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情窦初开的年纪,那个少女不怀春,自打记忆的闸门打开后,思念之情就越发膨胀,在琉秀的心底生根发芽。
慢慢的,日子逐渐恢复了平静,张家诅咒如愿得以解脱,因为自打喝了圣水的那一夜,玉娇奇怪的生命体征就消失了。
琉秀每天起的很早,天天陪着爷爷练功吃早饭,这天早上,琉秀突然在身后问道:爷爷,现在南诏和大唐重归于好,你们有没有想过回去看看?
爷爷慢慢收回了招式,他扭头看着琉秀,说道:走,咱们边吃边聊,你父亲随我初到南疆,也才你这个年级,跟我吃了很多的苦,当时不管大唐还是南疆,都是战乱不断,离开时大家还活着,就得考虑如何在这荒蛮之地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很好。
爷爷放下了手中的刀,看着琉秀说道:走,我们边吃边聊,来到桌前,啊红跟琉秀和老太爷盛着粥,老太爷坐下,接着说道:你呢,就生在南疆,没有大唐的记忆,这里也就是你的家,所以,在我们心中都有的思念,你没有。
老太爷定了定神,说道:回去,是不可能的了,我与你父亲每次去汉州取货,已经在大唐境地的我们,都想再往下看看,但法理的约束和对你们的牵挂,始终没能再跨出一步,这辈子,也就这样!
看着老太爷有些伤感,琉秀安慰道:没事的,爷爷,等过些年,太平些,我们回去一次吧!
老太爷,笑着说道:太平?你说的是南诏当下,大唐早已病入膏肓,中原的局势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朝政废弛,诸侯割据,各地纷争不断,没什么可回去看的了。
听完爷爷的话,琉秀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只好低着头吃着早饭,看着爷爷脸上的愁容,她知道这是爷爷对于大唐社稷的担忧。
看着两个闷闷不乐的人,啊红插嘴说道:老太爷,你在哪!那哪就是家啊!再说,南诏不也归顺大唐了吗?所以我们还是大唐子民啊!老太爷苦笑着说道:啊红说的好,对,就这么回事。
饭后,琉秀照常回店里帮忙打理生意,做做帐什么的,没事的时候,就去张府和玉娇还有阿兰,邀约着一起喝茶聊天,日子就这么过了一个多月。
五月份,天气逐渐闷热了起来,没事的琉秀也只能呆在家里,吃茶,刺绣,母亲也想乘此机会去和琉秀说门亲事。
一天中午,琉秀在自家园中的亭子里纳凉,母亲走了过来,说道:今天我女儿真漂亮,看这身打扮,哪个男孩子看了,不得夸我女儿美若天仙!
琉秀诧异的看着母亲夸张的样子,她说道:娘,你没事吧!你这么跟我说话吧!我不习惯!琉秀微眯着眼,看了母亲一眼。
母亲不耐烦的说道:你这丫头,我不骂你,你还不高兴了,是吧?琉秀调皮的看着母亲,回道:对了,这才是母亲跟我说话的方式。
母亲笑着说道:别贫嘴了,跟你说正事,你看,你年龄也不小,看看别人家的小姐,谁也不像你一样,整天抛头露面的,镇子上谁不知道你,这要说起来,还得怪爹,你一个女孩子的,不好好待在闺房里学本事,整天的学些打啊!杀啊,练哪些有什么用。
看着母亲又开启话痨模式,琉秀说道:打住,娘,你到底要跟我说什么,怎么又扯上爷爷了,你有本事你当着爷爷的面说啊!我绝不拦着。
母亲看着琉秀,委屈的说道:你都这么大,整天不着家的,一个姑娘家家的,整天店里跟伙计们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你知道别人外面都怎么传你的吗?娘是担心你嫁不出去,刚说到这里,琉秀手里的针头一下滑落,刺中了自己。
琉秀嘴里含着手指,苦笑的看着母亲说道:哎哟!我的娘亲你又要折腾什么呀!别人说什么了,传什么呀?我长大了吗?我怎么没觉得,娘,我还不想嫁人,我想多陪陪你还有爹爹。
母亲一改笑脸,严肃的说道:就知道哄我,你知道镇子王员外家要找亲事,愣是没在你爹和我跟前提过,我们是世交啊!再说,这镇子上能跟他门当户对的有几家啊?连张家都送了拜贴,我们这就什么音信都没有,这还得怪你,你早像现在一样,呆在家里刺绣什么的,该多好。
琉秀听完母亲的话,苦笑着:娘,王世轩啊?他比我还小,他就要娶亲了?再说,我跟轩弟太熟了,以他的脾性,找我,他不是找虐待吗?找玉娇倒是挺合适的,只不过玉娇比我还大,他娘是怎么想的,说完的琉秀哈哈大笑了起来。
夫人责备的口吻说道:没个正形,看你作,到时候没人敢娶你,你咋么办?
琉秀嬉笑着:没事的,大不了,我伺候娘和爹一辈子,一家人在一起,也挺好的。
夫人起身朝前厅走去,边走边说:胡闹,我们可享不了你这福。
殊不知,琉秀的亲事已成为洪府目前最大的事,母亲和奶奶都倾向于将琉秀找一门好点的亲事,将她嫁出去,而父亲和爷爷则更倾向于找一个上门女婿,一则心疼琉秀,不放心她离开洪府生活,二则,洪府就这么一根独苗,生意和血脉总得传承。
大家产生了一些争执,可琉秀这边却一点都不感冒,好不容易过上平静的生活,又被相亲的事给搅扰了大半月,烦的琉秀整天不着家,可奇怪的是,琉秀最近每天夜里都会做同一个梦,那是一个约定。
约定,一个与公子圣和蜗族的约定,正因为这个约定,无端激起了琉秀心里的盼望,她即希望与他相见,也不愿与他相见,过了许久,这个内心的矛盾依旧折磨着琉秀。
当初的约定,如果相见,那么从此不仅形同陌路,连脑海里的那一丝记忆都将被抹去,如果不见,记忆虽然得以保留,可就此整日只剩守候跟思念,也没什么意思,最让她不安的是,她解释不清也看不懂,自己装进内心的这个人,是因为喜欢还是因为约定。
虽然短短相处了一段时间,可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足三日,连他几岁、喜欢什么,家里还有什么人,琉秀什么都不知道,想想自己都觉得可笑,这算哪门子的喜欢,顶多是自己的好奇心在作祟。
琉秀在母亲的逼迫下,见了几个媒婆,媒婆子收了洪府的钱,当着琉秀的面,夸得琉秀都觉得无地自容,可事后,每个人都像人间蒸发一样,杳无音信,连佣金,都是差人还回来的,谁都不想接这烫手的山芋,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
看着生气的母亲,在院里愤愤不平的转来转去,琉秀觉得真好笑,她一副严禁的样子,看着母亲慢悠悠的说道:我,知道原因,夫人听到琉秀说话,转身站住,她指着琉秀说道:岂有此理,你还知道原因,我的脸面都被你给丢光了,琉秀微笑的看着母亲说道:因为他们知道洪府的闺女太优秀了,他们配不上啊!说完,琉秀起身,头也不回的出门去了。
老夫人被琉秀气的捂住胸口,手指着琉秀说道:你、你、你要把我气死啊!亏你说得出口,你让洪府和我的脸面往那搁,我以后门都不用出了,这能让街坊邻里笑掉大牙,快被气哭了的夫人,被胖婶扶进了里屋安慰着。
琉秀出了府门,阿红也跟了出来,他们走在街上,周围的人,又像她刚回来那天一样,就像看到鬼一样的盯住自己,琉秀先没怎么理会,可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她干脆掀翻了集市卖菜的桌子,跳了上去,看着大家说道:你们听好了,本小姐就这样,不管你们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这是我自己的事,你们,统统给我闭嘴。
说完的琉秀跳下桌转身就走,阿红被刚才的一幕吓到了,嘴角都合不拢,她扔给了卖菜的几个钱,追了上去,边追边说道:我说小姐,你刚才干嘛呀!这哪是富家小姐的行为,这不就是当街泼妇嘛!丢死人了,如果传回府里,又得挨骂了,琉秀突然停住,转身指着阿红说道:你,要嘛闭嘴,要么回去,嫌丢人别跟着我。
看到小姐有些伤心,阿红没在说话,他伸手捂住嘴巴,静静的跟在琉秀身后,他们慢慢来到镇子的小河边,看着河道的两旁,浓郁的垂柳迎风摆动,琉秀慢慢向前走,顺着一个岔口,来到了河堤边,看着地上绿油油的小草,她在一块树荫下,躺了下来。
坐在一旁的阿红,静静的看了许久,琉秀突然说道:阿红,我真到了嫁人的年纪了吗?阿红说道:小姐,当然到了,你看李家那位小姐,还小你一岁呢!听说今年年底就出阁嫁人了。
琉秀听完,又重新闭上眼睛,她自言自语的说道:为什么,我压根就没这心思,就算嫁人,我不得嫁一个我认识,我喜欢,我愿意嫁的。
一想到媒婆牵线,嫁一个所谓门当户对的陌生人,琉秀心想:以这样的方式,将自己一生的幸福交给别人定夺,哪样的幸福自己宁可不要。
看着河里的鸳鸯成队嬉戏,琉秀心里也确实产生了一个疑问,自己将来要找的另一半是什么样,他会在哪出现?用一个什么样的方式与自己认识?如果那人是公子圣,自己又是否愿意!
胡思乱想了好一阵,太阳西下,琉秀起身看着余晖散落的地方,揉了揉眼睛,心里舒服多了,她叫醒了待在树边睡着的啊红,回了洪府。
此后的几天里,琉秀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凑,不给自己胡思乱想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待在家里的时候。
琉秀的母亲实在受不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她暗中重金找来了一个与她相熟的媒婆,授意她,就算男方门庭略低些的人,她也是愿意考虑的。
此事没过多久,就传到了老太爷的耳里,老太爷找来琉秀的母亲,狠狠的骂了一顿,最后生气的说道:这种放低姿态去迎合不适合的人,秀能幸福?再说,你这么做,不是在打洪府的脸吗?被训斥的琉秀母亲本想辩解,可看到老爷子的态度也就作罢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洪府上下消停了下来,再也没有人敢在家里提琉秀的亲事,后来据说老太爷找了琉秀,跟她谈了很多,琉秀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爷爷,最后,老太爷大概也就默认了让她自己找。
琉秀享受着这难得的平静,但是一直没有出现的公子圣,却让琉秀很是担忧,又开始了她的胡思乱想,她心想:不会是他忘了了吧!又或者是他也念及与自己交集,也想给自己留下一些念想,不想洗去自己的记忆,又或者他又面临着什么急事,一时脱不开身。
心有灵犀这种东西,有时真让人说不清道不明,但远在神山的公子圣却和琉秀有着相同的体会,公子圣也觉得很是奇怪,七十多年来,自己从未像现在这种思念一个人,就算是自己战死多年的父母,也从未给过自己这样的体会,时间越久,那个约定就像施了魔法一样,让他的思念越发的加大,他也不太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思念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
回到神石寨的公子圣,休养了一阵,直接去了圣地,专心的修炼密术,一是他要努力积累新近提升的功力,二是要克服自己心中的杂念。
有的时候,人往往内心越抗拒的东西,它越能占据人心里更大的位置。
辟谷静心,芳华泰若,再强的形式,锻炼了一个人的意志,但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心性。
七天的闭关,没能解决公子圣的问题,余氏姐妹来到公子圣的行宫,拜见了公子圣,余清说道:少主,现在,各驻地送来的密报显示,索托寨可能又要对神山之颠,进行大规模的搜索。
公子圣端坐在玉石箕上,他说道:可回禀尊者,什么指示,余清答道:以传密语,上仙指示,由我们自行决断。
公子圣来到行宫门口,看着广阔的天空,背站在那里许久,余侗看着姐姐说道:姐,我们又要出山了?余清没有作声,只是默默的在公子圣身后站着,公子圣心想:还有汤夷的约定,如果这是他修仙道路上的一劫,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么,他将直面苍穹,历练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