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混天刀 / 第二百一十二章:太上皇位

第二百一十二章:太上皇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但对于威隆帝来说,只要被立的新君是他的儿子,是哪一个,又有什么关系?
  
      这天龙国,岂不依旧掌握在他的手里!
  
      即便他退位成为太上皇,哪个儿子当了皇帝,会不听他的?
  
      这样以来,皇位依旧在他李衡一脉,权力仍在他李衡手中!
  
      以他今日这种局面,能得到这个结果,不是好,而是很好!
  
      威隆帝笑了。
  
      “好!只要是朕的皇子,无论是谁当皇帝,朕都可以接受这一条件!”
  
      李延抚掌道:“好!那此次和谈,也算本临国不辱使命!三弟退居太上皇之位,由本监国指定一名皇子继位,屯与燕州六州的中军交于胜王李界统领!三弟是否愿意全部接受?”
  
      “朕金口玉言!”
  
      李延对欧阳言玉道:“那便将已经拟好的圣旨呈上,给皇上过目!”
  
      这转口便又称起李衡为皇上,这也是符合情理的。
  
      因为,李延此时要的便是由这位废帝亲自颁布的诏书,所以此时必须还要把他当成天龙的皇帝,这逻辑也才说得通。
  
      令威隆帝惊诧的是,这诏书早已提前准备的妥妥当当的,共三份:
  
      第一份,是威隆帝的退位诏。
  
      说的是,威隆帝因身体及年龄问题,自愿退位,居太上皇,移居于京外皇家别院,自此不再过部天龙政务。
  
      第二份,是新帝的禅让诏。
  
      说的是,威隆帝将帝位禅让给皇子,皇子由监国李延指定,并择吉日设新君登基大典,新帝登基后,李延不再任天龙监国一职。
  
      第三份,是中军大将军的任命诏。
  
      说的是,威隆帝将屯于燕州等六州的中军统帅一职,授予胜王李界。
  
      虽然整个谈判的结果,明显是有利于威隆帝,但这预先就已拟好的诏书,却令他很不舒服,很明显可以看得出,最终的结果都在李延的预设之中。
  
      不过威隆帝还是签了。
  
      不过他提出了一个程序上的要求:先面向天龙全国颁布第一份与第二份诏书,再颁布第三份,并由他在前两份诏书颁布后的两日内正式将中军兵权,向胜王移交。
  
      诏书不仅加了威隆帝的印玺,还破例加了威隆帝的签名。
  
      当然,这个是李延提出的要求。
  
      威隆帝并未拒绝,他觉得这样对自己也有利,反倒令人难以伪诏。
  
      三份诏书加印加签完毕后,前两份交于欧阳言玉,带往京城,面向全国颁布。
  
      最后一份则交到李延后里,但李延却仍旧待在中军之中,一直到中军的兵权移交结束。
  
      “这新君继位之后,大兄竟然连监国的身份都舍了,不知大兄在新朝中将履何职?”威隆帝看向李延,淡然一笑。
  
      “为兄不会在朝中履职,将回归布衣。”
  
      “看来大兄果然对权力无欲无求。”威隆帝不由得又打量起这位王兄来,此时他愈发猜不透李延。
  
      “若是为兄仍留在朝中,免不了留下争权夺利的口舌,倒不如激流勇退,做个自由之身。”
  
      威隆帝不由得生些感触:“其实有些想想,与其当这皇帝,还真不如做个平头百姓,反落得逍遥自在。”
  
      “三弟若真有此心,也未尝不可啊。”
  
      “只怕为时已晚!”
  
      “...........”
  
      “朕手上沾的血太多,可以说仇家无数,在这皇位之上,尚可以安度余生,若是离了皇权,只怕想报仇的人会把朕分而食之!”
  
      李延冷笑道:“你倒还有自知之明!早知如此,当日又何必肆意杀戮?”
  
      威隆帝站起身来:“你这话说得轻巧,只因你未在帝位之上!身为皇帝,每个人都有可能你是你的敌人,你有时真的分不清楚下一刻,你将死与谁人之手,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把你觉得有威胁的人,全部杀了!”
  
      “天下对皇帝有异心的人,何止千万,你杀得过来吗?”
  
      “杀不完!永远杀不完!但还是得杀!其实,到最后,有时杀人,只是为了能睡个安稳觉。杀得多了,便连自己都麻木了,即便如此,仍会有漏掉的,而这些漏掉的,保不准哪天便会将你逼入困境、逼入死地!”
  
      抬手指向李延:“正如大兄!当日,朕不是没想过你可能根本没死,但因为一念之仁,觉得朕已登帝位,你这辈子也不大可能再有翻身的机会,甚至不会再以真面目示人,但朕还是错了,当初对你应该赶尽杀绝才是,否则,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局面。”
  
      “哈哈.........,你不仁,为兄却不会不义,我本可杀你,但却没有!或许他日,为兄也会因为今天的善意而再一次死在你的手上,但我不后悔!”李延迎着威隆帝的目光,平淡地说道。
  
      “这点,朕做不到!若是日后有机会,朕必杀你!”威隆帝恶狠狠地看向李延,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意。
  
      ................................................
  
      果然,没几日,前两份诏书,不仅在天龙国各地广为颁布,便是燕州等六州之内,也已招贴公示,天龙国对威隆帝自愿退位,及将选择一位皇子继位之身,已尽人皆知。
  
      威隆帝知道,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即便李延想反悔,都难了。
  
      天龙国内也没有再敢轻易动他李衡,因为他的身份还是太上皇,是新立皇帝的亲爹!
  
      接着便是第三份诏书的公布,这份诏书只需要在朝堂中小范围的公布即可。
  
      最主要的是威隆帝向中军将领,当面将中军的兵权移交给了从京中赶来的胜王李界。
  
      而他自己则由李延带领的仪仗,迎回到京城外的皇家别院居住。
  
      这皇家别院离京不远不近,约有百里之距,别院虽不及京中皇宫,却规模宏大,单就环境与条件而言,反倒远胜于京中宫阙。
  
      接着,便是将宫中威隆帝的后妃、未成年的公子皇子等,陆续移到别院中居住,加入宫女、太监,林林总总约有三百多人。
  
      威隆帝的事项安排好之后,接着便是新皇的确定了。
  
      这新皇将立哪位皇子,不禁在威隆帝这儿是个谜,在天龙国内也是一个谜。
  
      甚至天龙国人,纷纷为此设赌,对几位可能登基继位的皇子设了赌注。
  
      赌注主要围绕大皇子李固,二皇子李凡,三皇子李匀,四皇子李重四人设定。
  
      大皇李固年过二十,二皇子李凡年十八,三皇子李匀年十二,四皇子李重年十岁。
  
      若是按立长的原则,则李固自然是新君当之不二的人选。
  
      但李固是却是庶子身份。
  
      所以,若是立嫡不立庶,则皇嫡子只有李重。
  
      可李重只有十岁。
  
      但年龄在皇家向来不是问题!
  
      不要说天龙国,即便是前朝,历史上几岁小儿登基称帝的,也大有人在。
  
      至于二皇李凡,俱说深受威隆帝喜爱,也是个热门人选。
  
      而三皇子李匀年龄不大不小,但朝野拥趸者众多,为什么呢?
  
      说起这位皇子,朝野中的传闻明显比其他皇子要多。
  
      三岁便能写诗,六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即善射,十岁在京中诗赛上夺魁,可以说是文武双全的神童。
  
      但诏书上说得明明白白:新君,并不是由威隆帝指定,而是监国李延指定!
  
      这下子,众人却搞不清楚了!
  
      既然是由李延指定,那么是否长子、是否嫡子、是否受皇上喜爱,似乎都并不重要了。
  
      据说李延也是最近也在朝中露面,那么他的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混天刀》,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