此战,我军必胜!”
  说完,闽王猛喝完一口后,挥手狠狠将空酒碗摔个粉碎。
  “必胜!必胜!必胜!”
  众将也纷纷效仿,一饮而尽后将酒碗摔碎,酒精上脑,一下群情激奋。
  天明之后,闽军便开始整队向南,他的前锋依旧是百战先锋虎贲将军虎大威和他威名震天下的虎贲军。两翼则由符昭信的骠骑军和林仁肇的武平军。居中主力则是闽王王继汐的御林军和闽国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向南杀了过去。
  闽军扫平河北,南下澶州的消息,一大早就传入到宋廷耳目中。对此宋帝赵匡胤却是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眼前的形势对他来说可是危险至极。
  原本以为区区一座澶州城,不过是弹丸之地,怎么能是自己百万禁军的对手。却没想到,伤亡惨重,死伤累累,却依旧没有拿下澶州城。历时一年,沙里金和他的龙骧军军旗依旧挺立在澶州城头。澶州不能攻克,河北就无法进取。可是目下,河北已大抵被闽国扫定。此番继续围困澶州似乎已失去意义,可就这么撤去,又实在于心不甘。
  这一次,他再一次召集帐下文武商议,却没有了初来时高亢的气氛,满目萧条,无言以对。
  “陛下,目下形势于我不利,不如先行撤军吧。”有部将提议到,他的意见很快得到众将的支持了,纷纷表态附和。
  “撤退之后,又当如何。”国中无粮,回去也是个死,赵匡胤及部下诸将十分清楚,他明白这不过是死路一条,无非是早死晚死而已。
  诸将随之默然,不敢再言语。
  “赵侍中,你先开口吧。”赵匡胤见众人都不言语,只好首开其言,问赵普道。
  赵普思虑良久后,无奈地说道:“陛下,事已至此,恐怕只有放手一搏了。”
  “放手一搏?”赵匡胤皱眉道。
  “对,速战速决。”赵普握掌成拳,恶狠狠地说道:“一战击溃闽王主力。拖我们是拖不起的,既然闽人要战,我们就同他决一死战。汴、洛一代是我们苦心经营的地方,山水人情都在我方。不如就在这里主动与闽军决战吧。”
  这实在是一招险棋,宋军常年在外作战,又久不见胜,军心已然疲惫。但既然已经退无可退,或许正如赵普所说的,只有放手一搏啦。众将一想到这,不觉心中发狠。
  “侍中!你觉得有多少胜算?”赵匡胤道出了众将的担忧。
  “陛下,休要问有几成胜算,只问可不可以不战。”赵普眼神流露出坚毅,这股执着的坚毅完全说服了赵匡胤和在场的所有文武大臣。
  “侍中说得不错。”赵匡胤挥拳狠狠砸下龙座上,说道:“生死存亡在此一战,诸将各回营垒,召集所部将士,除一部兵马留下监视澶州城外,全军主动北上同闽军决一死战。”
  “遵命!”众将不敢违抗,纷纷从座位上起立抱拳应命,领命后纷纷出帐各自去领兵了。
  赵匡胤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左右说道:“取我御甲来。”
  “啊!”左右吃了一惊,自从登基称帝后,虽然也常亲自统兵,但赵匡胤却早已不在披甲上阵,因为作为天子,坐镇中军才是他的本行。但是此刻飞龙也要披甲。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