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终水浒 / 第二十一章 轻敌的代价

第二十一章 轻敌的代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卢员外,别来无恙!”
  韩世忠横枪立马,看着立于城墙之上,眼中尽是惊疑之色的卢俊义,也是笑着寒暄了几句。
  尽管现在看上去神态轻松自若,但这一路上,他可是丝毫没有放松,从斥候传回消息开始,韩世忠几乎没有一刻的懈怠,马不停蹄地调动军力,做好了千里征进的准备。
  十余日之前,洛阳城,议事厅内。
  “报,韩将军!”
  随着一道由远渐近的声音,韩世忠放下了手中的笔,眼神离开了沙盘中的推算,映入眼帘的,是从远处赶来的杨政。
  “哦,有何要事?”
  韩世忠看是杨政前来,也是精神紧张起来,杨政之前奉他的命令,一直在偃师驻守,作为一支后援,也算应付紧急情况时的一支奇兵。
  更重要的,还是观察宋江一军的动向!
  在韩世忠眼里,宋江的威胁,要远远大于王庆,方腊,钟相之流!
  他之所以会得出这种看法,不仅仅是因为宋江手下名将众多,在山东河北一带民心所向一类。
  这些原因,听上去难以解决,但都是人力可为,只要朝廷内能上下一心,都不难解决。
  最重要的,是宋江前一阵占据了高唐,并在附近驻军万余,而其势力范围最远处,离曹州已经不足二十里!
  这是什么概念?只要过了曹州,到东京的路途就是一摊平原,宋江只需困住城池,派遣一路偏师,就能直取东京!
  而他们各地守军可能来不及反应,东京就已经失陷了!
  “据高俅那边所潜伏斥候的情报,宋江和方腊已经开战月余,在下认为,现在是我军介入的最佳时机。”
  杨政沉稳中透着一丝兴奋的声音,将韩世忠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高俅现在是什么动作?”
  韩世忠在室内渡步了几圈,把杨政的情报细细考虑了几遍,突然想到高俅前一阵奉命前往曹州驻军,便走到椅子边,坐下端起一杯茶品道:“这种两虎相争的局面,可是不容错过,不知道这个高太尉会有何高见?”
  “不太清楚。”杨政答道“高俅军中内情严密,近卫只由其亲信担任,现在唯一知道的是,他在城内整顿兵马,没有丝毫进取的意图。”
  “砰!”
  “这等废物!”韩世忠听得高俅在城内几个月来寸步未进,顿时心头火起,一把便将手中茶杯摔碎在了地上,转而冷笑一声道:“先前我就说过,朝廷不听我言,早晚必遭大亏,高俅这厮毫无防备,让宋江夺了整个山东不说,现在又殆误战机,葬送大好机会!”
  “杨政听令!韩世忠站起身来,神情严肃道:“立即整合城内西军精锐铁骑三千,另外,叫高俅派兵南下助战,他若再不来,我便舍出这条命,也要去东京告发这个祸国奸臣!”
  “良臣,出兵一事事关重大,是不是先请示童枢密和宗大人再做决定?”
  张俊见韩世忠要动用西军,也是眉头一皱,在一旁劝道,毕竟他们刚从东线调过来,而童贯在此治军已有数十年,若是一个招呼都不打就要调军,童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韩世忠闻言却是面不改色道“战机转瞬即逝,童贯和高俅一丘之貉而已,他岂会答应!我只动用本部三千兵马,待灭了宋江,这些小人还有何话可说?”
  张俊犹豫道:“但若是日后追究起来,童贯这厮如何容得下我们!”
  “张伯英,不必再多言!”韩世忠怒喝一声道“日后有任何事,我韩世忠一人承担便是!”
  “杨政,执行命令!”韩世忠一把甩开手中之笔,转身对杨政下达了军令。
  “是,属下这就去准备。”
  杨政得了命令,毫不质疑便往城中兵营而去,兵贵神速,这种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谁能早一刻占据先机,就可以说是胜券在握了!
  “报,有襄阳张将军来信。”
  杨政刚离开议事厅,襄阳所来信使又有事禀报。
  “嗯?”
  韩世忠取过信件,目光快速从信纸上扫过,随后嘴角微微上扬道“张嵇仲不愧为将才,如此也好,马上回信,就说我同意他的思路。”
  这边杨政不到两个时辰,便集结了韩世忠本部精锐铁骑三千,韩世忠简单做了一番动员,便令全军自备十日干粮,又散尽家财,一路上购买粮食,一日行军三百里,不过十几日,已经渡过江来,全军赶到了江宁附近。
  此时高俅听闻韩世忠千里转进,也是踌躇不决,最终只派吴阶吴磷二将率兵万余前去相助,韩世忠得知消息,便让杨政和吴阶吴磷三将率兵万余为先锋,自随后赶来,不想正好碰上卢俊义在此地。
  “良臣此来,莫非是想决一死战?”
  卢俊义看着城下数倍于己的敌军,手也是死死攥住了麒麟矛,他明白,今日多半是难有生机了,以城中孤军对抗如此精锐之师,无异于以卵击石。
  韩世忠闻言,大笑数声道:“当然不是,你我兄弟多年未见,在下叙旧都来不及,怎么会伤了兄弟的性命。”
  “那么,你是来劝降的了。”卢俊义面不改色,目光死死盯着下方,右手却是暗中一挥,示意穆弘呼延灼二人先把伤兵带下城去。
  “卢员外,你之所以到今天这一步,你可知是为何?”韩世忠却是避开了卢俊义这个话题,自己先开口反问道。
  卢俊义听了,也是冷笑一声回道:“我卢某行事自问无愧于心,你要是就为说这些话而来,还是开了城门两军血战一阵来得快!”
  “你错了。”韩世忠摇了摇头道:“卢员外,你本为朝中名将,二十岁时便为国立功远征辽寇,立下汗马功劳,后虽被奸臣所害,我听说后也是怒火填膺,而你仍然能转而经商,不过十年便成中原首富,正是前途无量。”
  “可惜,你后来却与梁山巨寇宋江勾结,打破大名府,杀害无辜百姓无数,后来朝廷派兵五伐梁山,你若是还有一点报国之心,也当趁机脱离贼巢,以图报效国家,而你却亲自杀伤朝廷官兵无数,仍然不知悔改。”韩世忠顿了顿,又继续说道,眼神却是越发凶狠,仿佛对面之人与其有着死仇一般。
  “韩良臣!”卢俊义大喝一声,抬起麒麟黄金矛指向城下斥道:“要不是看在我们相识多年,我今日早将你一矛挑于马下,再敢侮辱我梁山兄弟,我与你定然不共戴天!”
  “笑话!”冷静了片刻,韩世忠也是逐渐稳住了情绪,目光如炬般,盯着城墙上的卢俊义道:“可以说,你卢俊义之所以走到今天,全是咎由自取,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背叛了朝廷,图谋篡逆造反,要是还有一点悔过之意,今天就随我去长安抗击贼寇,赎清自己的罪恶,我还可以在朝廷之上为你开脱,让陛下赦免你和部下众人。”
  “你可要想清楚了,现在出城,是你为国效力最后的机会,你也知道,现在辽寇,西夏逼近边境,兄弟不忍心国家内忧外患,才冒着天大的风险,来助你脱离贼军,你自己考虑一阵,半天后再不醒悟,休怪我不讲兄弟之义!”
  韩世忠说完,只是冷笑一声,便头也不回,飞马向营内而去,只留杨政率军包围城池。
  “匹夫如此猖狂!”眼看韩世忠转身就走,卢俊义听得怒火冲天,转身对众将喝道:“众将听令,今晚便出城袭敌营,就算拼个死活,也叫敌兵不敢小看我梁山英雄!”
  “且慢!”
  朱武本来在城内整顿军马,却听闻城墙上传来怒骂声,急忙弃了手中军务,奔上城楼上来,叫住了要出兵的卢俊义。
  朱武看卢俊义正在气头上,连忙劝道:“卢员外,现在出城,倒是能逞一时之勇,可目前的局面,我等如果覆灭,对公明大哥一军又会有何影响,员外可曾想过?”
  “这……”卢俊义想到此处,也是心中一愣,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长矛,眼神中却然是怒气不减,根据前一阵的情报,宋江现在应该正在赶往长江的路上,若是现在与敌死拼消耗殆尽,韩世忠肯定会向东继续行军,到时候宋江主力一军处于三面夹击之下,恐怕是凶多吉少!
  “那军师是什么意思?”卢俊义一咬牙,仍然是不甘心道:“现在城中迟早守不住,又不能出城,你莫非要让我投降宋军不成!”
  “大哥暂且息怒,听我慢慢道来。”朱武笑道“在下目前已有三计,下策乃是让朱仝大张旗鼓往青州去请柴文引发援兵前来,我等在此死守,务必拖住韩世忠,若是韩世忠前去追袭,我等则趁其半渡,与朱仝一军前后夹击,或可退敌。”
  “中策,乃是请公明大哥直接绕道前来此地,引来吴军,再将城池拱手让给韩世忠,我等再从中挑拨,或能挑拨二虎相斗,以便我军从中取利,但此计太过用险,哥哥可自己决定。”
  卢俊义听朱武说完,也是沉思片刻,便开口道:“这两条计策都尚可,但难称无暇,军师还请道出上策来。”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